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鄉村建設運動與拼多多電商扶貧3.0

改變鄉村,尤其是改變鄉村的精神面貌和收入狀況,這是許多人都很非常關心的議題,在很長的時間裡,鄉村都是地廣人多,與城市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鄉村發展好了,城市發展更好,鄉村發展不好,城市發展也會遇到相應問題。

在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也就1920-1930年那會,中國曾有掀起過一起規模大、時間長、波及廣的鄉村建設運動,當時,全國出現了數百個鄉村建設團體和機構,出現了一大批鄉村建設的傑出人士,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被稱之為鄉村建設三傑的晏陽初、梁漱溟和盧作孚。

教育是晏陽初和梁漱溟鄉村建設思想的主線。

晏陽初認為中國農民普遍存在“愚、貧、弱、私”四大病害。他提出要以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連環教育的三種方式,實施四大教育:即以文藝教育治愚,以生計教育治窮,以衛生教育治弱,以公民教育治私,以此達到政治、經濟、文化、自衛、衛生、禮俗“六大建設”。

梁漱溟的鄉村建設方案是,把鄉村組織起來,建立鄉農學校作為政教合一的機關,向農民進行安分守法的倫理道德教育,達到社會安定的目的;組織鄉村自衛團體,以維護治安;在經濟上組織農村合作社,以謀取鄉村的發達。

相比之下,作為實業家的盧作孚,方法就接地氣多了:修建鐵路、治理河灘、疏浚河道、開發礦業、興建工廠、開辦銀行、建設電站、開通郵電、建立農場、發展貿易、組織科技服務等等。

抗戰時期,位於重慶的北碚被稱為“陪都的陪都”,盧作孚注意因地制宜,發揮地方優勢。如北碚的煤炭資源異常豐富,但礦區皆在深山老林之中,運輸全靠肩挑背扛,效率極低。盧作孚招集各礦業主,以招股辦法籌集資金,修建了四川第一條鐵路——北川鐵路,使日運量由200噸迅速提高到2000噸,煤礦得到大發展,成為抗戰時期碚都的主要燃料供應基地,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戰爭。盧作孚以交通運輸為龍頭的模式進行鄉村建設,使北碚在短短的20年間,就從一個窮鄉僻壤變成了一個“具有現代化雛型”的城市。

按照目前的話來說,鄉村建設也是有優先級的,首先得讓人收入提高了,其次才能改變精神面貌。如果順序顛倒,往往事倍功半。

到了今天,鄉村也依舊需要建設,方法也各有各的版本。

到了今天,鄉村民眾也依然存在,活法則是各憑所長吧。

一種是鯉魚躍農門,讀書-就業-變成城裡人,許多的鄉村的孩子,按照這個路徑在斬斷自己與鄉村的聯繫,但這畢竟是少之又少,更多還是像候鳥一樣遷徙,往返與城市於鄉村之間,在城市謀生打拼,又無法割捨鄉村,“留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農村”就是這一批人的真實寫照。

一種是塘裡的泥鰍,翻不了大浪,活得也還滋潤,說到底,這群留在鄉村的人精明務實,不管是在家務農還是小本創業,他們都有自己的方法和目標,經營起來都有條不紊,開個小賣部,辦個養雞場,可能賺不了那麼多,倒也其樂融融,但是加諸於他們的身上的天然束縛也非常多,就像海爾之後,再也沒有這樣一飛沖天的鄉鎮企業了。

剩下的絕大多數鄉村民眾,就跟我們所熟悉的中國農民一樣,他們許多都有著善良、勤勞等與生俱來的品質,與此同時又有著揮之不去的短視、自私等特點,作為一個族群整體,千百年來,性格特點一直沒變,也就是晏陽初先生所說的中國農民普遍存在“愚、貧、弱、私”四大病害,但是他們也想過上富裕體面的生活,也想自己的孩子讀上大學,這也是他們奮鬥的動力。

橫亙在他們面前的,首先就是一把巨大而鋒利的城鄉剪刀差:一斤大蒜,從田間直達消費者餐桌,要過五關斬六將,經歷層層關卡,在傳統零售批發中,這斤蒜要經歷農民-販子-批發市場-超市/菜市場-消費者,足足五六個環節,每層加價30%以上。於是,在地頭1元/斤的大蒜,到超市變成了8元/斤。中間的7元,支付給了這條漫長交易鏈,農民所獲無幾,而且還要承擔諸如出現“豬週期、蒜你狠、向前蔥”等週期陷阱,稍有不慎,就會中招。

