聯合國的前身是國際聯盟,國際聯盟的前身是什麼?

有人認為拿破崙戰爭才是真正的第0次世界大戰,為什麼呢?

首先是這是戰爭捲入的國家之多,歐洲國際特別是歐洲大陸上的國際幾乎沒有倖免的。

第二 這次戰爭對歐洲的政治格局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首先是西班牙幾乎遭到毀滅性的打擊,從一個歐洲強國淪為一個二流國家,還丟失了絕大部分殖民地。法國從一個歐洲大佬級別的人物,變成了一個普通的歐洲列強,普魯士從籍籍無名的一個邦國,一躍成為歐洲的列強之一,最重要的是俄羅斯的巨大的爪子伸向了中歐。

第三戰後所形成的維也納體系,則為以後的國聯乃至聯合國的成立,提供了藍本。

聯合國的前身是國際聯盟,國際聯盟的前身是什麼?

我們來著重的介紹一下維也納體系。

聯合國的前身是國際聯盟,國際聯盟的前身是什麼?

這些歐洲列強雖然戰勝了拿破崙,但是也真是被拿破崙打怕了,他們想建立一種機制,一種大國協商機制,來防備以後別再出拿破崙這樣的人物。

於是他們就在維也納開會,來商量出一個辦法,但是呢大家各懷鬼胎

首先俄國想吞併波蘭,普魯士也想吞併波蘭,還想吞併漢諾威,兩國為了吞併波蘭還簽了密約,誰阻止我們吞併波蘭,我們就打他。

奧地利呢,想在德意志各邦國中當老大,同時加大在意大利的影響,奧地利特別討厭普魯士。

普魯士呢,想盡可能的削弱法國,最好把他給肢解了,才比較解恨。

英國首先是真被拿破崙打怕了,但是英國意識到,法國雖然依然強大,但是已經對英國不具備太大威脅了,真正對英國產生威脅的是現在的俄國,以及將來的普魯士。

但是無論是誰過於強大或過於弱小,都將對英國會很不利,只有保持他們均勢,英國才是最安全的。為了防止俄國,英國希望普魯士與奧地利加強團結,同時增強他們兩國的力量,因此英國同意俄國普魯士 奧地利三國瓜分波蘭,支持普魯士對漢諾威的領土要求。同時英國又反對削弱法國,法國不僅保持了戰前的國界線,而且英國搶法國的殖民地大部分都還給法國了,英國此舉另被囚禁在小島上的拿破崙非常的意外,其實英國是怕過分的削弱法國,普魯士與奧地利不好控制。同時英國有一個傳統的軟肋,這個軟肋就是荷蘭尼德蘭低地,這地方一旦失陷,英國本土就岌岌可危,為什麼?因為這個地方離英國太近了,而且從這個地方出動海軍打英國是順水順風,英國希望荷蘭與尼德蘭組成一個比較大的比較抗揍的國家,這與法國想要吞併尼德蘭的想法又相悖。

正當大家僵持不下的時候,拿破崙這個老先生回來了,大家趕緊團結一致,在滑鐵盧這個地方擊敗拿破崙。

真是害怕,俄國,普魯士,奧地利三個絕對君主國家首先達成一致,簽署一個《神聖同盟宣言》,中心思想,誰家(特別是法國)再爆發革命,我們三個一起去打他。

但是奧地利的首相梅特涅覺得沒有英國不行,後來就把英國拉進來,變成《四國宣言》,訂立了通過定期開會,協商歐洲的安全事務,並且確定了影響國聯與聯合國的大國一致原則。

英國雖然參加了四國同盟,其實對他們非常討厭。為什麼呢?

第一,我是老大,我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我跟你們商量個毛線

第二,什麼叫大國一致原則,我的使命就是要讓你們不一致。

第三,打打殺殺的都是小孩的遊戲,我的興趣是做生意,管你君主制還是憲政,WHO CARE?

聯合國的前身是國際聯盟,國際聯盟的前身是什麼?

我們再來說一下歐洲的形勢,隨著拿破崙的戰爭,他固然侵略了這些國家,可是他把法制,憲政,資本主義方式帶到了這些地區,可以說是拿破崙推廣了啟蒙運動。

因此那些被拿破崙砸爛國家機器的地區革命風起雲湧。

聯合國的前身是國際聯盟,國際聯盟的前身是什麼?

這其中影響比價大的是西班牙,西班牙革命一爆發,俄國普魯士奧地利準備鎮壓,法國懷著對自由主義革命的刻骨仇恨,把三國推向一邊,我自己來。

不料法國出兵西班牙的提議遭到英國極其強烈的反對。

原因:如果法國打敗並佔領西班牙,接著佔領西班牙的殖民地,那麼法國強大的誰都控制不了了,拿破崙英國就是白打了。

如果法國戰敗,法國國內肯定爆發起義,張破侖,王破倫,李破倫,趙破倫,還讓人活不。

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法國承諾,就是去西班牙過過癮,打完就撤軍,不佔領西班牙,不進攻西班牙的殖民地。

英國同意了,西班牙戰敗,西班牙又恢復絕對君主統治,大家都皆大歡喜。

等等: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西班牙的殖民地問題,也在腦獨立。

神聖同盟的意見就是,人家的殖民地,鎮壓了,大家分了。

英國想讓西班牙的殖民地獨立了,因為這些地方只有獨立了,不受任何國家控制,英國才好方便的跟人家自由貿易。

為了給歐洲的那些國家施壓,英國開會的時候還帶上了美國,美國更滑頭。很快看出英國人的用意了,當即宣佈:

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任何妨礙美洲人民獨立的行為,都視為對美國的挑釁。

聯合國的前身是國際聯盟,國際聯盟的前身是什麼?

弦外之音大家是都聽明白了,美洲就是美國人的美洲,別國別染指了,可是問題是人家表述的滴水不漏呀,

而且還沒有辦法反駁。

英國最先明白過來,這個意思就是支持他們獨立,這樣我們可以公平的跟他們做生意了,英國先表決同意

其他國家也只好跟著同意,在原西班牙殖民地的基礎上獨立出來墨西哥,阿根廷,與哥倫比亞。

這就是大名鼎鼎的《門羅宣言》,或者叫泛美主義

從拿破崙戰爭後,在維也納商討的對法賠償問題,各國的利益分割,劃分的各國的勢力範圍,等等這些統稱維也納體系

這個體系一直維持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才被打破

英國史65 拿破崙戰爭後的維也納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