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音響萬元以內聽個響,到底怎麼回事

深度分析:音響萬元以內聽個響,到底怎麼回事

星工場音響A6套裝

看音響文章,經常會看到有人回覆”萬元以內聽個響“這句話,甚至還有人說十萬元內也是聽個響,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今天就來扒一扒這個問題,以正視聽。

每次看到這句話的時候,筆者的反應首先是難受,然後是一陣悲哀,感嘆不已。但慢慢靜下心來分析,覺得這句話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只要一層層的扒開,就會發現這句話反映出的音響行業問題和人們對於音響的認識誤區。

對於廠家或商家,需要品類齊全的商品來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即使是國際性大品牌也是如此,從幾百、幾千到幾萬的產品都有。只有極少數的品牌和商家是專門服務於有錢人的,不賣便宜的產品,自然是希望價錢賣得越高越好,比如HIFI奢侈品牌和私家影院定製安裝。

需要說明的是,定位高端或者價格昂貴,並不代表產品就一定都是好的。奢侈品賣的是面子,而定製安裝賣的則是技術和服務,產品只是其中一部分,不能用價錢來衡量。套用電影《教父》裡的一句話:”It,s business!”,意思是純屬生意,與別的沒有任何關係。

筆者見過太多這樣的情況,有的是產品本身的問題,幾萬元的產品只是外觀嚇人,但音質效果卻非常一般。有的則是因為產品搭配和後期的安裝調試引起的。有些案例中原本都是好產品,但商家水平有限,搭配和調校出來的效果不正確。這種情況出現最多的是在別墅定製安裝領域,幾萬、十幾萬花下去,有的只相當於幾千元的水平,有的則就是“聽個響”了。

再說發燒圈子的情況。在中國,只要一提音響,就無法繞開“發燒”這兩個字,而人們對於“發燒”的認識,其實也存在很大的誤區。在一些人眼裡,“發燒友”是一群不正常的人,而在另一些人眼裡,“發燒”則代表著專業和權威,但這些認識都是片面的。

“萬元以內聽個響”的話,多半出自於“發燒友”交流時的隨意之言,而把這句話發揚光大和起誤導作用的則是一些“偽發燒”或者吃瓜群眾的冷言冷語。真正有內涵的發燒友、音響廠家或商家一般不會說這樣的話。

即為發燒,自然是儘量追求更好的東西,大多數發燒友對音響產品的判斷能力較強,甚至有自己的偏好,凡是不認識、看不順眼的東西,基本上不會去碰。因此,能夠進入自己法眼的東西,大多都是口碑較好的產品,自然也是價格不菲,少於一萬元的產品的確很少,說出這樣的話不足為奇。

但僅憑這一點是不能證明“萬元以內聽個響”的觀念是完全正確的,甚至這句話並非發燒友的本意,只是被人曲解了而已。

首先,發燒的人群是各種各樣的,有的理性,有的胡來,水平有高有低,經濟能力和文化層次各不相同,有的人很有涵養,有的人卻嘴臭。

一個很關鍵的概念,發燒只是一種現象,一種行為,並不代表水平,而且也是不一定是正確的。

人們的邏輯判斷往往是這樣的:當某個人執著於一件事情,比如音響,自己能動手做箱體,會焊分頻器等,那一定很厲害了,水平絕不會差。但事實上,這種邏輯思維是錯誤的,動手能力強並不代表專業知識,木匠做箱子更厲害,隨便一個電工都會焊分頻器。

有的燒友一點基礎也沒有,但卻非常痴迷,因為玩的時間久了,的確掌握了不少東西。這些知識有些來自於相互交流,有些是道聽途說,有些是自己折騰出來的,但不一定都正確,帶有很多主觀的認識。

如果看過王志文主演的電視劇《天道》,就明白髮燒友的差別有多大了。影片中,一個是開修理行的,一個是賣碟片的,一個是賣音響的,還有一個真正的高手是玩金融搞文化的。當普通發燒友碰到高手的時候,發現自己原來所理解的東西全錯,白玩了。

