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传椝先生是如何精读一本英文原著的?

1982年,葛传椝先生和他的学生俞亢咏,共同注释了一部文学作品 Good-bye, Mr. Chips

,《再会,契普斯先生》,目的是解决英语学习者“读什么”和“怎么读”的问题。

葛老说阅读是阅读是英语学习中最基础的一环,也是自学外语的重要途径。他建议我们“作为精读材料,最好选择一些现代英美作家的作品;要新而不妖‘怪’。” 这样才能在阅读中学习语言知识。 Good-bye, Mr. Chips就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实例。

那么怎么读呢?葛老说“读有精读和泛读之分。两者也是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的”。

泛读注重“量”,广泛阅读,目的是见多识广,阅读时可以容许“不求甚解”。精读注重“质”,弄清楚一词一句,包括发音、意义、色彩、搭配,包括语法结构、段落关系。也就是要把文本物尽其用。葛传椝和俞亢咏先生的注解本就是为精读而编写的,手把手教你怎么读。

葛传椝先生是如何精读一本英文原著的?

Good-bye, Mr. Chips讲的是契普斯先生的一生,篇幅不长,语言平实,是本人人都能读得完读得懂的作品。如果你的英语有大学四级及格的水平,但是还没有读过一本原版书,我建议你从这本书开始读起。自己先读,然后看看注解,读懂文本的同时学会精读和学习英语的方法。

在序言中两位老师说“注解的详略要正好符合所有读者的要求是不可能的”,因此关于如何精读一本书,我也补充一下我的经验和心得。

1. 阅读时要按需拓展

成熟的阅读者会更加的主动,在阅读中做自己“个性化”的拓展,把新旧知识联系在一起。

例如书中出现了“fatal complaint”,注解中只给出了中文翻译“致命的疾病”。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学习有关“疾病”的其它说法和细微区别。比如心脏病除了说 heart disease 外,还可以说 heart condition。这一点通过查 Thesaurus 词典即可。

再比如这一句:

…and one of the Barnhurst boys, a chubby little fellow, made a brilliant century.

注解中提到 century 在板球比赛中表示 100 分。如果想再进一步学习的话,我们可以了解一下比赛中的一些特殊表达,例如 love 在网球比赛中表示“零分”,draw在体育比赛中表示“平局”。通过这样的提醒,学习者更有可能会主动拓展,提升“语言敏感力”(linguistic sensibility)。

2. 从读懂到赏析

随着学习水平的提升,学习者对于阅读的目标不应该只是“读懂”,还要读出点“名堂”,逐渐从“啃”到“懂”,然后再到“分析”和”赏析“。在阅读中常问“为什么这么写?” “还可以怎么写?” 例如下面这句话:

Across the road behind a rampart of ancient elms lay Brookfield, russet under its autumn mantle of creeper.

这段话不难,书中的注解是这样的:

Across the road behind a rampart [ˈræmˌpɑrt] of ancient elms lay Brookfield = Brookfield lay (lie 的过去式)across the road behind a rampart of ancient elms. Brookfield 学校坐落在(Chips 寄寓的 Mrs. Wickett 家的)对马路一排古老的榆树形成的围墙后面。

注解中有发音提醒、词形变化提醒、还原倒装句型和翻译,我认为如果还需要补充内容话,可以向学习者解释这里的倒装现象和倒装后的表达效果。当副词没有被强调时,通常就可以把它放在句首,这样的处理不仅增强了表达的多样性,在这里也让句子结构更协调。

3. 学以致用

阅读过程中要养成学以致用的习惯,立刻仿写或者立刻就口头造句。例如读到“Chips did not hold with all this modern newness and freedom”时,要想想身边有没有这样的“老顽固”,然后用 hold with(表示“赞成”)直接造句。比如你很不满滴滴快车,就可以直接造句:I don't hold with the way Didi Chuxing does its business.

4. 跟读和朗读

精读一本书,可以在网上(例如 Audible)找到有声书资源,训练听力和朗读,把一本书物尽其用。

葛传椝先生是如何精读一本英文原著的?

5. 利用电子版本

我读英文书有一个“标数字”的习惯:当一个形容词或者动词反复出现的时候,我会记录它出现的频率(例如x2, x5这样的标记)。这样做的好处是帮助自己掌握、记住一个词的各种用法。

比如我现在还记得乔治奥威尔的 1984中出现了很多次“dingy”,海鸣的作品中表示“开始”时常用“commence”。通过记录高频词,我像是掌握了作家们的用词小秘密,同时也帮助我把它占为己有。

葛传椝先生是如何精读一本英文原著的?

Good-bye, Mr. Chips中,当我读到“A decent career, decently closed”时不紧会心一笑:这句话很漂亮,可以背下来!另外,作者前面用过这个形容词了,此处又捕获两个,看来他很爱用 decent 这个词嘛!

精读一部作品时,我一般都会同时拥有这本书的纸质和电子版。纸质书可以便于我做勾勾画画做笔记,电子版可以便于携带和搜索。我在电子书上搜“decent”,发现书中一共出现了 6 次,想不记住都难呢。

葛传椝先生是如何精读一本英文原著的?

葛传椝先生那个时代的学习工具不发达,但那时候大师比现在多很多(现在有很多高手,但是没多少大师)。我们现在缺的不是工具,而是学习的态度和持续行动力。不过我们也要学会善用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财富,对于学习英语来说,我认为一定一定要:“会查字典,善用搜索”。

查字典不只是查到一个词的意思,我们还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学习意识,积累表达素材,提高表达的准确度。善用搜索不只是找到答案,而是通过它提升学习效率,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大家可以从一本注解本的英语读物出发,读得出前辈们的良苦用心,以及他们做学问的态度和方法。

你可能还想读:

文章对你有帮助的话,希望你可以也把它分享给更多的朋友。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