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了孩子外出打工,爲了自己回鄉務農」---別了,廣東

【導讀】世代農民,沒讀過什麼書,家裡只有幾畝薄地,鄰里兄弟能為了一口水打成仇人,那是30年的生活。為了生計,離開了剛出生的娃娃,趕上南下打工的浪潮,一待就是20年。最苦的時候睡過墳地,攪過糞池,去年兒子已成婚,自己也幹不動了,回到曾經的家鄉,聽雞鳴狗叫,我們的半生,就是時代的縮影呀。

“為了孩子外出打工,為了自己回鄉務農”---別了,廣東

【楊坤生,今年45,20歲到廣州,那是1993年】。當時跟著村裡一個老姐出的門,坐的是現在已消失不見的臥鋪班車,也是第一次出遠門,很新奇,也很忐忑。車上睡下鋪的有一男一女,過幾小時會拿出一張錫箔紙,把一種白色粉末放上去,拿火機在底下加熱,然後吸入鼻腔,隨後兩人都露出特別幸福的神色。我很好奇,後來問老姐才知道那是在“吸粉”,心裡很震驚,這是我進入到光怪陸離的廣州上的第一映像。

晚上一點多我們在廣州一個大橋上下了車,坐摩的到了另外一個朋友家,後來輾轉厚街、東莞、石龍,後來又去了虎門,一直在服裝廠,一干就是25年。

“為了孩子外出打工,為了自己回鄉務農”---別了,廣東

【何國輝,47歲,22歲到廣東】。進的第一家廠也是服裝廠,幹車工,老闆是香港人。那時候工資一個月有好幾百,每天上班時間基本都是12個小時以上,趕貨的時候甚至都是24小時連續幹,但是我們都沒有見過一個月那麼多錢,所以即便辛苦也是乾的熱火潮天。那個時候周圍都是各種服裝廠、電子廠、鞋廠,大家都是打工仔,打工妹,一到下班時間從每一個廠房門口走出幾百人幾千人,可以把整個地區都養活了。

家裡有娃,有老婆,有兩個老人,為了省錢,住的是十個人一間的大宿舍,不敢買洗髮水,就跑到工廠旁邊的田裡賤草木灰拿來洗頭,每次過年回家都要一年積攢下來的幾千塊毛爺爺縫到內褲裡,整夜不敢睡覺,怕偷。但是不管外面多累多苦多不像人,但回家買著玩具看到小傢伙的那一刻,感覺一切都值了。

“為了孩子外出打工,為了自己回鄉務農”---別了,廣東

【蔣建國,50歲,20歲到廣東】。我屬於最早的那一批南下的人,上了去廣州的火車,才感覺人是那麼多。人擠人的車廂根本容不下一張座位,大家都站著,上廁所都不行,就憋著,實在憋不住的找個最近的窗戶拉開褲子就解決,大家都對這種情況很寬容。我不太甘於去工廠,就去了深圳,一開始沒有工作,也沒有錢,就睡墓地,一連睡了一個星期。後來找找了一份清理糞池的工作,又髒又累,熬了幾個月。再後來又進了物業公司,慢慢做了組長,開始有外水,收入比在工廠好很多。

在這裡娶了同鄉的老婆,生了娃,有了單位分的房,我慶幸當年的決定,雖然最終還是不得不離開深圳,但是回到老家,靠著當年的積蓄,開了個小公司,慢慢生活也越來越好了

“為了孩子外出打工,為了自己回鄉務農”---別了,廣東

【結尾】這就是父輩們,一個時代的背影,都寫在這些人的經歷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