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座山雕」最終結局是什麼?

蝶戀花緋


其實在我的感官裡面土匪比那些漢奸好多了!比如著名的軍閥張作霖也是土匪出身,張作霖在日本鬼子面前還戲耍了他們一番,無奈日本鬼子勢力大,直接害死了他,令人惋惜。而“座山雕”因為幾部電視劇紅遍大江南北,而他的結局算是比較憋屈,活活的在牢中給拖死了,解放軍在抓到他之後,不殺他也不放他就是關著,後來因為生病病死了,很大的可能性是因為失去了自由給憋死的。



其實真實的座山雕是有被誇大的可能性的,有點類似於古代時候的宋江,真正歷史上的宋江並沒有多大的能耐,只是一方土匪,是很多起義軍中很普通的一支,並不像真正電視劇中水滸傳演繹的那樣,在梁山起義拉幫結派,富可敵國,把宋徽宗打的只能招降他們,很多事情是美化了的。而座山雕也是如此,也是很普通的一名土匪,並沒有真正建立多大的勢力,但是他的事蹟在民間流傳的很神奇。



座山雕歷史上的人物是張樂山,座山雕家中幾代都是土匪出身,後來到了抗日的年代,也就是座山雕這一代,沒有以前日子那麼好過了,首先就是經常受到日本人的侵犯,後來日本人政策一改,想利用土匪的勢力去打中國人,而座山雕也被日本人強行請了過來,目的就是要和日本人合作,但是座山雕是個明白事理的人,雖然自己是個土匪,但是當漢奸的事情他還是不願意做的。



後來日本人投降了,也就有了人民解放軍,這都要解放了,自然不能讓土匪橫行霸道啊,所以解放軍業多次造訪座山雕的地盤,想要把座山雕抓去判刑,雖然狡猾的座山雕多次躲過追擊,但是畢竟已經年紀大了,經不起折騰,最後還是被抓了,被抓的時候座山雕已經70多歲了,後來解放軍因為念在他抗日有功的份上,也沒有殺他,只是想關他幾年,改改土匪的性子,結果沒有想到直接在牢裡給憋出了病來,沒兩年就去世了,估計也是懶散自由慣了。


一個看歷史的小矮人


受曲波小說《林海雪原》及樣板戲智取威虎山的影響,再加上近年徐克所拍的抗日神劇——電影《智取威虎山》,座山雕成為了知名度極高的土匪,真實的座山雕是什麼樣的人呢?他最終的結局又是什麼?


座山雕原名張樂山,山東濰坊人。清朝末年,清朝開放邊界允許漢人進入東北三省後,直隸、山東一帶貧苦農民,由於天災人禍等種種原因,開始大規模結伴闖關東,張樂山也是此時到達的東北。

但是,隨著日本、沙俄在東北的爭奪,再加上此時清廷已經漸漸失去了對地方的控制力,東北潰兵、土匪遍地,這其中最知名也是成就最大的,當屬赫赫有名的“東北王”張作霖了。

而座山雕也是這時候開始成為土匪。憑著自己“槍絕、眼絕、腿絕”的三絕絕活,座山雕很快成為了一隻土匪隊伍的首領。座山雕沒有張作霖的雄才,但是作為一支土匪隊伍的首領,座山雕也足夠成功,他曾先後被張作霖、日本人圍剿,但均安然無恙,一直到解放戰爭期間,已經70多歲的座山雕依然活躍於東北林海雪原。

直到解放戰爭期間,決心徹底剿滅土匪的解放軍派楊子榮為首的小分隊,化裝成土匪,一舉將座山雕活捉,徹底消滅了這支縱橫東北50餘年的土匪隊伍。而被活捉的座山雕,被關入監獄,最終由於大煙癮發作,再加上已70多歲高齡,病發身亡。

但是與電影小說所演的不一樣。

第一,座山雕被國民黨委任的職位沒那麼高。在《林海雪原》之中,張樂山的職位是國民黨中央先遣挺進軍濱綏圖佳保安第五旅旅長。但真實歷史中的,張樂山的職位只是國民黨東北第二縱隊第二支隊司令,很顯然,只是一個雜牌軍而已,是被利用的炮灰。