時代畢竟是在往前發展,電商的出現即是一例,C2C的購物模式很大程度可以壓縮流通環節,讓大蒜從田間直達消費者餐桌時,消費者賺優惠,農戶賺實惠。不過,這是比較理想的假設,許多的農產品存在時節性,對物流有很強的要求,而且但凡開過網店的想必都很清楚,在網店所砸下的推廣營銷費用,比線下做廣告的費用肯定低不了。

更何況,還有一個天然的難以逾越的門檻,要懂網上開店,要懂營銷包裝,這對農戶來說太難了,至少在他觸網之初,一般是不可能具備這種能力,青壯年都進城務工,網店這塊市場如果沒有政策優勢,政府支持,這個版塊根本做不動。除非等個別品牌做大了,真正有利益可圖了,才有專門的人來運營。

但是,新電商拼多多的闖入,打破了原有的體系。依靠C2B模式,拼多多實現田間直髮餐桌,降低了中間流通成本,也在最短的流程中保證貨品的新鮮。拼多多新電商模式的特點是,在短時間內能聚集起巨大流量,形成“消費者—農戶”的多對多匹配。大量同氣候、不同土壤、不同品種的小農產區,能迅速精準匹配到前端不同喜好的消費者,變大範圍、小規模、分散化的小農經濟為個性化優勢。這種大規模的多對多匹配,也必然帶動中國農業生產、流通體系的改變。

換句話來說即是,傳統電商沿用網店扶貧,農貨只能等待被動搜索,既起不到多少效果,還讓大量投入變成沉沒成本。拼多多模式則通過邊逛邊買的購物場景,將更多貧困地區的農貨主動呈現,並帶動3億用戶接力,幫助農貨訂單實現裂變式增長。人際網絡元素的加入,為購物增添了更多玩法和樂趣,也讓買賣雙方的門檻都隨之降低,“拼單分享”的模式讓消費者從“簡單的買買買”,過渡到“有趣的拼拼拼”。在拼多多上爆紅的乾果品牌康夢,就是依託消費數據,迅速抓住市場空缺後崛起的。

而且,在拼多多看來,解決農貨滯銷的“應激式扶貧”並非長久之計, 最根本的還是要幫助更多的小農,闖出品牌、提升溢價。在拼多多模式的扶持下,已經有不少品牌雛形初現:浙江80後小夥江平創辦的“果小鮮”,3個月帶動村民賣出5000萬元銷售額;陝西90後小夥劉宇的“聚果生鮮”,一週內賣掉1.5萬斤“鄭爺爺的梨”。

可以說,拼多多在一邊解決全國各地農貨滯銷,也在一邊扶持新農人闖出品牌,實現了應急扶貧與長效造血的融合發展。拼多多與其他電商平臺還有一點不同不得不提,拼多多一開始起家就是依靠水果,因為平臺能夠短時間聚集起巨大的量,無論東家還是西家的橙子,一下子都能夠拼光,果園主因此可以讓果子在樹上自然成熟後再摘下來。

英特爾原中國首席企業責任官楊鍾仁曾說過一段話,英特爾對企業社會責任的理解經歷了三個階段:最早是1.0版的“授人以魚”,然後是2.0版的“授人以漁”,現在是3.0版,即要與各界夥伴跨界合作,共同“營造漁場”,稱其為“CSR3.0”(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即企業社會責任)。

拼多多何嘗不是“扶貧3.0”。在供給側,通過聚集海量訂單分拆給產區,精準到貧困戶;在需求側,3億用戶接力分享的社交力量,讓農貨訂單裂變式增長。

目前,憑藉“社交+電商”高度融合的創新業務模式,拼多多僅用了2年多時間,即一躍成為全國第三、上海市最大的電商平臺。拼多多目前擁有3億付費用戶、百萬商家,年交易額達千億元。2017年,拼多多全年催生9億多筆助農訂單,幫助農民賣出183萬噸農貨,直接拉動170.56億元收入,為126萬農民解決收入問題。

2016年年11月,國務院扶貧辦就與15個國家部委聯合印發了《關於促進電商精準扶貧的指導意見》,完成了對電商扶貧工作的頂層設計。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在今年兩會時曾說,“文化扶貧是核心價值觀,電商扶貧是翅膀,快車呀!”

拼多多新電商模式,有望為中國鄉村經濟的提升,提供了一種的新的思路。被稱之為鄉村建設三傑的晏陽初、梁漱溟和盧作孚三位老先生,若是看到今天這一幕,亦應會點頭讚許吧。(文/陸知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