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是蕭乾「畏友」 看不慣他第一次婚變

“畏友”的故事——巴金與蕭乾

文潔若(蕭乾夫人)說:“假若巴金不認識蕭乾,巴金還是巴金,但假若蕭乾不認識巴金,就不一樣了。蕭乾曾說:‘我一生最大的幸運之一,是在三十年代初在北平結識了巴金,七十年來一直保持友誼。如果不是這樣,我一生會走更多的彎路。沈從文教我怎樣寫文章,巴金教我怎樣做人。’”這些話強調了巴金對蕭乾一生的重要性。

巴金是蕭乾“畏友” 看不慣他第一次婚變

巴金與文潔若

蕭乾總結了他與巴金友誼的三個重要內容,即摯友、益友、畏友。前二者比較好理解,文潔若的書中也有較詳細的描述。如蕭乾最早是在巴金的啟示、鼓勵、影響下,有了從事文學創作的信心,以至後來終於走上一條他認為正確的健康的人生和文學之路。當他處於人生的低谷,被社會遺棄的時候,只有巴金一如既往仍然熱誠相待,使他懂得在任何境遇下都對自己不要失去信心。巴金始終對蕭乾抱著熱切的期待並持很高的評價,希望他把他的“才華和文采”貢獻出來,蕭乾覺得巴金幾十年來一直推動他“在歷史的長河中前進”。這些真摯美好的友情,充溢在過去蕭乾的有關文章中和現在文潔若的書中。至於“畏友”之說,他們也有所涉及,但我想在這裡作些補充,因為這在今天的文壇實在是太難得了。

巴金是蕭乾“畏友” 看不慣他第一次婚變

蕭乾與巴金

蕭乾第一次婚變,巴金“看不慣”

第一個例子是關於蕭乾的感情生活問題。蕭乾一生有過四次婚姻,情況各有不同,文潔若書中都有記述和評點;也說到巴金對蕭乾第一次婚變的批評。巴金說:“我批評他,同他爭論過,我看不慣那種憑個人興趣、愛好或者衝動,見一個愛一個,愛一個換一個的辦法,我勸他多多想到自己的責任,應該知道怎樣控制感情,等等。我談得多,我想說服他,沒有用!但是他不是一個玩弄女性的人……”對一個朋友的私生活肯這樣直言不諱,這樣鮮明表示自己的意見,在文壇這個圈子裡是很少見的。

當年蕭乾和巴金在香港九龍碼頭見面,蕭乾要巴金一起等候見他的新女友時,巴金堅決不見,掉頭而去。對巴金來說,他絕不是矯情,更不是說教。他是真誠的。他對戀愛婚姻歷來主張,既要有感情,又要負責任。

巴金是蕭乾“畏友” 看不慣他第一次婚變

年輕時的巴金

他對另一位朋友楊苡,當在生活中碰到不順心的時候,也勸她:結了婚,“算是負上了責任”;“系在一個共同的命運上,就應該互相幫助,互相諒解,互相改進自己。”而且,巴金更主張把更多的精力和時間用在改造社會的事業上。他對於別人如此,對自己的感情生活更是這樣,他與蕭珊堅貞不渝,相愛一生,是眾所周知的。他對自己的寫作生活也是這樣的:他一生覺得自己身內像是充滿著激情,像有一根鞭子在驅使著自己,為人類和民族的進步獻身。他是個言行一致的人。所以蕭乾說他是醫治他的心靈的醫生,視為“益友”“畏友”。

但是當時蕭乾卻聽不進去,任性而為,白白消耗了自己的精力和才華。文潔若說他早年寫出《夢之谷》時的藝術靈感因此都失去了,被藝術女神拋棄了。由此比較巴金與蕭乾兩個人的性情、心靈不同處,導致了不同的後來。蕭乾晚年,對於當年這段婚變,一直歉疚在心。這也正是文潔若書中特意把蕭乾寫的“心債”兩字作為標題的用意。

巴金要蕭乾“器量大些”

第二個例子是關於蕭乾被打成右派時的遭遇。文潔若對此語焉不詳。1979年,我和唐達成曾去看望蕭乾,那時他住在永定門附近的一個陋室。達成和他是老友老同事,我是第一次見到他,但他一樣非常隨意親和,像是與一個相識多年的朋友那樣。談到當年反右派,他漫不經心地說:“我對所有批判過我的人,都不會計較,但對葉君健,我是決不會原諒他的。”達成是過來人,知道此事的原委。我在反右時還是北大學生,是從當時的文藝報上讀到有關此事的報道的,雖然事隔二十多年,仍留有深刻印象。果然,過些日子,蕭乾在香港雜誌《開卷》1980年第10期上發表文章《貓案真相》,敘述此事的本來面目。巴金看到後,從此到1985年,在長達五六年時間內,至少有六次在信中提到關照蕭乾,不要糾纏此事,不要再提葉君健。但是蕭乾在這時期給巴金寫了許多信,卻沒有什麼反應,直到1985年9月的信中,才勉強回答說:“器量問題我一定注意就是了。”顯然他是有所保留的,但他尊重巴金,還是不再提說此事了。