第二,座山雕的老巢威虎山,沒有那麼險要,更沒有飛機、大炮、坦克。

座山雕終究只是土匪而已,他既無能力,更無實力在解放軍強大的攻堅能力之下守住所謂的老巢,在實際圍剿過程中,座山雕一直在逃跑,依仗對東北林海雪原地形的熟悉,與解放軍玩捉迷藏。而最終座山雕被活捉的地方,也不過是一個窩棚而已。

第三,座山雕更沒有書中和電影中描述的龐大的隊伍。解放軍剛開始剿匪時,座山雕的隊伍已經被大部消滅,只剩下了座山雕帶著20餘人的鐵桿親信流竄於林海雪原。圍剿部隊考慮到此時再動用大部隊圍剿,猶如高射炮打蚊子,得不償失,效果也不好。

因此,解放軍委派了楊子榮帶領五名戰士,以小分隊的形式對座山雕殘部進行繼續追剿,而楊子榮也不辱使命,憑藉自己的機智與勇敢,化裝成土匪,一舉將座山雕活捉。而屢次立功的戰鬥英雄楊子榮,也在此後追剿土匪的過程中,不幸犧牲,年僅31歲。


鳶飛九天2018


在牢裡面無聊憋死了。

東北因為地廣人稀,近代以來盛產土匪,著名的奉系軍閥張作霖也是土匪出身。民間流傳最廣的就是座山雕,不是因為他的規模有多大,而是他被抓的過程過於傳奇,被當時的宣傳部門當作典型案例,製作成電影和樣板戲廣為傳播。

根據四野領導後來回憶,座山雕家三代為匪,日本佔領東北時就打算剿滅他,但是很多次都被座山雕逃了。後來日本人改變策略,準備招安他,邀請他到城裡接受招安,座山雕生性多疑,看見酒樓上的日本人行動可疑,就跳窗踩著房頂一路跑出城。

當時的東北報紙還報道了這件事,標題就是“謝文東跳飛機,張樂山跳惠吉”惠吉就是那家酒樓的名字,謝文東則是當時東北勢力最強的土匪之一,投降日本人後,日本人覺得這是個大東亞共榮的典型案例,準備帶他到處宣傳,但是謝文東以為日本人要殺他,乘士兵不注意從飛機跳了下去。

雖然看著怕死了點,卻是他們活下來的最大原因。座山雕被抓時已經七十多歲了,還可以在山林裡面抓野兔,也幾次躲過了解放軍的圍剿。

有一次座山雕跟兩個手下山交易,被人舉報,一出城就被解放軍跟上,剛交火就被打死一個手下,另一個舉手投降。座山雕卻跑掉了,解放軍搜遍附近的樹林子都沒有發現任何蹤跡。

抓住他之後,當時帶隊的領導專門跑去問他,才知道座山雕看見自己被包圍後,馬上爬上樹,一棵樹盪到另一顆樹,從解放軍頭頂逃走了。不過,座山雕再狡猾,還是被解放軍抓住了。念在他抗日有功,沒有處決,只是關押,但是自由慣了的座山雕,在牢裡過了不到兩年就病死了。


桂西散人


被抓之後經過公審判處死刑,還沒來得及就病死。


之所以座山雕再次被提起,還是因為前段時間熱播的電影《智取威虎山》。座山雕歷史上確有其人,原名張樂山。一說是家族三代為匪,另一說是被自己堂兄拉著入夥。因為“槍法好,眼睛亮,腿腳快”後來被推為土匪頭子。



張樂山出生在清朝末年,兄弟七人排行老三。在他八歲的時候,因為父親與祖父行匪盜之事被殺,而母親因為傷心過度不久也離世。恰好他的堂兄在東北做伐木生意,於是跟著“闖關東”的風來到了東北。

