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并不是越便宜越好

人们对于价格通常有一个误解,认为价格越高对卖家越好,价格越低对买家越好。当然了,卖家都希望价格高一点,买家都希望价格低一点。但是这并不是说价格越高对卖家越好,价格越低对买方越好。为什么呢?假如价格过高,买家不愿意买你的,你卖不出去,卖不出去你就砸到自己手里了,实现不了你做买卖的目的。比如卖鸡蛋的人会这样想:我这个鸡蛋一个卖一百万多好,卖一个鸡蛋就发财了,这个事太好了。关键你卖一百万没人买啊,鸡蛋卖不出去可能就坏掉了。所以卖一百万对你没好处,你不如卖三块钱一斤,一块钱一个。卖一块钱你可能会赚钱,卖一百万一个你一定会赔钱。所以,卖家并不是追求价格越高越好,而是利润越大越好。再看买家,比如要买房子,现在房子太贵了,动辄几百万几千万一套,我就想一分钱买一平米,假如一平米只卖一分钱,那么乞丐也能买起房子。如果这样的话,谁盖房子呢?盖房子的人不是傻瓜了吗?如果真卖一分钱,你怎么能抢到呢?凭什么别人不买你买呢?所以说,如果一平米一分钱,你是买不到房子的。不如5万一平、10万一平,你的钱才能实现效用,你才能达到买房子的目的。

房子并不是越便宜越好

价格过高或过低都不好,如果价格过高,一定会出现供过于求,会卖不出去,这对卖方没好处。如果价格过低呢,一定会出现通货紧缩,就会出现抢购,你就买不到,价格过低对买方没有好处。那什么样的价格对买方和卖方都有好处呢?买方和卖方的利益同时达到最大化呢?这个价格就是均衡价格,在均衡价格水平上,买方愿意买的量和卖方愿意卖的量相等。均衡价格再具体一点是什么呢?不是我们的感觉,我们总感觉北京的房价高,但是这仅仅是你的感觉,实际上呢,不是北京的房价高,而是你的收入低。人的感觉和意愿不是判断价格高低的标准,判断的标准是什么呢?是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的价格,就是市场上表现的价格。

房子并不是越便宜越好

市场价格是最好的,为什么呢?因为任何的交易达成,对双方都是有好处的,交易是自愿的,没有好处双方是不会成交的。所以在现有的市场价格下,买方肯定认为自己占了便宜,比如你买衣服,你心里说只要这件衣服卖200块钱我就买下来,我就觉得值。结果一问价格呢,180,那么你就认为自己占了20块钱的便宜,这叫消费者剩余,简单的来说,不管多少钱成交,只要是成交了,消费者就会认为自己获得了消费者剩余。而卖家也是这样,卖家心里想只要150我就可以卖出去,因为成本不到150,你出180,我还多赚30。当然有个讨价还价的过程,讨价还价的过程是个试错的过程,最后买卖双方会达成意愿一致,意愿一致就是你愿意买的价格和我愿意卖的价格实际是一致的,这个价格就是市场价格,市场价格是最好的,不要怀疑市场。

房子并不是越便宜越好

在市场价格条件下,买方认为自己占了便宜,卖方也认为自己占了便宜,并且双方的利益也同时达到了最大化,否则就不会成交。所以买方的利益和卖方的利益,本质是一样的。我们经常听说同行是冤家,买家之间是冤家,卖家之间是冤家,但是买卖不是冤家,买卖双方的利益是高度一致的,两者之间是没有竞争关系的。一般的竞争呢,只会发生再卖方之间,或是发生在买方之间。如果买方的利益没有达到了最大化,那说明卖方的利益也没有达到最大化。如果卖方的利益没有达到最大化,买方的利益也没有达到最大化。当你认为房价过高,开放商或者是房主占了便宜,其实这种感觉是错误的,判断价格高低的标准不是你感觉,而是均衡价格,也就是市场价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