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耳朵“写”出350万字!海曙盲人作家陈效平捧回全国大奖

用耳朵“写”出350万字!海曙盲人作家陈效平捧回全国大奖

8月26日下午,区领导、市区两级残联一行在宁波栎社机场迎接“2017年度中国残疾人事业十大新闻人物”之一陈效平载誉归来。海曙区盲人作家陈效平作为宁波市唯一入选代表,也是我区首个获此殊荣的残障人士。

用耳朵“写”出350万字!海曙盲人作家陈效平捧回全国大奖

从2008年发表第一篇散文至今,陈效平已公开出版故事、散文、小说350多万字。先后荣获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浙江省民间文艺最高奖“映山红奖”、2013-2014年度宁波市优秀文艺作品特别荣誉奖、第四届全国善文化微散文大赛一等奖、2017中国故事节全国征文一等奖、2017年度浙江省网络作协重点作品扶持奖等多个重量级奖项。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陈效平个人故事集《地球隧道》入选“中国百年百部故事经典”

用耳朵“写”出350万字!海曙盲人作家陈效平捧回全国大奖

在颁奖仪式现场,陈效平感慨万分:“此次荣获‘中国残疾人事业十大新闻人物’称号,对我而言,既是一种鼓励,更是一种鞭策。我将以此为契机,全身心投入文学创作,力争写出更多弘扬正气、反映时代风貌,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好作品。”

向坎坷命运说不

时间回到1972年,那年刚满周岁的不幸患上小儿麻痹症,导致左腿残疾。祸不单行,当陈效平一瘸一拐走到人生的第32个年头时,厄运再次降临。那年,陈效平因眼底出血引发视网膜脱离,由于网膜修补手术失败,从此双目失明。

“好好坐着突然暴怒,手里不管拿着什么东西都会狠狠摔一边。”失明后的陈效平顿时觉得人生没有了希望,他把所有的藏书送给了亲朋好友,自己只留了个收音机,“没有工作,只有一片黑暗,分不清白天和黑夜,只能用耳朵听听收音机。”

也正是收音机,重新为他带来了生命的期盼。有一次,电台正在播出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他曾经读过路遥的这部小说,此刻用耳朵重温竟让他脑中灵光一闪———“

对呀,没有视力还有听力,我可以用耳朵继续阅读!”这个瞬间产生的念头,最终让他走出颓废并重新找回了人生的自信。

文学打开“光明”世界

从小,陈效平就喜欢写作,家里收藏了上千本书册。失明后的他,也渐渐失去了阅读的兴致。然而,命运总是会在偶然间出现转折。有一天,弟弟帮陈效平找到了一款专供盲人使用的电脑读屏软件,通过这款软件陈效平学会了电脑操作。慢慢地,陈效平开始用耳朵阅读、用耳朵写作。

用耳朵写作,要克服许多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汉语里有大量同音字,耳朵不能准确区分。”陈效平靠着自己发明的土办法,“遇到没把握的生僻字,尽量打与之相关的成语或词语,然后把要写的这个字单独挑出来。如果还不行,陈效平就将无法确定的字放到百度中去搜索,根据相关解释和上下文内容判断对与错。”

盲人写作的另一个困难是创作素材来源不足。由于双目失明,陈效平外出采风的机会很少,创作素材来源不足成了制约陈效平写作最大的瓶颈。但是,陈效平并没有服输,他给自己列了一份长长的阅读清单。电子书、电台新闻、公众号文章……无时无刻,陈效平都在用耳朵阅读,并且突破了素材不足的瓶颈,创作的灵感喷涌而出。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今年6月份,陈效平在海曙区成立了盲人读书会。通过读屏软件、智能听书机等电子设备,读书会成员广泛阅读各类文艺书籍,相互交流读书心得,定期举办征文比赛。“作为残疾人文艺骨干,我希望能够,带动周围的残疾人朋友多读书、读好书,同时也探索并创新更多行之有效的文化助残模式,努力丰富广大盲人朋友的精神文化生活。”

用耳朵“写”出350万字!海曙盲人作家陈效平捧回全国大奖

笔耕不辍十余载

“互联网+”的时代里,陈效平开始从期刊作品向网络文学转型。“现在都在用手机看电子书,我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陈效平说,相较于传统文学,网络文学是个全新的领域。为了写好网文,他从头学起,努力研究它的取材、行文和受众。

经过一番精心准备,陈效平以陈述为笔名,开启了第一部网络小说《陈宫恨》的创作。《陈宫恨》以陈朝真实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为背景,通过传奇的手法,融悬疑、武侠、言情、宫斗于一体,以百万字的宏伟篇幅,生动地演绎了一段中国版的《王子复仇记》。

2017年5月18日,《陈宫恨》第一部《陈宫恨之不白之冤》在中国最大的手机阅读平台“咪咕”上架,深受广大读者好评。该书获浙江省网络作家协会2017年度重点作品扶持奖。截至8月,累计102万字的《陈宫恨之不白之冤》、《陈宫恨之艰难逆袭》、《陈宫恨之进退维谷》、《陈宫恨之风流云散》四部曲已经全部完成,前三部已经在咪咕阅读上架。

十余年来,陈效平已坦然接受双目失明的残酷现实,但在文学创作上,他从来没有把自己当作残疾人,也许正如他所说的一样,“我用耳朵代替眼睛,顽强地追寻着自己的文学梦。”

用耳朵“写”出350万字!海曙盲人作家陈效平捧回全国大奖

记者:丁梦莹 通讯员:陈亮

更多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