他一開始在陳二爺家做幫工,因為當時東北的世道很亂,憑藉著年輕力壯做起了護院。因為趕跑了幾波土匪,陳二爺就配了他幾桿槍。但是他不甘心做一名護院,就拿著這幾桿槍落草為寇。而當時東北土匪的風氣是不用真名,所以給自己起了個綽號“座山雕”。


《智取威虎山》當中的座山雕,是根據張樂山與謝文東兩人的糅合。謝文東早年參加東北抗聯,抗戰時期打死過一名日本大佐,一時間聲名大噪。日本投降之後,開始做起了一名職業的土匪。後來被我們抓獲,經過公審後處死。

而張樂山不同於他,張樂山的立場不堅定,抗戰時期受到日本的“詔安”做了一名漢奸。在解放之後,憑藉著幾十年為匪的經驗,躲避了多次我軍的圍剿。在抗日英雄楊子榮的努力下,張樂山被我軍活捉。


在這之後張樂山被公審大會判處死刑,但是還沒來得及行刑,就因為病重死在了大牢裡面。而抓他的英雄楊子榮,在之後因為圍剿土匪的過程。因為東北的天太冷,凍住了槍的槍栓,導致無法開槍,最後中彈身亡。


史之策


座山雕本來是個東北地區小股土匪的頭領,他的出名完全是源於上世紀70年代樣板戲《智取威虎山》在全國的走紅;

據史料記載,土匪座山雕,原名張樂山。山東新泰市龍廷鄉苗莊村人,出生於1882年,家中兄弟七人中排行第三,所以後來拉桿子當了土匪以後被稱為三爺。年輕時隨其堂兄闖關東,流落到牡丹江穆稜河一帶,以伐木和給當地大戶看家護院為生。

傳說張樂山有“三絕”:管亮(槍法好)、眼亮、腿腳快。張樂山當上當地大戶陳二爺家的護院以後。先後有幾撥土匪來砸“響窯”(搶劫大戶人家),都被張樂山帶人打退了。陳二爺很信任張樂山,就給他配了快槍,帶領著20個人,專門守炮臺(大戶人家自己修的圍牆)。後來

張樂山拿著陳二爺的家底當“局底”,入了綹子當上了二掌櫃。不久,大掌櫃的在一次“綁票”途中陣亡,18歲的張樂山就當上了大掌櫃。當時在東北做土匪頭子的,都不用真名,每次外出劫掠張樂山都報號座山雕。

1945年日本投降以後,國民黨軍隊忙於打內戰,對土匪無力加以清剿,在東北形成了治安的真空地帶。據估計,當時在東北地區的土匪武裝差不多有25萬人左右。當時的東北牡丹江地區,大的土匪武裝頭目主要有謝文東、李華堂、張雨新等人,座山雕作為一個小綹子的土匪為什麼還會被寫進小說《林海雪原》中呢,這一切都是因為楊子榮的關係。

1946年初,八路軍的偵察英雄楊子榮從山東來到牡丹江一帶參加剿匪,多次喬裝改扮深入到土匪窩子裡進行策反和剿匪工作。由於東北地廣人稀,土匪大多是佔山為王,靠劫掠附近村鎮富戶和綁票販毒為生。他們一般是把老巢建在密林深處並加以偽裝,如果有形跡可疑的外來人進山,在叩山門的時候一旦答不上來土匪的黑話詢問,便會被躲在暗處的暗哨打死。東北的土匪綹子,儘管人數不多,但是戰鬥力都非常強、槍法極準,基本上人人都有一身好本事。張樂山從18歲當上綹子裡的頭目,到64歲時被楊子榮剿匪小隊抓獲,當了幾十年的匪首,從這一點上來說,張樂山的本事還是很大的。

偵查英雄楊子榮照片

關於楊子榮抓捕張樂山的過程,可以參考1947年2月19日的《東北日報》文章《以少勝多創造範例,戰鬥模範楊子榮等活捉匪首座山雕》:牡丹江分區某團戰鬥模範楊子榮等六同志,本月二日奉命赴蛤蟆塘一帶便裝偵察匪情,不辭勞苦,以機智巧妙方法,日夜搜索偵察,當佈置周密後,遂於二月七日,勇敢深入匪巢,一舉將蔣記東北第二縱隊第二支隊司令“座山雕”張樂山以下二十五名全部活捉,創造以少勝多殲滅雕匪的戰鬥範例。戰鬥中摧毀敵匪窩棚,並繳獲步槍六支,子彈六百四十發,糧食千餘斤。

