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直擊80後拉麵師傅:從業13年,12秒1碗面,用手藝締造舌尖美味

镜头直击80后拉面师傅:从业13年,12秒1碗面,用手艺缔造舌尖美味

兼容幷蓄,是一座城市崛起的必經之路;越強大的包容,越能體現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蘊。

本期《平民夢想》,我們帶你認識一個不一樣的“神木人”。

——題記

我去過最遠的地方是成都,在遠離故鄉的地方,待了半年之久,這段時間,我在神木和成都兩地往返了六次。在異鄉忍受孤獨,對於我這樣的人來說,無異於最大的折磨。

但是在神木東方宮牛肉拉麵擔任廚師的回族小夥馬成義,從2018年春節以後,就再也沒有回過家。

镜头直击80后拉面师傅:从业13年,12秒1碗面,用手艺缔造舌尖美味

前段時間大火的《請回答1988》,激起了一大波人的懷舊情感,也正是在這一年,馬成義在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出生。

2006年,初中畢業後不到20歲的他外出打工,第一站就是千里之外的平涼。每個月的工資是200元整,工作時間從早上五點到晚上九點,每天只睡6個小時,刷碗,洗菜,摘菜,是他的工作,也是他的生活。

镜头直击80后拉面师傅:从业13年,12秒1碗面,用手艺缔造舌尖美味

出門的時候,很多人都沒有電話,村裡也只有黃土飛揚的土路,包括家長在內的所有人,都認為讀書沒有用。在去不去學校都沒有管你的大環境下,四年級後的馬成義,才有了體育課和音樂課的概念。

2017年年末,他被總部從北京派往神木,擔任這家拉麵館的廚師,全面負責後廚的工作。

這個時候,他已經結婚快九年,大女兒馬上要上二年級,大兒子也快要幼兒園畢業進入小學,而最小的兒子,還不到兩歲。

镜头直击80后拉面师傅:从业13年,12秒1碗面,用手艺缔造舌尖美味镜头直击80后拉面师傅:从业13年,12秒1碗面,用手艺缔造舌尖美味

作為三個孩子的父親,他帶著老婆在神木打拼。夫妻兩人上一次陪在孩子身邊還是今年春節,待了一週以後就重新回到神木。

家裡只有他們這一個經濟來源,父母也沒有怨言,安心在家務農和幫他們帶孩子,然而在他的內心,始終對孩子和父母保留著歉意。

我問他,一定會供他們上大學吧?

他篤定地說,那是一定。

镜头直击80后拉面师傅:从业13年,12秒1碗面,用手艺缔造舌尖美味

翻遍他近期的朋友圈,我看到唯一一張自拍照,是和一張滿是車票的照片一起發的,下面還附著一句話:

如果可以選擇安逸,誰願顛沛流離。

镜头直击80后拉面师傅:从业13年,12秒1碗面,用手艺缔造舌尖美味镜头直击80后拉面师傅:从业13年,12秒1碗面,用手艺缔造舌尖美味

在我印象中,神木很少有清真食堂,在他這裡也得到了印證。他說他們想吃什麼,只能自己在後廚做,好在自己就是廚師,做的家鄉美食也地道。

我問他有沒有在神木縣城逛過,他說,也就去過二郎山吧。但是平時工作忙,安排的休班也就加班了。

镜头直击80后拉面师傅:从业13年,12秒1碗面,用手艺缔造舌尖美味

公司安排的宿舍就在開發公司,固定了他兩點一線的生活模式。而生活方式的一些差異,也讓他除了店裡的同事以外,沒有時間和機會結交到其他的朋友。

慶幸的是老闆人挺好,到神木近九個月,一切都順利,畢竟從業這麼多年,再辛苦的事情都經歷過了。

镜头直击80后拉面师傅:从业13年,12秒1碗面,用手艺缔造舌尖美味镜头直击80后拉面师傅:从业13年,12秒1碗面,用手艺缔造舌尖美味

店裡每天都要熬新湯,拉麵湯要求一清二白,但是一定要有味道,做拉麵最重要的功夫,就是在熬湯上了。

盛夏的神木,氣溫最高能達到36℃,而後廚更是另一番天地,好幾個爐子一直烘著,讓裡面的氣溫比外面高出10℃左右。

馬成義笑著說,他們就盼著冬天呢,天氣涼了,即使多幹點活兒,他們的日子也好過些。

镜头直击80后拉面师傅:从业13年,12秒1碗面,用手艺缔造舌尖美味

他說起這一路走來,覺得經歷了好多,而且一直幹一件事,是很枯燥的。但既然選擇了這一行,就努力把他幹好。

我問起他對未來的打算。他說趁著年輕,攢點錢,將來最好可以把孩子接到身邊,上學條件各個方面,一定也比現在強。

說完,他頓了一下,神木這個地方就很好。

镜头直击80后拉面师傅:从业13年,12秒1碗面,用手艺缔造舌尖美味

這條路是他每天兩點一線中的“一線”

李健在《異鄉人》中唱到:不知不覺把他鄉,當做了故鄉,只是偶爾難過時,不經意遙望遠方;曾經的鄉音,悄悄地隱藏,說不出的諾言,一直放心上。

願神木,

能給他故鄉的溫暖;

願神木,

能早日幫他實現“英雄夢想”。

镜头直击80后拉面师傅:从业13年,12秒1碗面,用手艺缔造舌尖美味

文字 | 神木論壇

商務/廣告合作 | 859900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