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我这满脑子的乱想到底算是?

辛劳数载,终于能在城市边缘买得一套小房子。无奈的叹息后,让人惊喜是前院墙角里竟有一尺见方的泥地。正巧,阳台上的花盆里悄然长出一株葡萄,估计是儿子顺手扔葡萄籽的杰作。把这株幼苗移植到泥地里,青藤静静攀在水迹斑驳的旧墙边沉默了三年后,开枝散叶,竟葳葳蕤蕤占据了半个院子,铺就一片浓密的绿阴。在簇拥的绿叶间,垂下来的一串串葡萄来,并随日子的流逝而愈发丰盈,愈发晶莹剔透,剔透得籽粒都可以窥看到外面的世界。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社会发展了,钢筋水泥的丛林,市井巷陌的攘攘冠盖都是“鸡的屁”的佐证。人类文明的进步,但,物质的充盈,流行的泛滥,却暗淡了许多东西。没有人肯把闲情雅致的栏杆拍遍,欲说还休了;也没有哪家女子会和羞走,却把青梅嗅了;人们甚至忘记了给自己一个心灵单独对话的机会。浮躁的人们急于研究兰博基尼、玛莎拉蒂、爱马仕包包和干爹的含义去了。而我想在物欲的水灾肆虐后,打捞一些东西送给儿子,就先打捞一些躲在墨香古卷中的精致玲珑的故事诗词吧。希望他能像这株葡萄一样厚积薄发而蓊蓊郁郁。

我要用葡萄架为儿子营造一种生活,一种尽量接近原生态的生活。儿子爱白天在葡萄架下玩耍,用樟脑球画出包围圈,幸灾乐祸地看惊慌失措的蚂蚁。我喜欢晚上坐在葡萄架下,在暗香疏影里给儿子讲故事。有时恍惚间,会突然感觉到已作古的奶奶就坐在旁边喃喃细语,而彼时一种情愫就潮水般漫了过来,漫过我的睫毛。让我觉得我有责任传承一些东西。我给他讲唐诗,讲宋词,讲故事。诗词故事,在千年的沉淀后,还能在时空里升腾、旋转、绽放,那就是一朵朵红菡萏,它不是佛祖的专利,也可以让深刻的人静静地拈花微笑,获得一种详和、宁静、安闲、美妙的心境,不须舌灿莲花,不必口若悬河,只轻轻颔首微笑,便妙解心颐。而我希望我的孩子能成为深刻的人。

今天是七夕节,我该给孩子讲牛郎织女的故事了,我希望在葡萄架下听“七夕”能成为他人生中美好的一个点缀。我想让他亲自找找喜鹊是不是都去搭鹊桥了。我先给他讲牛郎织女的故事:“很早以前,南阳城西牛家庄里有个聪明、忠厚的小伙子牛郎……”还告诉他每年七夕节,南阳的一些村庄仍传承着炸巧果、乞巧、祭祀等习俗,而在白河东岸的牛郎庄,这一天早上,老人还要把公鸡杀掉,怕它提前报晓而缩短牛郎织女相会的时间。我和他讨论:牛郎这小子偷看女子洗澡,还拿走仙女的衣服要挟,这是不是小流氓的行径?

我告诉他七夕也叫“乞巧节”。一向含蓄的古时女子,会丢开羞涩,聚在一起,在月下比赛以线穿针,于露台陈设瓜果点心。心灵手巧的姑娘,还会把自己做的女红、精巧的手工艺品等一并摆上了拜桌,请织女多加指教,名曰“摆七夕”。未婚男青年,呼朋引伴,参观欣赏,名曰“看七夕”。这一摆一看就造就了多少佳话。多少有情男女会在这个夜静人深时刻,比肩而坐,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试想:七夕节,空气里漂浮着不知名的清香,一群罗衫淡淡的女子,提一盏小小的荷花灯,轻舞罗扇扑流萤,循着节日的韵脚婉约地走来,月亮微醉,星灿繁花……一切多么诗意呀!

那丝弦弄音,霓裳轻舞的七夕之夜,是看不到了。但我还是要郑重地告诉儿子: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在夜深人静时,人们躲在葡萄架下,就可以听见天上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时的窃窃私语,情话绵绵。这一天,喜鹊都会飞到天上搭鹊桥。我知道自己说的是假话,但这也是文化,我必须传承下去。人如果总是真真切切生活在现实里,封闭他想象的空间,折断他幻想的翅膀,那么他该有多累。孩提时的我曾深信不移,好多次在葡萄架下痴痴守候,想听见那几千年不变如斯的爱情私语。因为这个美丽的传说,让孤独人的竹笛在迷茫的夜里吹老了多少叹息;也因为这美丽的谎言才有那无数的人们等待百年。我们祝愿有情人终成眷属,活在自己的梦里何尝不是幸福?

还告诉他七夕节不单单是东方的情人节,其实也是读书人的节日。读书人把七夕叫“魁星节”,又称“晒书节”。可以试想那一天,读书人把汗牛充栋的书,白花花摆满自家的院落,穿行其间,犹如老农背手巡视自家的麦田,心里该是多么地充实和甜蜜。我告诉他我的担心:如今的读书日渐式微了,穿金戴银的人多了,大腹便便的人多了。书柜里盗版的二十四史、论语等和裱挂于房室之中的条幅,也仅仅成了优雅的装潢,学富五车就快成了传说。文化,这只惊鸿会不会于雾霭沉沉之中遁无形迹?

我给他读白居易的《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我告诉他那是唐玄宗和杨贵妃凄婉缠绵的的爱情故事,超长,里面还隐藏着作者白居易的辛酸情史;我告诉他秦观的那首《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我告诉他这首词将抒情、写景、议论融为一体,意境新颖,设想奇巧,余味隽永。我为他点评姚燮在舟中度七夕:“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此诗好在美妙的意境,几多情趣,几多飘逸……

借一个问题,一条线索,拔花生一样,拎起一大堆文化,孩子还小,能明白多少就算多少。望子成龙,可怜的天下父母心,我这样的行为是不是也算文化的传承?

七夕节,我这满脑子的乱想到底算是?

鹊桥相会

七夕节,我这满脑子的乱想到底算是?

文化传承

七夕节,我这满脑子的乱想到底算是?

葡萄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