巴金是蕭乾“畏友” 看不慣他第一次婚變

年輕時的蕭乾

當然,蕭乾所以如此,是有他的原因的:1957年反右派時,曾對蕭乾連續召開批鬥大會,許多批判發言多屬辱罵和人身攻擊。有一次,葉君健以一個戰時也在英國的當事人知情人的身份發言,揭發蕭乾如何向一個英國女人諂媚,像她豢養的一隻貓似的匍匐在她的腳下。這個繪聲繪色的發言無異像扔了一顆重磅炸彈,使與會者個個義憤填膺,一下子從政治批判轉成對其人格的鄙視和唾棄,進而達到對蕭乾批判的大獲全勝。葉君健的批判是否系會前主持人事先的安排,則不得而知。但這對蕭乾確有極大的殺傷力,即那時流行的說法:把他搞臭了。難怪蕭乾對此耿耿於懷,一旦右派問題得到改正,他是非把此事說個明白加以澄清不可的。但巴金又為什麼幾次三番叫他不要再提此事呢?

其實巴金是非常同情蕭乾曾經受過許多委屈和苦難的,但是,首先他主張對人(包括虧待過自己的人)要寬容,要器量大些,心胸開闊些。他以自己為例:“文革”時,老友趙家璧經不起造反派的逼迫,胡編了許多不實之詞,說巴金有許多反對毛的言論;造反派如獲至寶,以此來整巴金,使巴金吃了許多苦頭。“文革”後,巴金從不對別人提此事;在編《巴金全集》書信卷時,把涉及趙家璧、葉君健等的名字都隱去。但這次在文潔若的書裡,有關巴、蕭來往書信中,卻都明白地保留下了。其次,他歷來認為蕭乾有才華和文采,可以寫出更好更多的作品來。過去因為政治原因,浪費了二十多年的寶貴時光,現在更要抓緊時機,不要為這些舊事分散精力和時間。第三,他對當時政治環境頗有看法,曾引用別人的話來告誡蕭乾:“拿棍子的人還有”,“要冷靜些”,“你還得有更大的成就,還需要埋頭,小心地寫下去”。這些肺腑之言,金玉良言,可見巴金對朋友的一片赤誠之心。所以蕭乾對葉君健問題在感情上不一定能夠釋然,但還是聽從了巴金的勸告。

巴金是蕭乾“畏友” 看不慣他第一次婚變

蕭乾和文潔若

巴金說:“……我死了,也難閉上眼睛。”

第三個例子是關於曹禺的《雷雨》發表的問題。前幾年對這件文壇公案聚訟紛紜,頗有歧異。還是上面講的1979年我和唐達成訪見蕭乾那次,蕭乾也講到此事,說:“曹禺寫了《雷雨》劇本,給靳以,靳以壓著不發。有一天,巴金從編輯部辦公桌的底下抽屜裡發現,已是佈滿了灰塵,後來看了以後,決定馬上發表。”蕭乾講這段話時對章靳以的不滿表情,至今我還記得很清晰(據蕭乾文章中說,他在“文革”下放幹校時,在稻田裡,也曾對人民文學出版社同事說過這件文壇掌故)。正是這種情緒,在他後來寫有關巴金文章時,也都統統表露了出來。這就引起巴金極大的不滿,在信中多次嚴詞批評和告誡蕭乾:“你寫文章表揚我卻把靳以掃了一下,這樣對我有什麼好處呢?讀者怎樣看我呢?我死了,也難閉上眼睛。因為這不是我的交友之道……”他希望蕭乾在文章中,“寫出事實就行了”。

巴金是蕭乾“畏友” 看不慣他第一次婚變

巴金和曹禺

因為這件事情的當事人,如靳以、巴金、曹禺以及鄭振鐸、李健吾等都已作古,很難再把每個細節都弄清楚。他們生前講到的一些情況,也都有一些出入,與這些老人在半個世紀後記憶有誤不無關係。例如,巴金給蕭乾信中說:當時他聽靳以說,曹禺“寫了一個劇本,放了兩三年了”。但沒有說清是放在作者手裡,還是放在編輯部。曹禺給巴金信中說:“是你在那裡(指北京三座門大街14號《文學季刊》編輯部)讀了《雷雨》的稿件,放在抽屜裡近一年的稿子,是你看見這個青年還有可為,促使發表這個劇本。”蕭乾說稿子積滿了灰塵,是說在編輯部抽屜裡放的時間久了。

