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的高考志願填報,可能毀掉你的人生(一位學長的痛苦經歷)


錯誤的高考志願填報,可能毀掉你的人生(一位學長的痛苦經歷)​ 馬上又要報志願了,覺得有必要提醒一下對大學充滿希冀的孩子們,報志願千萬要想好了,你到底喜歡什麼,擅長什麼,一定要心裡有數兒,否則人生就要走大彎路了。本人的高考志願填報得完全失敗,希望孩子們引以為鑑。

我是1998年參加的高考,理工科。那時是分數公佈之前報志願,報好報壞,聽天由命。當時真的是什麼也不懂,老師提報考建議時,也不太考慮學生的興趣點在哪裡,我當時也沒有太思量,就選擇了機械製造及自動化,因為心儀的學校,這個專業比較強。當時還沒有意識到,這個選擇,是一個巨大的錯誤。

進入大學後,大一時,對於高等數學、大學物理這類公共課自然得心應手,可在上半學期要結束時,學校安排大家安裝收音機,有圖紙也有老師指導,就是給一堆零件,要求同學們把它們焊接在電路板上。別人組裝好,裝上電池,就接收到了電臺主持人甜美的聲音,我的一放電池,“噗” 冒了一股白煙,燒了。

到了大二,學的是專業基礎課,對於和物理聯繫緊密的理論力學和材料力學,我應付起來也沒問題,可當遇到機械製圖這門課時,我徹底麻木了,真的看不懂,也畫不來,不是我不用功,我花了很多時間在這門課上,卻沒有任何進步,意料之中,期末時,這門課補考了。

到了大三,真正的災難來了,儘管上課時我每次都往前排坐,逼著自己不錯過老師說的每一句話,可機械原理(這門課勉強湊合),機械製造,機械CAD/CAM這些課真的理解不了,腦袋裡根本沒有那根弦。實驗課也越來越多,一個班級分成分組,互相協作完成實驗,每一次我都只能做旁觀者;面對同學們都不想和我一組的勉強,和老師的鄙夷,一向自以為是好學生的我,有了極大的挫敗感。

到了大四,需要畫的圖紙很多,別人用兩個小時畫完的圖紙,我用四個小時也畫不完,而且畫得千瘡百孔,慘不忍睹。同時也要考慮找工作了,我已經意識到了,如果進工廠做技術,恐怕是一場災難了。感謝一位老師,上課時和我們談起如何找工作,他說有一些英語好的同學,去做了機械產品出口。這一下提醒了我,我的英語不錯,只要再提升一下口語能力,這何嘗不是一個出路呢?於是,在一番“臥薪嚐膽”的努力後,我進了一家大型國企的出口部,從事的工作其實和所學專業關係不大了。工作兩年後,我又考了研究生,報考的肯定不是機械專業。畢業後,又從事了和研究生專業不同的工作。

我寫以上的文字,絕對沒有否定理工科專業的意思,相反,直到現在我也會向別人說自己是工科生,且引以為自豪,我絕大多數的同學,還都在從事著本專業,而且都做得風生水起,只是,我真的不是那塊料。 我的意思是,報志願時,一定要想好你到底適合做什麼,千萬不要盲目跟風往南牆上撞,比如我,就本應該意識到自己不適合做動手操作性特別強的工作,因為上初中時,有一次自行車壞了,我就手足無措了,我幾歲的小侄子,幾下就修好了。我當初竟然沒有意識到這其中的隱患。

再舉一個活生生的例子,我的一名高中同班同學,女生,文青。高考時看到西南一所名校的專業,帶著化工兩個字,她的化學不錯,就選了這個專業,入學後才知道,這個專業是研究皮革加工的。畢業後,她用了好幾年的時間,才在另外一個行業找到了自己的出路。

還要提醒的是,現在的大學專業,設置得林林總總,一定要選能學到真本事的專業,如果選擇了空洞的專業,大學四年過得是輕鬆了,但是其實你什麼也沒有學到。尤其是一些文科生,在這方面更要注意,當然,如果你的成績差強人意,選擇的空間不大,或者只是為了混過四年拿一張文憑,那就另當別論了。

還接著說要學到真本事這個話題,我本科階段一直專注於機械行業的同學,不少已經是大企業裡的高管或者總工程師了,還有一些自己辦了企業,原因就是,他們選擇了適合自己、而且是能學到實質性內容的專業。人這一輩子,學到的真本事和技術是你自己的,誰也搶不去,是你的安身立命之本。所以,報考時,一定要選擇一個你願意一輩子持之以恆為之努力、實實在在的專業。

最後,建議在選專業前,要了解一下它的課程設置和學習內容,比照一下自己的興趣點,自我衡量一下:所學的內容是不是你擅長的。這些專業包含的課程在網上或者相應的大學網站上都能查得到。

​以上就是一個沒有選擇到適合自己專業的理工男前輩的經歷,希望能對你有所啟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