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財報偏科變掛科,雷軍憑什麼拿走99億?

百億獎金引爭議小米的財報終於千呼萬喚始出來了,然而很多投資者更關心的不是業績,而是小米發的獎金。

小米財報偏科變掛科,雷軍憑什麼拿走99億?

根據小米發佈的財報顯示,二季度公司行政支出104.57億元人民幣,而去年同期只有2.28億元人民幣。簡單說,行政支出主要是一家公司的薪酬開支。為什麼剛過一年,小米的行政支出就暴增了這麼多?難道雷軍真的把掙來的錢都分給員工了?

小米財報偏科變掛科,雷軍憑什麼拿走99億?

然而事實是殘酷的,這一百多億並沒有分給每一個小米員工。實際上,今年4月2日,小米授予了雷軍的價值1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9億元)的股權激勵,這也是全球公司史上最大的獎勵之一。

本次獎勵與未來的績效指標沒有任何關係,並得到了股東的一致通過。所以,財報上這104.57億元的行政開支裡的99億都進了雷軍的腰包。

小米匯演首秀,Are you ok ?百億獎金其實只是小米首份財報裡的一個插曲,公司的業績才是這份財報的主旋律。上市一個多月以來,受到大環境影響,小米的股價並沒有出現大的增長態勢,甚至一度跌破發行價,因此整個業界和股票市場都在盯著小米上市後的第一次彙報表演。

小米財報偏科變掛科,雷軍憑什麼拿走99億?

8 月 22 日下午,小米正式公佈了自上市以來的第一份財報數據,這份財報介紹了小米在 2018 年第二季度和上半年整體的財務狀況。

小米財報偏科變掛科,雷軍憑什麼拿走99億?

財報顯示,小米第二季度營收為 452 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 68.3%;環比增長為 31.5%;經調整利潤(Non-GAAP)為 21.17 億元,同比增長 25.1%,環比增長為 24.6%。

小米財報偏科變掛科,雷軍憑什麼拿走99億?

同時,截至 2018 年 6 月 30 日的六個月,小米的上半年收入為 796.48 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5.4%;毛利為 99.53 億元,同比增長 57.7%;而經調整利潤(Non-GAAP)為 38.16 億元,同比增長 62.2%。

這些數據關係到小米從哪裡來、以及要到哪裡去,主營業務全線增長,讓小米收穫了一份靚麗的中期報告。受財報影響小米集團開盤漲3%,盤中一度大漲7%。

受小米股價走高影響,小米概念股早盤表現強勢,宇環數控、普路通強勢漲停,同益股份、瀛通通訊、共達電聲、京泉華、奮達科技等均有上漲。

小米財報偏科變掛科,雷軍憑什麼拿走99億?

互聯網掛科!“不務正業”的互聯網公司?且不說這份成績單夠不夠美,小米的這份成績單卻顯得格外的偏科。雷軍在招股書中稱,小米集團是一家以手機、智能硬件和 IoT 平臺為核心的互聯網公司,如果按照雷軍的說法,小米的互聯網科目嚴重掛科,屬於典型的“不務正業”的互聯網公司。

小米在高速增長的同時,互聯網服務變得越來越像那個付不起的阿斗。在互聯網服務部分,小米甚至沒法挑出一個表現優異的部分來著重介紹。而這部分故事講不通,是唱衰小米派最有力的論據。

小米財報偏科變掛科,雷軍憑什麼拿走99億?

財報顯示:2018年Q2,小米互聯網服務分部收入為人民幣40億元,同比增長63.6%,其中,廣告收入同比增長69.6%至人民幣25億元,遊戲收入達人民幣 7.04 億元,同比增長25.5%。MIUI的月活躍用戶增漲41.7%至2018年6月的2.07億人,平均每用戶互聯網服務收入增至19.1元。

互聯網增值服務收入同比增長 54.1%。同時,小米互聯網服務的毛利率 62.8%。更壞的消息是,互聯網業務在小米營收中的佔比也在逐漸下降,Q2 其佔比僅為 8.8%,而 2016 年全年佔比為 9.56%,2018 年 Q1 為 9.4%。

小米財報偏科變掛科,雷軍憑什麼拿走99億?

小米在互聯網業務上依然在做著各種各樣的努力,但是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小米都還稱不上是一家合格的“互聯網公司”,而且離“互聯網公司”的預定軌道越來越遠。

它的故事依然不好講。2018年第二季度末,小米互聯網服務收入主要來自中國大陸,在海外營收佔比不斷增長的同時,小米需要進一步挖掘國際用戶的互聯網服務潛力。小米更需要繼續擴大互聯網服務營收的規模,以向投資者和用戶證明其互聯網公司的定位。

小米創業已有八年,上市可以算是一個新的開始。但從這第一份答卷來看,小米還是那個小米,它依然是一家硬件為主導的公司,手機加上 IoT 貢獻了 90.9% 的營收,並且還在持續增長,相對的,互聯網服務依然沒有起色,甚至看不到有可能實現增長的空間。

如果互聯網這科繼續掛科,不知道未來會不會有一天雷軍會放棄互聯網的故事。

二季度財報公佈後,小米股價會漲嗎?剛拿到百億獎金的小米科技創始人雷軍,在小米上市之前就稱小米上市以後股票至少可以翻兩倍,但是結果卻令人咋舌。

上市以來,小米股價起伏還是很大,最高突破22港元,最低進入破發區間。儘管都知道這是市場大環境的影響,但投資者肯定還是很希望小米能拿出一份亮眼的成績單,給股價打一針強心劑。

小米財報偏科變掛科,雷軍憑什麼拿走99億?

拋開市場環境影響,全球多家投資機構,德銀、里昂、高盛、中金、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都對小米都給出了買入和增持評級,預測小米股價在20-23.2港元。

小米財報偏科變掛科,雷軍憑什麼拿走99億?

西南證券電子首席分析師發研報力挺小米,他直接將小米對標國際互聯網巨頭亞馬遜,給出了30.3港元的目標價。

德銀髮表報告表示,小米集團硬件強勁付運量及平均售價增長令人鼓舞,電視銷售較該行預期更佳,確認該行對小米集團成為持續增長家電品牌的看法,手機均價增長顯示品牌效應擴大至更廣泛消費層,匯率及配件成本壓力影響毛利率,但相信公司擴張銷售及市佔對中期展望更為重要。該行調整目標價,由23.2元降至22.5元,重申“買入”評級。

美銀美林:相信下半年會因為匯率面臨更高營運風險,相信互聯網銷售需時變現。該行予小米集團“中性”評級,目標價18.4元。

高盛:發表報告指,小米次季業績好於預期,整體收入高於該行及市場預測19%,非IFRS會計準則純利則高於該行預測4%。該行對小米評級“買入”,目標價22元。

對於這份成績單,小米CFO周受資說,“業績符合內部預期,超過市場預期”。這是很值得玩味的一句話,潛臺詞是市場低估了小米的潛力,自說自話只能決定小米的故事有多動聽,持續的業績增長才能決定小米的故事有多少人願意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