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白江之戰:日軍爲何全軍覆沒?

從古到今,中日兩國已經發生了多次軍事衝突,最早的一次中日戰爭發生在唐朝初期。這次被稱為“白江之戰”的戰鬥以中國軍隊完勝告終。

中日白江之戰:日軍為何全軍覆沒?

唐朝初年,朝鮮半島處於高句麗、百濟、新羅三國鼎立的局面。三國都想統一半島,但又不夠力量,於是向鄰國尋求援助,分別與唐朝和日本建立了外交關係。最後形成了以高句麗、百濟、日本為一方,新羅、唐朝為另一方的政治局勢。百濟於660年向新羅進攻。新羅向唐告急,乞求唐朝出兵救援。唐高宗讓蘇定方率領水陸大軍十萬餘,從成山(今山東榮城)渡海擊百濟。在唐軍南北夾擊之下,百濟軍隊很快潰敗。接著,唐軍與新羅聯兵向百濟都城泗沘進軍,不到十日,便滅亡了百濟。唐在百濟故地設置都督府,以大將劉仁願率兵留守。

唐軍滅了百濟之後,原百濟將領福信遣使至日本,向日本乞求援師。為了保住在朝鮮半島上的勢力,日本天皇任命阿曇比羅夫、阿倍比羅夫、秦田來津分率前軍、後軍和別動隊,組成了一支遠征軍。此前,因駐守百濟的唐軍劉仁願部被福信的百濟軍圍困在熊津府城內,故唐高宗急調劉仁軌率軍渡海增援,府城之圍遂解。4月,唐軍四萬四千人以水陸兩路向高句麗發起進攻。7月,唐軍進至平攘,因久攻平攘不下,乃於次年2月撤軍。百濟發生內訌,福信被殺,百濟力量因此嚴重削弱。

日本天皇令毛野稚子等率兩萬七千餘人663年6月向新羅發起進攻,切斷了唐軍與新羅的聯繫。不久,由孫仁師率領的七千名唐朝援軍也渡海到達熊津,與劉仁軌會師。劉仁軌與諸將制定了進攻周留城的計劃。劉仁願和孫仁師以及新羅王金法敏率軍從陸路進攻;劉仁軌,杜爽則率領唐水軍並新羅水軍由熊津江入白江口,溯江而上,從水上進攻。

中日白江之戰:日軍為何全軍覆沒?

隨即唐新聯軍從陸路三面圍攻周留城,百濟和日本守軍相繼投降。日將廬原君臣領軍萬餘越海而來,準備自白江口登陸。周留城即建築在白江河口上游不遠處的左岸山地上,三面環山,一面臨水,山峻溪隘,易守難攻。當時,儘管唐新聯軍已從三面包圍了周留城,但百濟只要能確保周留至白江一線安全暢通,就能得到日本從海上的支援,從而據險固守。因此,白江成為維繫周留存亡的生命線,兩軍都誓在必爭。

唐新水軍首先到達白江江口。27日,日本水軍也從海上抵達白江,兩軍遭遇。從當時雙方的實力來看,唐朝水軍七千餘人,一百七十艘戰船;日本水兵萬餘,一千多艘戰船。日本雖然在人、船數量上有優勢,但唐朝水軍船堅器利,武器裝備優於日本。對於這次戰鬥,《舊唐書.劉仁軌傳》記載:“仁軌遇倭兵於白江之口,四戰捷,焚其舟四百艘,煙焰漲天,海水皆赤,賊眾大潰,餘豐脫身而走。”

中日白江之戰:日軍為何全軍覆沒?

由上可知,此戰唐將劉仁軌首先採用以逸待勞的戰略戰術,以旺盛的士氣,率戰船陣列於白江,因而在第一次較量中,輕而易舉地就使日本“不利而退”。接著在次日的戰事中,又利用唐軍之戰船高大堅固的優勢,將日本的船隻左右夾住,使其不得迴旋,再施以火攻戰術,焚日本之戰船四百多艘,取得了戰鬥的最後勝利。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抗日戰爭至此結束,日本勢力徹底退出了朝鮮半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