從這則報道來看,土匪張樂山的手下也只有20多人,並不是大綹子。楊子榮的小隊也只有六個人。這也基本反映了當時東北剿匪後期的基本情況。匪首“座山雕”被抓住以後,1947年2月11日合江軍分區在牡丹江召開公審大會對座山雕進行了公審,張樂山在牡丹江監獄服刑,最後病死在獄中。1947年2月23日,楊子榮在追殲丁煥章、鄭三炮等匪首時,手槍的槍栓因為天冷被凍住,導致無法擊發成功,在戰鬥中被土匪的子彈擊中,不幸犧牲。犧牲時年僅31歲。

雖然曲波的小說《林海雪原》中有關座山雕的威虎廳、百雞宴等場景都是虛構的,座山雕手下也沒有上千人的隊伍。但是有關東北剿匪的戰鬥敘述卻是真實的,很多幹部戰士在這場剿匪鬥爭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藝術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林海雪原作為一部反映我國解放前夕東北剿匪的經典著作將永存於世。



趣說歷史快樂生活,我是小編徒步說史;感謝您的關注和閱讀,歡迎您在評論區發表您的意見。


徒步說史


小說《林海雪原》中的座山雕,現實中的人物原型是籍貫山東濰坊的東北土匪張樂山,他被活捉後關在監獄裡,最後犯起大煙癮,引發疾病,死在獄中。

張樂山原籍山東昌濰(今山東濰坊),他家是三代慣匪,張樂山18歲就當上匪首,有50多年的土匪生涯,在當時的東北土匪群中不算勢力很大的,但老謀深算,詭計多端,山林功夫十分厲害,張作霖和日本人曾想消滅他都沒有成功,後來接受了國軍招安,繼續當土匪頭子。

解放後,我剿匪部隊對張樂山進行多次圍剿,試圖消滅這股慣匪。據一名曾親自參與剿匪的軍隊幹部回憶,我軍曾十分接近抓獲座山雕。

有一次,張樂山張帶兩個土匪下山被群眾發現,解放軍趕到後一交手,張樂山就鑽進樹林,解放軍戰士跟進去,打死一個,抓住一個,卻唯獨不見張樂山,地毯式搜索也找不到蹤跡,後來才知道張樂山是有輕功的,他趁解放軍不注意竄上了樹,然後像猴子一樣從一棵樹盪到一棵樹,直接從解放軍頭頂上跑掉了,這功夫還真不是吹的。

就是這樣警覺狡猾的一個老土匪,最後還是被我軍的偵查英雄楊子榮輕易抓獲了,靠的不是靠硬功夫,而是智取。

1947年1月,楊子榮等6名戰士扮成土匪模樣,去摸座山雕的老窩,他在深山老林裡轉了好幾天,終於和土匪接上頭,經受住土匪們“重重考驗”後,終於見到一個自稱姓劉的“座山雕”副官和一位“連長”,兩人表示同意引薦楊子榮上“威虎山”。

到了“威虎山”後,張樂山還在睡覺,那位“連長”想要繳了楊子榮的槍,卻被智勇雙全的楊子榮反手擒住。張樂山起來後,楊子榮又用槍把“座山雕”逼住。

但楊子榮一方人少,不敢暴露身份,他自稱是另一個土匪頭子“九彪”的手下,說那個“連長”壞了義氣,不該繳自己的槍。

張樂山一聽,就說:“得了兄弟,這是我們的錯,現在怎麼辦?”

