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里的面點——第6集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裡的麵點——第6集

山東大饅頭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裡的麵點——第6集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裡的麵點——第6集

貴妃餅

貴妃餅是陝西省西安地區傳統餅類名小吃。的主要原料為麵粉、煉大油、白砂糖、核桃仁、芝麻仁、棗泥等。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成品形如圓月、色澤乳白、皮薄餡足、酥脆鬆軟、鹹中帶甜、油而不膩,是始於唐代的傳統名食。原是驪宮御廚專為唐玄宗的愛妃楊玉環製做的,很受楊貴妃的喜愛,後傳到民間,人們稱其為"貴妃餅"。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裡的麵點——第6集

薩其馬(沙琪瑪)

沙琪瑪(滿語:ᠰᠠᠴᡳᠮᠠ,轉寫:sacima,《清文鑑》中譯為“糖纏”),也寫作“薩其馬”、“沙其馬”、“沙其瑪”、“薩齊馬”等,在香港被稱為“馬仔”,是一種中國傳統特色甜味糕點。將麵條炸熟後,用糖混合成小塊,薩其馬具有色澤米黃,口感酥鬆綿軟,香甜可口,桂花蜂蜜香味濃郁的特色。

薩其馬源於清代關外三陵祭祀的祭品之一;滿族入關後,在北京開始流行,成為京式四季糕點之一,是當時重要的小吃;過去在北京亦曾寫作“沙其馬”、“賽利馬”等。

近年來,通過對山東沂水縣傳統食品“豐糕”的製作工藝和民俗學探源,發現這種食品是沙琪瑪的延伸,當地居民甚至將這種類似沙琪瑪的豐糕作為中秋節的貢品之一。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裡的麵點——第6集

面果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裡的麵點——第6集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裡的麵點——第6集

重陽糕

重陽糕亦稱“花糕”,傳統重陽節食品。常見於江浙滬地區,全國各地區不怎麼流行。為了美觀中吃,人們把重陽糕製成五顏六色,還要在糕面上灑上一些木犀花,故重陽糕又叫桂花糕。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裡的麵點——第6集

嵌字豆糖

“嵌字豆糖”距今已有上百年的歷史了,在古徽州較盛行的一種傳統春節小吃。味道微甜,有著豆香和芝麻香味。寓意把福、財、喜、吉……統統吃到肚子裡,來年福星高照,財源滾滾……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裡的麵點——第6集

叉燒包

叉燒包是廣東地區具有代表性的特色傳統西關名點之一,是粵式早茶的"四大天王"之一。叉燒包是因麵皮內包入叉燒肉餡,故使用此名。

粵式早茶的"四大天王":蝦餃、幹蒸燒賣、叉燒包、蛋撻。

叉燒包的麵皮是用北方常用的發酵麵糰經過改進而成的。包制時要捏製成雀籠形,因為發酵適當,蒸熟後包子頂部自然開裂,實際上是一種帶有叉燒肉餡的開花饅頭。叉燒包一般大小約為直徑五公分左右,一籠通常為三或四個。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裡的麵點——第6集

酥·結語

因為有心

因為用心

中國人賦予食物以靈性

做出了最精彩的點心

他們有名有姓

有身份 有風骨 有魂魄

這是食物 也是信物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裡的麵點——第6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