但事實是:1933年9月巴金到北京後,鄭振鐸、章靳以與他一起商量決定創辦一個刊物,定名為《文學季刊》。10月,以這個刊物名義正式宴請在京的著名作家共同籌劃並組稿。1934年1月創刊號出版。曹禺的《雷雨》是在1934年7月即第一卷第3期刊出的。也就是說,它在編輯部最長的時間也不可能超過九個月,減去一本季刊的正常工作日三個月的週期來算,充其量耽擱了六個月。其次,所以沒有及時選用,巴金說:靳以“把稿子送給了一位朋友看過,那位朋友說:‘寫得亂。’他就不敢用了”。這裡說的這位朋友據說是指李健吾。但是李不是《文學季刊》的編委。《文學季刊》主編是鄭振鐸和章靳以。靳以主持日常編輯工作,周旋在各編委之間,他與曹禺又是中學老同學,所以有了不同意見,他就為難了。巴金是編委,是創始人之一,文名也大,和靳以一起住在編輯部裡,參與實際編務,說話就比較少拘束和顧慮。他從靳以手裡要來這個劇本,看後很激賞,就決定發表了。所以無論怎麼說,最早“決定發表它”的是巴金,這點是人們一致的看法,是沒有歧義的。

巴金是蕭乾“畏友” 看不慣他第一次婚變

左起:蕭乾、曹禺、沈從文、靳以(攝於上世紀三十年代中期)

再次,當事人曹禺、巴金從來沒有說過靳以處理此稿有故意扣壓的問題,相反曹禺在出版這些劇本寫的序跋中,都對巴金、靳以表示很真誠的感謝。1936年1月,曹禺在《雷雨》單行本序的末尾說:“不過這個本頭已和原來的不同,許多小地方都有些改動,這些地方我應該感謝穎如和我的友人文慧(謝謝他的友情,他在病中還替我細心校對和改正)、孝曾、方敘,他們督促著我,鼓勵著我,使《雷雨》才有現在的模樣。”這裡的文慧是巴金的筆名,方敘即章靳以。同年11月,在《日出》單行本出版的《跋》的末尾,曹禺又說:“最後我願意把這個戲獻給我的朋友巴金、靳以、孝曾。”1940年12月,巴金在曹禺的《蛻變》單行本出版時寫的《後記》中說:“從《雷雨》起我就是他的作品的最初的讀者,他的每一本戲都是經過我和另一個朋友的手送到讀者面前的(他相信我們,如人相信他的真實的朋友)。”這裡說的另一個朋友就是靳以,因為曹禺早期的劇本都是在靳以、巴金編輯的《文學季刊》發表的,這些都充分說明曹禺與靳以之間沒有什麼過節,靳以也沒有理由故意去扣壓曹禺的作品。

蕭乾當時是燕京大學的學生,但已進入北平文學界,常來三座門大街14號編輯部會友聊天。在這件事上,他畢竟不是當事人,也只是聽到一些傳說而已。從巴金給蕭乾信中,可知蕭乾與靳以個人間有點不和。所以,他對此事的說法,不足為信,也是引起巴金對他批評的原因。蕭乾還是尊重巴金,在他寫的有關巴金文章中,刪去了他原先的說法。

巴金是蕭乾“畏友” 看不慣他第一次婚變

巴金(中)與沈從文夫婦

共同的理想追求

從巴金給蕭乾信中,我們可以看到巴金對蕭乾的關心、鼓勵、友善,還常有批評和提醒。他提醒蕭乾要器量大些,眼光遠些,謹慎些。他關心蕭乾的住房、工作、寫作,他欣賞蕭乾有才華、文采,鼓勵他多寫,寫出傳世之作。他批評蕭乾有時過於聰明,顯露鋒芒。他同情蕭乾過去遭遇不幸,為他的右派問題得到改正而高興,稱這是正義得到伸張。但給人印象更深刻的是:他對蕭乾不留情面直言不諱真誠友善的批評。

幾十年來這種肝膽相照的深厚友情使蕭乾視他為亦師亦友,既益又畏;即使有時未必完全同意巴金的意見。因為“巴金使我懂得了什麼是友誼。它不是個實用主義的東西,而應是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善意。它時刻鼓勵著你向上,總怕你跌跟頭。當你跌了跟頭時,它不是稱快,更不會乘機踹上一腳,而是感到痛:這種痛裡閃著金子般的光輝,把人間(即使是沒有窗子的斗室)也照得通亮”。所以,蕭乾把從年輕時就結識了巴金看作是自己“一生最大的幸運之一”。

巴金和蕭乾的友誼是上個世紀文壇的一段佳話。這種真摯單純的友誼在今天還多嗎?我不知道。他們有很多不同處,但有一點是共同的,即他們的友誼是建立在同一個理想追求上,這就是文潔若說的那樣:“他們通過自己的作品啟迪善良的人性,鞭笞一切醜惡,在國家與民族處於內憂外患的日子裡,為和平,為正義奔走呼號,不遺餘力。”

文章、圖片來源 / 鳳凰讀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