其次,發燒友不一定都有器材。

筆者見過很多頭頭是道的人,後來發現他自己連套像樣的音響也沒有,所有的知識全部來自於雜誌論壇,聽到的東西是在朋友家裡或者音響店鋪,有的是在展會上”蹭聽“來的。

如果一個槍械發燒友沒有任何一件器材都是合理的,因為他無法擁有這些東西。但一個音響發燒友如果連套像樣的器材都沒有的話那就說不過去了,只能是”偽發燒“。

筆者沒有半點貶低發燒友的意思,能夠喜歡一件事總是好的。筆者認識很多發燒朋友,自己也算是發燒的一種,只是不喜歡那種”偽發燒“卻又”嘴臭“的人。

第三,字面意思不代表真實意思。

中國文字很奇妙,同樣是”萬元以內聽個響“,從不同的人的嘴裡出來,意思完全不一樣。

比如,兩個有經濟實力的人相互聊天說這句話,他的意思並不一定是萬元以內的東西不能聽,而是不差這個錢。

如果是一個發燒友對另一個發燒友說這句話,意思又不同了,大致是這樣的:既然你熱愛這些東西,那麼就不必計較錢的事,錢越多,自然能賣到更好的東西。

而一個懂行而且負責任的人或者發燒友,如果為他的朋友推薦音響,那一定會非常慎重,他需要根據朋友的經濟能力和欣賞水平等綜合因素來考慮,說話儘量委婉,根據用途來推薦產品,幾萬塊、幾千塊甚至幾百塊都有可能,不能流露出半點瞧不起人的意思來,否則就會得罪人。

真正熱愛音響懂音響的人是不會輕易對一件產品定性的,只有一些“偽發燒友”或者別有用心的人才會隨便亂說。當然不排除有一些吃瓜群眾,看似調侃,實則是懷著一種複雜的心理胡說。

如何正確看待“萬元以內聽個響”這個問題,可以一分為二來理解,這樣就不會步入誤區。

一、實事求是說,音響的作用本來就是為了聽個“響”,這沒有什麼不對,首先是把聲音放大,其次是讓聲音好聽一些,這就是音響的本質。

音響的好與壞主要是指“效果”,而對效果起決定作用的是“技術”而不是價錢。在一套音響的價格構成中,對聲音起決定作用的材料成本往往是比例最小的,外觀成本、品牌附加等反倒更貴。

二、音響不是“值”多少錢的問題,而是廠家和商家多少錢願意“賣”的問題。

音響屬於小眾商品,銷售量不大,很難通過規模效應來降低產品價格,再加上音響產品沒有固有的標準,產品競爭很大,因此市場上的產品良莠不齊,差東西貴賣,好東西便宜賣,都是有可能的。

三、“萬元以內聽個響”對於那些只認價格不懂產品的人來說是正確的,花了冤枉錢卻不一定能買到好東西。

四、從音響的製造成本和實際用途來分析,無論是HIFI音響還是家庭影院,萬元以內的價位可以製造出非常優秀的產品。

根據深圳和東莞的音響OEM工廠信息,在全球範圍內,拋開小藍牙音箱外,能算得上是音響系統的產品,出貨量最大的也都是幾百元至幾千元的產品。那些動輒幾萬、幾十萬的東西,只是針對極少數人的,真真假假,普通人不必計較,羨慕嫉妒恨之前,先考慮一下自己的階層。

廠家和商家的重點是技術水平和產品定位,還有就是對待消費者的態度問題:做什麼樣的東西,掙多少錢合適,薄利多銷還是宰一個算一個。

作為消費者,相信自己是最重要的,音響並不難,只要按照正常的邏輯思維方式稍微學習一下就能掌握。星工場頭條號將會不斷推出關於音響方面的基礎文章,歡迎關注。

星工場入駐頭條的目的一是普及和分享音響知識,二是通過讀者試用並分享星工場音響產品的使用心得,以達到擴大知名度和獲取消費者的信任並逐步實現銷售產品的目的。

相逢即緣分,凡關注本頭條號、回覆並轉發者,在本文發表後72小時內,照前幾次慣例取前99名進行抽獎活動,贈送星工場藍牙音箱一臺。

規則為:先用人工統計的方法對每一個回覆者進行編碼並公示,然後在當晚的3D福彩號碼中取第一個和第三個數字組合,作為本次活動的中獎號碼,公平公正。若參與人數不滿30名,則活動取消。

根據頭條規則,回覆轉發越多,閱讀量越大,推薦量就更大,讀者捧場即屬貢獻,中獎受之無愧,星工場誠意奉送,絕無他想。獎品介紹見下方星工場音響官方淘寶鏈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