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騙了多少文玩人!

這兩年在某些電視臺上也興起了一則小罐茶的廣告,裡面所列出的幾款大師作的茶味,售價不菲,然而真的去追尋那些所謂的大師的身份,就發現這些“大師”另有隱情,事實上,“大師”一方面是小罐茶原料的供應商,一邊還是企業經營者,對於八位大師的行業地位,有很多業內人士也表示了質疑-----引自財經網。

大師,騙了多少文玩人!

那麼為啥這樣的產品總是有市場呢,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還是中國人的面子文化,懂茶的人肯定不會買這種茶去喝,往往都是用來送禮,而此時一個大家都聽過,也知道價值不菲的商品就成了一個非常有面子的載體,至於它真實的價值,往往都被放到最不重要的角落。

大師,騙了多少文玩人!

在這個注重名利的時代裡,有名往往就意味著有利,許多人深諳這套社會潛規則,卻不知被收割了智商稅還在為鼓掌呢。

說到文玩裡,這些案例更是比比皆是,比如說,前兩天看見一個商家發出來的玉佛,其中還附帶了收藏證書,上面赫然寫著,XXX大師作品,和田玉籽料,只要8500元……坦白講這塊玉的顏色,潤度都屬於上乘,雕工雖然一般,但也不算說得過去。如果賣8500,也算是在合理的範圍區間。

大師,騙了多少文玩人!

大師,騙了多少文玩人!

毀三觀就在這個證書上了,俄料當成籽料,小工當成大師,這樣真的會有人奔著這張打印出來的紙去買。可笑的是一件作品真正的價值往往不是它的技藝高低,不是意境的深淺,而是靠種包裝和炒作,結果這個市場上充斥著大量的野生“大師”。沒辦法,誰讓咱們這土壤太肥沃了呢?

還有一位玩友,心急如焚的聯繫到我,問自在哥知道不知道一個叫鄭寅霞的大師,我說鄭寅霞我不認識,我倒是聽說過睜眼瞎。兄弟你不聽名字就看那作品,你不覺得心裡堵得慌嗎?

大師,騙了多少文玩人!

大師,騙了多少文玩人!

像這樣的套路,現在可開始批量複製了,有一些公司特意打造了一批字畫、瓷器、紫砂、紅木傢俱等“大師”,專門投放到各地方電視臺,宣傳它的收藏和投資價值,對中老年人進行輪番洗腦式轟炸。還有一些人則被安排到了各地的旅遊景區,以上過央視的書法家,畫家的名義高價售賣字畫。這些背後的推手都大發橫財。

大師,騙了多少文玩人!

所謂名家大師效應在文玩收藏裡不是完全沒有用,前提是您那位得是公認的名人,在行業內外沒有什麼爭議的,要或者作品本身夠硬,畢竟藝術最終還是要靠作品說話的,以我看作品不行,名氣再大也白搭,就像乾隆夠有名吧,他的詩有四萬多首,你能背下來幾首?

大師,騙了多少文玩人!

所以您今後碰到的那些大師,一定要留個心眼,別一聽見大師兩個字就激動得五迷三道,沒準他們家的大師還不如你們家的鬆獅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