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大“百优英才”与“石榴花”代表走进雄安新区实践调研

中航大“百优英才”与“石榴花”代表走进雄安新区实践调研

本网讯(学生通讯员 李佳翌 摄影 黄丹)8月26日至28日,中国民航大学教师代表带领着中国民航大学“百优英才”计划成员代表、中国民航大学“石榴花”计划成员少数民族学生代表先后走进雄安新区容城县人民政府、容城县革命烈士纪念馆、雄安新区市民服务中心,开展“知中国·看未来”暑期实践活动。

为进一步了解“未来之城”的发展宏图、实探雄安一年之变,中国民航大学17名师生走进雄安新区容城县人民政府,与当地团县委领导开展座谈会。

座谈会上,团县委负责人、县组织部副部长秦向辉为师生讲解了省委常委、副省长,雄安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刚谈到的雄安新区发展的三点思路和做法:推行大部门制和扁平化管理,坚决不搞土地财政;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打造对外开放新平台;将生态湿地融入城市空间,科学规划设计地下空间。并为师生代表解答关于雄安新区建设方面的问题,引导同学们深入探究雄安新区发展目标,鼓励同学们为雄安新区建设出力。

在原当地文化馆馆长周瑛琪带领下,中国民航大学师生代表走进容城县革命烈士纪念馆,对容城县大礼堂、革命烈士纪念塔进行参观讲解。

周瑛琪尽一生所能保护历史遗址,全家人都居住在遗址旁。“我守在这里为的就是保护礼堂和纪念塔!”周老先生说。临走时他还忘嘱咐同学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通过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感受当地人保护历史文化的热忱,我深刻体会到即便是要缔造一座先进城市,也应秉承历史传统,让‘历史文化’在雄安新区的创新建设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成员王子泓表示。

“充满未来感的钢结构建筑群、精心设计的绿色园林景观、穿梭在园区的各类无人驾驶车辆、方便快捷的无人超市……”当师生代表走进雄安新区市民服务中心后,便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雄安新区市民服务中心是雄安新区面向全国乃至世界的窗口,承担着雄安新区政务服务、规划展示、会议举办、企业办公等多项功能,是雄安新区功能定位与发展理念的率先呈现。园区工作人员及互联网企业工程师为对海绵城市系统、无人驾驶售货车和物流车、无人超市以及各种智能应用场景的详细介绍,同学们纷纷感叹科技时代及共享理念的先进性,并坚定信念学好专业知识,树立创新意识,为智慧城市的建设奉献力量。

本次实践,队员们不仅实探到雄安的发展之路,同时也培养了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古丽米拉·依拉木说:“通过雄安新区的规划,我发现要避开粗放式发展中的弊端的唯一方式就是智能化、高科技化,所以要建设美丽中国,创造更多高科技产品,我们大学生也应该积极学习,努力创新,为祖国更美好的未来奉献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