楊子榮趁機說:“你和我去見我們老大,當面道個歉吧。”

饒是張樂山奸詐狡猾,也對此毫不起疑,說:“好,我去。”為表示誠意,他連槍都沒帶,還跟手下說:“是我們對不起人家,沒辦法了,去說說吧。”

張樂山就這樣被順利押下山,下山後才發現等著自己的不是“九彪”,而是我軍剿匪部隊,只得乖乖束手就擒,哀嘆自己“打了一輩子雁,讓雁鷳了眼”。

此時的張樂山已是一個70多歲的老頭子,但精力和體力都很旺盛,為了防他逃跑,剿匪部隊給他上了重鐐,後來張樂山在監獄裡犯了大煙癮,引發其他疾病,一年後病死在監獄裡。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作為一個東北銀,史論縱橫對座山雕的事蹟還是很瞭解的,當然,座山雕的名聲早就不侷限於東北了,座山雕作為一個土匪那是相當的出名了,先是《林海雪原》,後是《智取威虎山》就這樣炒紅了一個土匪。

其實,座山雕作為一個有名的土匪,代表了東北的土匪文化,包括奉系軍閥張作霖、馮德麟和他的那些拜把子兄弟,都是綠林出身,只不過晚清政府在後期無力對東北的統治,開始對一些土匪比如張作霖和馮德麟等部進行招安,然後讓他們剿匪,清政府一向喜歡借力打力,在和洋人交往的過程中,提出的“以夷制夷”到東北局勢就變成了“以匪制匪”。

而又一些沒被招安的,只能繼續在土匪窩裡面待著了,座山雕的原型就是這樣的,完全與張作霖背道相馳的發展。

座山雕本名張樂山,雖然在東北不算最大的一股土匪,但是架不住人家三代為匪,門清啊,由於是祖傳的手藝,再加上自己從小就入行,經驗老道的很,想要剿滅這股土匪,晚清和民國,日本佔領東北時期,都想剿滅了這股土匪,但就是沒有得逞。

尤其是日本佔領期間日本剿匪的成本比招安的成本大,於是決定招安他,但是張樂山為人特別機警,也可以說反偵查能力強,在和日本人接觸的過程中,認為日本人要殺他,於是轉身就跑了,可見多機警。如果不是這樣,他也活不到七十多歲。

關於楊子榮活捉張樂山的過程,雖然情節和過程一樣跌巖起伏,但是絕對沒有樣板戲和電影裡面表現的那麼複雜,楊子榮化妝成土匪,說是另一夥土匪頭子派來的,在東北土匪和土匪拜山頭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張樂山沒有起疑心,他認為如果政府要來剿滅他們,正常應該是大部隊開過來。

結果因為張樂山手下的人要繳楊子榮的槍,楊子榮反而給擒住了,楊子榮見到張樂山後就用槍逼住了他,張樂山睡的迷迷糊糊的就起來了,楊子榮說那個手下壞了義氣,應該兩個老大見面說道說道,其實這也是土匪中的暗話,楊子榮說自己是另一夥土匪的老大,符合江湖規矩,於是張樂山就答應了,結果一下山就被抓了。

張樂山說自己:"打了一輩子雁,讓雁鷳了眼"。其實是不對的,應該是打了一輩子家雀,最後才遇到鷹。

後來據說張樂山在監獄裡煙癮犯了,沒過多久就死了,說到底還是家雀,在我們東北養不活的鳥就是家雀。


史論縱橫


張樂山,人稱“座山雕”,影視劇“林海雪原”“智取威虎山”中角色的原型。


其生於清朝末年,祖籍原本是山東。兩歲時候便隨著自己的堂兄來到了東北牡丹江,以伐木為生。家中三慣匪,張在十五歲的時候上山做起了土匪,因為張樂山自身的“三絕”本領。(槍法絕,神槍手,百發百中,彈無虛發;眼神絕,就是夜視能力比較好,懂得觀人面相,會看人,辨別強,而且在山林方向感好,從不迷路;腿絕,類似現代跑酷技能,翻山越嶺如履平地。

於是年紀輕輕在18歲的時候已經當成了匪首,畢竟土匪都是靠實力說話。自此開始了自己約莫五十多年的土匪生涯。

張樂山為人老謀深算,計謀頗多,做事周全,在土匪中聲望很高,所以他經歷了清末戰亂、北洋軍閥混戰、日寇侵華幾個時期都沒有陰溝翻船,屹立不倒。而此後在土匪內部都稱他為“三爺”,據悉可能是因為他是排在家中的二十三輩而得名,以此轉變為三爺。

