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先生的投資筆記」2900點爲何成爲大盤反彈的壓力?附知識科普

今天,還是用【宋先生的投資筆記】記錄一下個人對於市場的看法。對於盤面,真的沒有必要過分解讀,還是強勢反彈之後的震盪行情,熱點雜亂,主線個股分化嚴重,但個股的活躍度上升。

大盤上漲之後一般會進行震盪調整,原因無非下面幾種:

其一,連續上漲之後,部分投資者收益頗豐卻不願意賣出,主力資金出錢抬升股價,豈能讓一個小散戶坐轎安享成果?震盪調整一下,那些意志不堅定的滑頭該下車的下車去,只有死多頭才會留下來,剩下的這一部分人可以穩定籌碼。

其二,踏空的投資者場外觀望,你越拉他越不敢上車,震盪調整一下可以給這些人上車的機會,前面的滑頭下車,觀望的人上車,使得這部分浮動籌碼充分換手。然後,新上車的這批股民又成多頭了,不賺錢是不會走的,這批籌碼是穩定籌碼,主力拉昇股價他們一般不會跑。

其三,對於套牢盤來講,日盼夜盼最想要的就是解套,當股價上升接近成本價的時候,那種喜悅不亞於持倉獲利的投資者,這批人被壓抑的太久,一旦達到自己的成本價,很多都會毫不猶豫的賣出。大盤反彈幾天進行一個回踩震盪,會使得套牢盤的部分籌碼按捺不住,提前割肉出逃,後期主力拉昇的時候拋壓就會小一些。

上面只是就震盪調整行情的一些知識科普,以後我還會在【宋先生的投資筆記】系列文章裡面還會給大家科普一下簡單的小知識。今天,我主要結合成交量來解釋一下,2900點為何成為大盤反彈的壓力位?

「宋先生的投資筆記」2900點為何成為大盤反彈的壓力?附知識科普

成交量是什麼?

成交量,簡單來講就是買賣雙方在某一時間段成交股票的數量,今天我們這裡用成交金額來論證問題,理論上是一樣的。股市交易有個規律,那就是買賣相等原則,你買入的必須是人家賣出的,買賣雙方的數量是一致的。用上證指數來舉個例子,2018年6月19日上證指數成交金額2412億,也就是說當天有一幫人花了2412億買了股票,與此同時有人賣出股票套取現金2412億,這兩個金額是相等的。

成交量的壓力支撐原理?

結合前面講的以及2018年6月19日的成交金額的案例,參考後期指數的走勢,這批人大多數是被套了,現在請你站在被套者的角度上,如果你被套了,解套你會怎麼辦?答案當然是解套就跑啊!

成交量大的地方,意味著籌碼換手充分,這部分籌碼如果是在前期被套,那麼反彈到該價位就會有套牢盤湧出形成拋壓。相反的,如果低位成交密集區的籌碼是獲利的,價格回調到該區域,這批籌碼也會形成一定的支撐。簡單來講,就是成交密集區的會有支撐和壓力,這個是相對而言,支撐和壓力是可以相互轉化的,這些內容之前在【宋先生的投資筆記】裡面做過講解,今天就不多說了。

2900點的壓力是如何形成的?

結合前面的內容,支撐壓力往往來源於籌碼密集區,下面我們來看張圖。

「宋先生的投資筆記」2900點為何成為大盤反彈的壓力?附知識科普

上證指數60分鐘K線圖

上圖是上證指數60分鐘K線圖,A點是2018年6月19日某一個小時的成交量,是離B點最近的一個高量,這個位置放量說明當時進場抄底的人很多。結果很顯然,這批人應該很多被套了,這個點位差不多就是2900點。到了後期指數反彈到2900的時候,同樣放出巨量但是遲遲沒法兒突破,說明這個位置是有拋壓的,不然不會放量,也不會盤整。

下階段,大盤調整的支撐位在哪裡?

還是結合前面的知識,下階段的指數支撐會在哪裡?同樣的道理,只需要找出前期放量的K線然後畫線就行了。當然,這個方法只是作為參考,不能夠做到100%的正確,因為股市裡面沒有一個方法是100%能讓你盈利的。

「宋先生的投資筆記」2900點為何成為大盤反彈的壓力?附知識科普

上證指數15分鐘K線圖

根據前面的方法,個人判斷上證指數下一波的調整的第一支撐位為2860點附近,第二支撐位為2820點附近。當然,這個只是給大家一個參考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