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管局再度闢謠:未出台任何限制購匯的新政策!

外管局再度闢謠:未出臺任何限制購匯的新政策!

自2015年“8·11”匯改後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大幅貶值以來,隨著國內資本外流加劇,有關於中國官方將限制外匯兌換的消息便一直流傳於坊間,為此國家外匯管理局不得不多次出面對不實消息予以澄清。針對有關“中國嚴控購匯”“企業購匯受限”的消息,外管局相關負責人再度公開闢謠:並沒有出臺任何限制購付匯的新政策!

近日,有關“中國嚴控購匯”“企業購匯受限”的消息甚囂塵上(多虧了那些向外媒爆料的良苦“消息人士”),再次引發部分市場主體的擔憂。

對此,儘管此前以多次澄清並沒有對境內購買美元作出新的限制,不過迫於輿論壓力,國家外匯管理局週一再度出面,外管局經常項目管理司司長杜鵬當天在接受新華社採訪時再度表示:

截至目前,外匯局沒有出臺任何限制購付匯的新政策,但對一些嚴重干擾外匯市場的違法違規行為,將進一步加大核查、管理和打擊力度。外匯管理部門支持和便利市場主體正常合理用匯的政策沒有改變,正常合規的購付匯有充分保障。

針對坊間關注的“企業購匯受限”消息,外管局並沒有出臺新的限制措施,相反,為了更好便利貿易企業收付匯,外匯局還進一步簡化管理環節,讓貨物貿易外匯管理分類等級為A類的企業可直接進入經常項目外匯賬戶或結匯。

另外,正對許多人關心的個人購匯額度問題:當前居民個人每人每年5萬美元年度結售匯額度沒有收緊或者調低。

公開資料顯示,2007年以來,外匯局便實施了個人購匯、結匯年度總額的便利化管理措施,個人每年5萬美元以內的購匯、結匯,憑身份證件在銀行直接辦理,超過5萬美元的,憑有交易額的證明材料在銀行辦理。這一措施如今仍在正常實施。

此外,外管局對一些嚴重干擾外匯市場的違法違規行為將加大打擊力度,相關措施包括:

1)指導銀行加強離岸轉手買賣貿易真實性審核,杜絕部分企業藉助離岸轉手買賣等渠道進行虛構交易;

2)要求銀行辦理經常項目提前購匯和付匯業務時加強真實性、合理性審核,防止部分企業以預付貨款的名義進行的無真實交易背景購匯,或在虧損或未產生利潤的情況下進行的提前利潤購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