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原「盜筆」世界觀,《沙海》的「神特效」還能怎麼玩?

“特效應該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

2018年7月20日,吳邪自《盜墓筆記8》完結隱居10年後,攜高中生黎簇踏上了《沙海》的征程。《沙海》改編自南派三叔的小說《盜墓筆記 少年篇·沙海》,成為廣大“稻米情懷”的又一寄託,幽默張揚、充滿顛覆性、宏大的世界觀讓人熱血沸騰。

從《老九門》裡礦山揭開的九門之謎,到《盜墓筆記》中的七星魯王宮、雲頂天宮等地的神秘探險,再到《沙海》在大漠中向命局宣戰,“盜筆宇宙”裡獨特的生態系統和人物關係一向天馬行空。

這一次,一望無際的白沙荒野、兇猛駭人的九頭蛇柏、人山人海的九門亂鬥,以及地下宮殿中的“蹺蹺板”機關……《沙海》諸多令人過目不忘的畫面,其實都出自制作方靈河文化和特效團隊聚光繪影的後期加工。如果以往影視作品的特效是在給片場失誤擦屁股,那麼《沙海》這次做的就是給前期加成。

復原“盜筆”世界觀,《沙海》的“神特效”還能怎麼玩?

13000個特效鏡頭,1200個渲染節點,相當於12部電影的探險網劇

“幾年下來,該吃的苦,改遭得罪,該交的學費都交了,終於找到了一個不坑的特效。”為了貼合“盜筆宇宙”為《沙海》搭建的世界觀,總製片人白一驄和團隊找了很多國內的特效公司,也接觸了好萊塢的知名特效師,最終交由聚光繪影,把特效前置到了劇本階段。聚光繪影副總經理兼製作總監、《沙海》特效總監金旭介紹,特效從開機前一直到現在還沒結束,是他做過週期做長的項目。

“基本上在開機之前,主要的生物角色,比如九頭蛇柏、黑毛蛇、屍蟞等等都有完整的360度預覽。”提前進組,就要發揮出最大的價值,在確定了任務之後,特效團隊便投身於前期的生物資產設計。目的就是在現場拍攝的時候,導演、攝影、棚指、特道、特化、演員等片場的各工種提前知道生物的體量、身長、比例、質感、運動規律,希望既能提供導演所需求的畫面和效果,也能給予特效便利。

復原“盜筆”世界觀,《沙海》的“神特效”還能怎麼玩?

當然,除了互相成就,他們也會有衝突。雖然尊重原著的描述和尊重導演的需求是首要原則,但有的畫面無論拍還是後期合成,在規定週期內難以實現。“最初會有分歧,但最初設計概念的時候,分歧已經消化掉了。”《沙海》的特效獲得了觀眾的廣泛認可,分歧的確沒有蔓延到後期呈現效果。

從目前的播出情況來看,《沙海》的質量過硬不必贅言,但難的是全劇都能達到相應水準。金旭也肯定,“我們搞藝術可以,但是把藝術流程化,批量化,是不可能的。”而《沙海》能夠在半年時間消化掉所有特效鏡頭,依靠的團隊自研的國內最高水平的後端特效平臺,它做到的不只是打造精彩的重場戲,而是劇中最差的幾個特效鏡頭都要在技術線上。

復原“盜筆”世界觀,《沙海》的“神特效”還能怎麼玩?

據瞭解,《沙海》全劇包含13000個特效鏡頭,1200個渲染節點,相當於12部高規格電影的特效總量,全程有超過700人參與特效製作,放在任何一步探險題材的作品裡都是大體量的。這一切,皆為還原“盜筆宇宙”。

復原“盜筆”世界觀,《沙海》的“神特效”還能怎麼玩?

搭建“盜筆宇宙”,《沙海》的特效裡也有三叔的“世界觀”

盜筆宇宙究竟是什麼樣的?沒有人能描摹出來。

“《沙海》有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架構,必須要了解生態圈裡的這些是怎麼出現的、關鍵作用是什麼、運動規律是怎樣的,才能把它們串聯在一起去考慮整體的設計方向。”據金旭介紹,團隊觀看了大量的參考片,南派三叔從劇本到《盜墓筆記》的世界觀都進行了詳細地闡述,前端特效的美術概念經歷了600多張圖片的推演,才能夠把世界觀落在同等的水平線上。

復原“盜筆”世界觀,《沙海》的“神特效”還能怎麼玩?

