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寶寶補多少鈣呢?

鈣元素在人體中含量居第五位(前四位分別是氧、碳、氫、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人體內的鈣99%集中在骨骼和牙齒等硬組織中,還有1%的鈣存在於軟組織、細胞外液、血液中。

寶貝每天應該攝入多少鈣呢?參看下圖:

2013年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

給寶寶補多少鈣呢?

推薦每天鈣的攝入量如下:

6個月以內 200mg/d

7個月到1歲之間 250mg/d

1歲到3歲 600mg/d

4歲到6歲 800mg/d

注意:以上說的鈣攝入量,是指每天的總攝入量,包括奶、食物、飲料等所有進入人體內的鈣總量。

那麼哪些食物是高鈣的呢?

乳製品

母乳含鈣34mg/100ml

配方奶含鈣45-70mg/100ml(隨段位增加有差異)

海產品

蝦皮2000mg/100g

海帶1177mg/100g

紫菜164mg/100g

蔬菜(均為可食用部分)

薺菜334mg/100g

芹菜(莖)265mg/100g

雪裡紅245mg/100g

莧菜(紫)244mg/100g

紅胡蘿蔔纓350mg/100g

西藍花(綠)81mg/100g

小白菜111mg/100g

油菜124mg/100g

豆類

黃豆191mg/100g

毛豆200mg/100g

黑豆224mg/100g

豆腐(南)116mg/100g

豆腐(北)138mg/100g

豆腐乾308mg/100g

堅果

花生仁(生)67mg/100g

葵花籽(生)42mg/100g

芝麻(白)620mg/100g

芝麻780mg/100g

芝麻醬1170mg/100g

給寶寶補多少鈣呢?

穀類、肉類、水果含鈣比較少,蛋類中的鈣主要存在於蛋黃中,因有卵黃磷蛋白,吸收不好。雞蛋含鈣134mg/100g,鴨蛋71mg/100g。

話說食物中含鈣高,可是要人體吸收才能利用呀,另外,寶寶攝入高鈣的食物,也要考慮其他因素,比如蝦皮雖然含鈣高,但是含鹽量也高呀,並不適合小寶寶。

人體中這些因素有利於鈣的吸收。

維生素D有利於小腸粘膜對鈣的吸收。

乳糖與鈣鰲合成低分子量可溶性絡合物,有利於鈣吸收。

蛋白質消化後產生的氨基酸與鈣形成可溶性鈣鹽,有利於鈣吸收。

鈣磷比例適宜有利於鈣吸收。

對照上面的提示,既是高鈣食物,吸收又好的食物是母乳,其次是配方奶。

母乳中鈣的吸收率在72%左右,配方奶中鈣的吸收率為45%-53%。而且母乳的鈣磷比例為2:1,更有利於鈣的吸收。

6個月以內,寶寶純母乳餵養或者配方奶餵養,基本能滿足鈣的需要。

如純母乳餵養600ml,攝入鈣為(34mg/100)*600=204mg

配方奶 600ml,攝入鈣為(45mg/100)*600=270mg

對照2013年居民攝入營養素推薦量,能滿足嬰兒需要。不需要另外補充鈣。

不過,總有一些家長糾結,不補充鈣粉不放心呢,好吧,那就少補充點,緩解寶媽的焦慮。按照元素鈣計算,每天補充50mg即可。注意這裡說的是元素鈣,每克的碳酸鈣、葡萄糖酸鈣含的元素鈣是不一樣的。

7個月到1歲的寶寶,添加了輔食,但奶是主食。奶中攝入的鈣加上輔食中攝入的鈣,基本能滿足嬰兒需要。

含鈣豐富的輔食添加不要晚於26周。

如果還在糾結鈣不足,可以補充元素鈣100mg/d。

可是還是矛盾呀,會不會補充鈣劑後又吃多了呢,呵呵,按照推薦的劑量,不要擔心,你看2013年居民膳食營養素攝入推薦量中,半歲內可以耐受的鈣攝入量是1000mg,半歲到1歲之間是1500mg呢,你補充50-100mg,一般不會對寶寶造成負擔。

1歲以後的寶貝,需要的鈣增加了,但奶攝入少了,那咋辦呢,多吃含鈣豐富的食物呀,比如豆類、深綠色的蔬菜、堅果等。還想吃鈣粉,那就補充100-200mg/d。

當媽的總是糾結呀,不補充鈣劑,怕缺了,補充了吧,又怕補多了。其實,1歲以內,因為奶是主要食物,所以鈣基本能滿足嬰兒需要。如果你很焦慮糾結,那就補幾天停幾天,或者想起來就補一補,忘了就停一停。

根據2016版“營養性佝僂病防治全球共識”,鈣的補充最重要的是食補,提倡從天然食物中補充鈣,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食補、食補、食補,特別是預防性的。乳品是最好的鈣源。當然如果已經確診是營養性佝僂病,要補充維生素D和鈣,鈣的補充是食補加鈣劑補充,連續補充3個月,進行評估後,再決定是否繼續補充鈣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