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選擇禁毀鴉片的民族英雄,爲何晚年卻要求種植鴉片?

大家都知道,在中國近代史中,我國受到各國列強的壓迫,尤其是致使我國白銀外流的鴉片戰爭。鴉片時期的中國簡直就是噩夢般存在。眾所周知,林則徐是當時提出禁菸的首位大臣,也是當時的民族英雄,但是為什麼晚年的林則徐要求種植鴉片呢?

當年選擇禁燬鴉片的民族英雄,為何晚年卻要求種植鴉片?

先來說一下鴉片的來龍去脈,道光時期,雖然在國內氾濫不止,這也是各國列強為了壟斷中國經濟,所採取的一項措施。道光皇帝明白鴉片導致白銀外流,再有就是鴉片導致軍隊毫無戰鬥力,並且素質嚴重下降。這才是道光皇帝選擇禁菸的主要目的。

當年選擇禁燬鴉片的民族英雄,為何晚年卻要求種植鴉片?

雖然林則徐在虎門銷煙的事件,但是不能徹底清除鴉片在在國內的流行程度,從這個意義上說,也就是林則徐雖然反對鴉片,但是禁菸是一件非常複雜的事情,不是馬上能夠根除的,所以不得不做出讓步,也就提倡以本國自制鴉片來抵制外來鴉片。客觀的說,毒品問題是非常難以根除的更何況是在當時的清朝年間。既然做不到完全的禁絕,但是也不能使得白銀外流,那隻能用自己種植的鴉片,低價出售來排擠外來的鴉片。

當年選擇禁燬鴉片的民族英雄,為何晚年卻要求種植鴉片?

事實證明,國內種植的鴉片確實緩解了白銀流失的情況,價格低廉的國產鴉片在1880年代已經成為主流,然而在這背後,雖然白銀外流得到遏制,但是作為代價的卻是更多的人去吸食鴉片,這樣的代價真的值得嗎?真的令人深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