當年,張作霖時期和日寇統治東北時期都曾經派兵圍剿想要消滅自己轄區這股來去無蹤的土匪勢力,但是由於他做事謹慎的特性,對周邊環境熟悉,屢次派兵都被他躲了過去。

此時的張樂山暫屬於流匪,四處流竄,而後來多次易主變換陣營便變成了政匪。其在日寇侵華期間,當時日寇大力收繳民間槍械和糧食,只准百姓吃粗糧,大米白麵全部收繳,於是張先是投靠東北抗聯打鬼子,可惜張學良一槍不放丟三省,東北只有馬占山違抗命令打響抗日第一槍,可惜終寡不敵眾孤立無援被逼撤退。而東北抗聯深入敵後,當時毫無援助,本來不龐大的隊伍更是被日軍圍剿殆盡。於是便接受了日本人的招安,後便出了著名的“謝文東跳飛機,張樂山跳惠吉”以此可見其的謹慎。這也是其可以存活的緣由。後日寇投降,張樂山便投降了國軍,被封為“國民黨東北先遣軍第二縱隊第二支隊司令”期待國民黨大軍到來,並又幹起來了自己的老本行。

由是,中共剿匪部隊多次對其進行圍剿,消滅了張的大部分人馬,到了最後身旁也僅有二三十號親信追隨。對付這樣小股匪徒,大部隊圍剿肯定非常困難。茫茫林海,人多也枉然,必然無法圈住他們。所以決定從內部入手打入,並派部隊尾隨隨時支援。於是就有了楊子榮智擒“座山雕”。

楊和幾名戰士打扮成土匪模樣,終於在林海深處和土匪接上了頭,自稱自己落難想要拜山頭,經過土匪幾重試探,被引薦見到了張樂山。因為張樂山部下想要繳楊的槍反被制服,於是楊子榮順勢把槍口對準了張樂山,即便如此張樂山身邊的各種亡命之徒和悍匪在旁守衛,楊子榮也不敢動手。於是按江湖規矩,楊子榮說張的部下壞了規矩,要張下山見自己的老大道歉。可惜,張樂山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溼鞋。這次便陰溝翻船遵循規矩,還為表誠意沒有帶槍。於是被山下的剿匪部隊抓個正著。

後被關入監獄,為了防止他逃跑還上了腳鏈。畢竟抗戰時期殺了不少鬼子,據悉他的生活伙食還不錯,天天有肉吃。

張樂山終究已經七十高齡,一代匪王病逝於監獄。


隨手關注,祝你幸福。

以上。


木劍溫不勝


座山雕這個人物出自曲波的小說《林海雪原》,他的人物原型是東北的土匪張樂山,結局是被解放軍抓住,最後犯了毒癮死在了獄中。


張樂山出生於清朝末年,祖籍山東濰坊,很小的時候就隨家人去東北以伐木為生,類似於闖關東吧。他十五歲就上山當了土匪,十八歲就當了土匪頭頭,到他去世七十多歲,土匪生涯五十餘年。

當時他的土匪隊伍在整個東北的土匪中並不是最出色的,甚至排名前五就不錯了,但是想要剿滅他可以說是最難的,從小以伐木為生,使他深諳山裡的地形地勢,熟知深山生活,加上他生性狡猾多疑,老謀深算,要剿滅這支隊伍更是難上加難。



他當土匪,經歷了清末,軍閥混戰,偽滿,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直到楊子榮將他活捉,他多次逃出生天,靠的便是他的三絕,即槍法一絕,眼神好,腳法好,貌似會輕功會飛簷走壁。這也可能是“雕”這個外號的由來。


在抗日戰爭時期他也多次伏擊過鬼子,之前張作霖以及後來的日本人都蹭對他圍剿過,但都是無功而返。日本投降之後,他便接受國民黨的改編,解放軍剿匪部隊開始進入牡丹江區域剿匪,後他們隱蔽在深山,一邊等待國民黨的救援,一邊燒殺搶掠