即使有了世界觀的概念,虛擬的生物、虛構的場景還是需要特效團隊充分發揮審美創造力。比如探險隊通過“蹺蹺板”逃生時,事實上數字棚裡搭了蹺蹺板,但周圍的環境都是特效做的;又如地下宮殿裡吸入會致死的蒲公英,在原著中是密密麻麻的蟲子,其實呈現效果是有點噁心的,為此,他們美化了所有恐怖的生物。白一驄認為,“無論是電影還是電視劇都是眾口難調的,不能滿足所有人的胃口,但是我可以滿足大多數人的胃口,就是審美標準。”

復原“盜筆”世界觀,《沙海》的“神特效”還能怎麼玩?

不過,特效團隊也有走彎路的時候。在做九頭蛇柏的時候,金旭最初認為它是一個動物,看完劇本又覺得應該是像大蟲草一樣的植物。直到跟南派三叔交流的過程中,三叔提出九頭蛇柏更像章魚觸鬚的看法,他才找到設計的感覺,即帶著植物本身的紋理和質感還會有蛇的生物特點在的有生命的藤。因此,雖然九頭蛇柏是第一集的第一場鏡頭特效,卻是第一次交片的前20集裡,最後做完的一個鏡頭,花了將近三個半月的時間。

復原“盜筆”世界觀,《沙海》的“神特效”還能怎麼玩?

類似這種問題,在特效團隊所製作的13000多個鏡頭中其實有很多。金旭回憶,耗時最長的生物資產變異細長人,光表情就做了600多套,2.5米的身高和反物理的運動規律更加大了技術難度。在靈河文化和聚光繪影半年多的磨合中,《沙海》的每一個鏡頭都是為“盜筆宇宙”的視覺化呈現所服務,而使文字想象得以具象化,恰恰是最大膽的。

復原“盜筆”世界觀,《沙海》的“神特效”還能怎麼玩?

“如果說《沙海》能夠代表探險題材的視覺標杆的話,那未來我們的目標就是不停刷新這個標杆的高度。”正如聚光繪影總經理、《沙海》視覺導演徐飛所說的,他們的這次嘗試,會促進影視特效工業化的發展。

復原“盜筆”世界觀,《沙海》的“神特效”還能怎麼玩?

製片團隊與特效團隊的新鮮碰撞,高成本特效是為高性價比

近年來,影視作品的製作成本上漲,製片方紛紛把特效納入後期製作也是原因之一。而特效在其中發揮的作用,略顯可悲。

特效進入現實主義題材作品之初就是在補漏,某些原本可以拍、但沒拍好的鏡頭讓特效來修繕。包括非現實主義題材的作品,特效有三分之一的工作都是在做修補的內容。金旭談起自己的經歷,“但幸運的是,這次和靈河這種專業的製作團隊合作是非常愉快的,從特效前置溝通到後期都非常順暢,但確實存在一些不專業的團隊,只是希望我們不斷地試,但是試完了,也不能確定是不是他們要的效果,這是非常可怕。”

復原“盜筆”世界觀,《沙海》的“神特效”還能怎麼玩?

從《沙海》身上,我們似乎發現了特效真正的優勢所在,它突破了以往大家對特效的認知。就像劇本中的一句“打鬥”,武術指導就要編排3分鐘的打戲,劇本中一句無關緊要的話,做成特效可能要花大功夫。而此次特效前置進來,製片方瞭解了各個特效鏡頭的難度等級,能夠提前調整劇本控制成本或針對特定鏡頭重做預算。

復原“盜筆”世界觀,《沙海》的“神特效”還能怎麼玩?

至少,每一個參與到《沙海》項目中的人都深諳此理。靈河文化定期給製片團隊做特效培訓,讓他們知道特效的用法和作用;演員最大程度上在實景地完成表演,不依賴特效救場,最終促成了《沙海》7分的好評。

作為業內為數不多的“高分劇大戶”,靈河文化上半年推出的《假如沒有遇見你》和《SCI謎案集》也分別獲得豆瓣8.2和7.2的高分,成為與愛優騰合作最多、且每一部都是頭部項目的影視公司。隨後,靈河文化製作的《黃金瞳》、《大主宰》、《爵跡·臨界天下》等劇集也將陸續登上熒幕。

復原“盜筆”世界觀,《沙海》的“神特效”還能怎麼玩?

然而,即使有優秀的製片方加持,特效團隊也不是沒有壓力。原本8月上線的《沙海》提檔至7月,再加上上週起每週加更2集,他們在馬不停蹄地優化高效的後端特效平臺,在硬件系統、資源分配、管理模式上提速。

隨著劇情的發展,黎簇發現了吳邪當年追查的考古隊的秘密,吳邪走進了張啟山用於牽制九門的古潼京。而故事之外,我們也在探討影視行業早期未能突破的侷限,製片團隊與特效團隊的相互磨合便是《沙海》留下的實踐經驗。

歡迎訂閱“首席娛樂官”,點關注不迷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