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日销售2亿的喜马拉雅FM上市传言背后 充斥着知识付费的艰辛

知识付费正在经历"三年之痒",究竟是真热还是虚火?近日据自媒体"IPO早知道"报道,喜马拉雅完成40亿人民币新一轮融资签约,并将于近期交割,腾讯、高盛、泛大西洋资本参与投资,投后估值240亿人民币。另外,喜马拉雅已经完成VIE架构的搭建,启动港股上市准备工作,将于2019年下半年正式登陆港交所。

单日销售2亿的喜马拉雅FM上市传言背后 充斥着知识付费的艰辛

现在的喜马拉雅是在线音频行业的领跑者,在知识付费和有声读物方面积累了大量的内容和用户。但另一方面,挑战也仍然存在。目前市场格局并没有完全定型,喜马拉雅能在市场变化中继续保持自己的地位吗?

喜马拉雅的发展历程

2012年11月,喜马拉雅电台网站上线。2013年2月份,推出ios客户端。在当时团队不看好音频领域的情况下,联席CEO余建军重组团队,并在网络主播和传统电台DJ种子用户的带动下,用户量迅速大增,一年半总用户量已将近7000万,并稳定上涨中。

单日销售2亿的喜马拉雅FM上市传言背后 充斥着知识付费的艰辛

喜马拉雅之前曾获得证大集团1500万元天使投资,今年5月获SIG、KPCB等1150万美元A轮融资。在各类电台纷纷崛起的今天,余建军称他们优势在于内容全面丰富及各部门配合紧密。

所以,余建军治下的喜马拉雅人自己都不敢相信,原本制定的"第一年达到1000万用户规模"的计划6个月便告实现;8个月后的2014年5月初,其用户突破5000万,再过8个月达到了1.2亿,又过了8个月,2015年9月喜马拉雅用户达到2亿!

单日销售2亿的喜马拉雅FM上市传言背后 充斥着知识付费的艰辛

说白了,喜马拉雅FM不仅满足了C端用户的需求,还为那些"满腹经纶"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打造个人品牌的理想舞台。比如,在成为独立知识付费风口的先行军之前,罗振宇的《逻辑思维》就得依托喜马拉雅平台打响自己的名气;对马东、蔡康永等知识网红而言,在喜马拉雅FM上推出音频课程还是一个不错的变现渠道,比如《蔡康永的201节情商课》销售额早早突破千万,成为爆款,如此"名利双收",总好过默默无闻。

如此低调的独角兽,已经不多了

在聊喜马拉雅"打怪升级"的过程前,有必要先看看它如今有多牛!艾媒咨询4月发布过中国在线音频市场的研究报告,截止到2018年1月,中国在线音频渗透率(APP活跃用户数/全网用户规模)中,喜马拉雅FM的以5.12%的成绩排名第一,比第二名蜻蜓FM(2.29%)和第三名荔枝(2.18%)相加还高。

毫无疑问,在线音频分享领域,喜马拉雅FM的"独角兽"优势明显。但喜马拉雅的野心不止于此,他们并未满足于做声音生意,而是瞄准了知识付费市场,没错,就是那个大家认为已经被"知乎"和罗振宇的"得到"所支配的赛场。

单日销售2亿的喜马拉雅FM上市传言背后 充斥着知识付费的艰辛

早在2016年喜马拉雅传出上市计划时,蜻蜓FM就紧跟着传出了筹备上市的消息,如今喜马拉雅频传上市消息,蜻蜓方也"不甘示弱"地表示"计划在两到三年内上市"。据中国经营报消息,蜻蜓FM人士表示,"目前蜻蜓和喜马拉雅FM都在筹备上市事宜,希望能抢到移动音频第一股。""蜻蜓和喜马拉雅FM都希望成为音频领域更早上市的企业。

目前看来喜马拉雅作为这一领域的头部玩家,占据了非常有利的位置。较早布局版权与大平台的战略使得喜马拉雅拥有更成熟的商业模式,在广告变现方面也有天然优势,领先似乎不止一个身位。

成为巨头但依旧面临音频变现难

免费总是更能吸引大多数用户,在喜马拉雅免费榜上的产品播放量通常都会远高于畅销榜上的。其实还是没有精细化垂直化运营的平台更有号召力,再加上免费的内容听也听不完,要想让免费用户迈出付费的第一步并不容易。

单日销售2亿的喜马拉雅FM上市传言背后 充斥着知识付费的艰辛

为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喜马拉雅FM搭上了知识付费的"班车"。2016年,喜马拉雅FM上线首个音频付费节目——马东的《好好说话》——正式宣布进军知识付费。

面对快速增长的市场,喜马拉雅也将其商业变现集中在知识付费领域,并在每年12月开展"知识狂欢节"的营销活动。但丁道师对时代财经表示:"知识付费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但在音频领域表现力非常有限,而且版权意识还没达到相对的高度,并没有形成强壁垒。相比而言,音频付费远不及视频的展现形式好。"

单日销售2亿的喜马拉雅FM上市传言背后 充斥着知识付费的艰辛

此外还有更深层次的隐忧,只谈知识不谈教育的知识付费是否能长期奏效?焦虑被反复消费之后,用户的冲动消费终将转向效果消费。如果不能让用户确确实实获得好处,通过营销获客尚且不谈复购率,就连完播率也很难保证。

截止到目前为止,虽然2016年被很多人誉为知识付费元年,但是2017年之后在罗永浩以及papi酱先后停更了"得到"和"分答"后,知识付费一度变得异常沉寂。即便由王思聪带领的付费答题火爆一时,不过也在监管力度上升之后迅速冷却。

可以说人们虽然不讨厌知识付费的模式,但说到底主动买单的人还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