解放軍部隊根據以往的經驗審時度勢,將張樂山的部隊消滅殆盡,由楊子榮和幾個同伴偽裝成土匪模樣,經過座山雕部下的重重考驗進入威虎山座山雕的老巢。楊子榮見到張樂山之後沒有暴露身份,說自己老大也是個土匪頭頭叫九彪,抱怨座山雕的部下繳了自己的械,騙張樂山下山去道歉,而張樂山為表誠意,沒有帶武器。



下山以後才知道上了當,但為時已晚。

最後審他的時候才知道有輕功,有飛簷走壁的本領,一看到有人包圍他,他就順勢上樹,所以讓他每次都逃脫。因為他在抗日戰爭中也多次伏擊過鬼子,所以解放軍對他也很尊重。後來因為年紀大了,犯了大煙癮,所以死在獄中。


消失的月光


七十年的革命樣板戲《智取威虎山》及電視劇《林海雪源》都是描述瞭解放軍偵察員楊子榮化裝土匪隻身打入匪窩威虎山,最終將土匪全部消滅的故事。
歷史上匪首“座山雕”的真正底細和被抓獲的經過眾說紛紜。匪首“座山雕”原名叫張樂山,家裡三代為匪。他十八歲就成為土匪頭子,因在家排行老三,故大家都叫他三爺。
張樂山為人狡猾,性格刁鑽,心狠手辣,長年流竄在深山老林、茫茫雪原之中。他殺人越貨,姦淫搶掠,無惡不作。清末時期,東北土匪成患,清朝政府自顧不暇,根本沒有精力來解決土匪問題。
土匪之間都是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張樂山為人奸滑,善於審時度勢,因此在土匪間傾軋時逐漸發展起來,約有數百人的武裝。民國時期,張作霖曾派兵進行剿匪,張樂山一夥由於熟悉地理環境,與東北軍打起了遊擊。雖被消滅了一些力量,但沒有傷筋動骨。
“九一八”後,中國共產黨提出聯合一切力量組成統一戰線進行抗日。張樂山曾被收編,成為東北抗日聯軍的一部分。但由於張樂山等土匪受不了共產黨政策的約束,吃不了苦,後被日軍策反當了漢奸。但張樂山匪性難改,不久日本人發現張樂山靠不住,有反水的跡象,欲將其消滅。狡猾的張樂山竟提前逃跑了。
抗戰勝利後,張樂山也曾接受了牡丹江軍區的收編。但不久後他又接受了國民黨的委任,任東北先遣軍第二縱隊第二支隊司令,公開與人民為敵。解放戰爭期間,人民解放軍進行了大規模的剿匪,大部土匪都被消滅,張樂山率殘部到處流竄。此時的土匪因人數較少,加之熟悉地形,再大部隊剿匪已似大炮打蚊子。因此決定採取小分隊的形式進行剿匪。
楊子榮(即楊宗貴)受命率領五名戰士化裝成土匪進入夾皮溝,並抓到張樂山手下的一名土匪。楊子榮告訴他,自己是東寧匪首“吳三虎”的副官,因“吳三虎”死了,他們是來投奔三爺張樂山的。土匪信以為真,帶領楊子榮小分隊經過幾天的跋涉,終於來到了張樂山的匪窩。這是一個用原木搭成的半地下的窩棚,在昏暗油燈燈光下,一個長著山羊鬍子的老者正躺在坑上抽大煙,楊子榮見狀,沒等他有所反映,就用槍抵住了他的腦袋。在楊子榮的喝令下,土匪都交槍做了俘虜。

後經牡丹江軍區特別法庭審判,匪首張樂山被判死刑。

座山雕的死刑判決書是由老紅軍、原瀋陽軍區副政委鄒衍簽署的。

作者:“小方說歷史”團隊
歡迎關注公眾號“小方說歷史”
雲緋文史號:故紙堆間(yunfei919-)
歡迎點贊和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