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招避雷指南,給予2019屆畢業生的四點建議

2017年5月,我加入智聯招聘負責學生端工作,在此之前通過行政考試,有過短暫的區委組織部工作經歷,後來選擇創業,曾擔任超級課程表副總裁、校導網COO等職務。

雖然在大學生市場裡摸爬滾打了六、七年的時間,但最近一年多我才真正的對於大學生求職有了更為確切的理解。

求職是每個大學生都會面臨的問題,即使考研、留學,最終也需要選擇自己的道路,而像我此前選擇參加行政考試,去做公務員也是一種職業選擇。

當下大學生創業雖然熱度不減,但98%的失敗率也是不爭的事實,並且即使創業,招人組團隊也是重中之重,因此在我看來,同樣需要了解求職的相關事項。

秋招避雷指南,給予2019屆畢業生的四點建議

2018年6月,國內大陸地區高等院校畢業生人數達到820萬人,具體就業情況到底如何,尚沒有準確的數據。

但從智聯平臺的內部數據來看,2017年7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平臺上新增註冊用戶數中17屆畢業生達到180餘萬,佔17屆畢業生總數795萬的22.6%。

針對智聯的用戶調性而言,新註冊並完善簡歷的用戶,主要目的還是為了求職,而這180餘萬17屆畢業生來到智聯平臺,我個人分析主要是兩類人群,在畢業後尚未找到合適工作的,或者畢業一年內考慮更換工作,才有了後續的動作。

無論是上述兩個原因中的哪一個,都反饋出大學生在求職過程中遇到較大問題,沒有找到工作或盲目找了份不喜歡的工作,並且智聯只是大學生眾多求職途徑中的之一,可見17屆大學生整體求職質量並不是特別樂觀。

現結合個人經歷,給予參加2019屆秋招的大學生們四點建議,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秋招避雷指南,給予2019屆畢業生的四點建議

1)把握好時間

智聯從2002年開始幫企業做校園招聘業務,2017年服務大型企業2000餘家,從17年9月至12月,在高校內為企業舉辦線下招聘會、筆面試活動過萬場,而根據企業要求,主要落地學校為985/211高校。

因此對於,普通大學畢業生而言,常常有個很大的誤解,也是最為致命的,那就是最佳的求職時間。

我見過不少的學生,到了年後,大四下學期,才開始有所求職的動作,而這時早已錯過最佳時機,只有極少的好企業,在春招由於業務需要進行擴招,大多隻剩下補錄了。

我們分析平臺上的2017屆學生求職行為,流量最高峰為10月份,日活躍用戶量及投遞量都為一年之最,但企業端發佈職位的高峰期實際上為9月份,這裡有一定的時間差距。

秋招避雷指南,給予2019屆畢業生的四點建議

而數據表明,絕大部分企業都在9月份進行了職位發佈,10月份新增職位就已經大量減少,而從去年開始,7、8月份不少企業就已開提前批的招募。

比如互聯網領域而言,2018年7月份騰訊、阿里均先後發佈了針對19屆的畢業生的校園招聘流程,而金融、諮詢等行業也是大大提前了校招時間,如工行今年在5月8日開放了校招通道,學生可以開始進行網申。

所以,想要不錯過秋招的機會,請先把握好時間節奏,尤其是心儀企業的職位發佈時間、宣講會時間。

針對非一線城市的學生而言,可以關注近幾年越來越多企業使用的空中宣講會,更高效的用好自己的時間,而以上信息,企業相關官網大多都會做第一時間發佈。

秋招避雷指南,給予2019屆畢業生的四點建議

2)準備好簡歷

每家企業都有自己的網申簡歷模版,會有著的不同的要求,但大多都有著固定的五個模塊:基本信息+實習經歷+項目經歷+校內經歷+掌握技能。

關於基本信息,主要是個人信息和學校學歷,在這裡實話實說,重點大學確實是最好的加分項,不少企業由於收到的簡歷較多,會直接通過學校等級進行過濾篩查。

在個人信息裡,主要則是名字、手機號、郵箱地址,這裡額外提一點,手機號、郵箱請填寫最常使用,以免錯過消息,而在照片方面,千萬不要放自拍,請去認真拍一張好點的證件照。

實習經歷,則是簡歷裡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對於普通學校的學生,其實只要留心,在大學期間能夠有一些名企的實習經歷,並不是什麼太困難的事,因為任何一家企業裡,都需要不同的崗位,如果學校層次有限,儘量避免挑剔,進入名企裡最初接觸到的一切,其實比具體做什麼更為重要。

秋招避雷指南,給予2019屆畢業生的四點建議

如果缺乏拿得出手的實習經歷,那麼就只能依靠項目經歷,來提升整體簡歷的質量了,這一部分也是HR較為看重的,畢竟項目經歷代表著一定的實操能力。

在面試階段中,面試官可能會針對你的項目經歷進行提問,因此請老老實實的去寫自己真實參與的項目,可以稍微誇大,凸顯自己的作用,但如果被一問三不知,則成為敗筆,是否真實做過,還是很容易被察覺的。

另外項目經歷比起實習經歷而言,可以在短期內,做好準備,並且對於一些崗位而言可以提供可視的項目案例,比如掃碼查看設計作品、原創文章、產品原型圖等,均為加分項。

校內經歷,說實話絕大多數學生都大同小異,基本都會寫上自己在學生會、社團裡的任職,並且這些大部分也無從查證,在此可以突出寫下自己的一些獲獎情況,以及主導舉辦的一些校園活動。

最後是關於掌握的技能,這個部分的描述注意兩點,一點是你所寫的技能與所投遞崗位的匹配度,儘量有所關聯;另一點是注意措辭,比如熟練掌握和精通的區別,我見過很多學生的簡歷寫著精通各項辦公軟件,但其所謂的精通不過是我打開創建使用而已,這就是典型的給自己挖坑了。

秋招避雷指南,給予2019屆畢業生的四點建議

3)筆試多刷題

關於筆試環節,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用機考替代原有紙質筆試環節,而針對絕大多數公司的筆試環節而言,多刷真題都是最為直接的路徑,包括我曾經參加的公務員考試。這裡值得一提的是,公務員考試中的行測環節,目前也被很多企業做校招時沿襲應用。

除了行測之外,就是一些關於專業知識的客觀題,可以提前多看一些專業書籍,積累一些專業詞彙,不要連題意都理解不清楚,這些測試大多不會太困難,相比於高考或者考研,實則簡單的太多,多刷題,控制好時間,一般都可以獲得不錯的分數。

對於一些特殊崗位而言,比如互聯網公司的研發崗位,如今也有針對性的筆試工作,直接根據題目在線編程,然後系統進行運轉給出評分,這類崗位筆試的分數高低較大程度的決定了最終是否能被企業錄取。

秋招避雷指南,給予2019屆畢業生的四點建議

4)面試多模擬

在面試環節中,不同企業的面試風格基本都不相同,不同崗位的側重點也不同,因此大家需要對目標企業,乃至其中的目標崗位加深瞭解。知名企業在網上大多都有足夠多的面試經驗分享,如果有機會能通過實習、社交媒體,跟企業裡的在職員工接觸,將有利於你進一步瞭解這家企業的風格。

除了多關注面試經驗外,在面試環節中很重要的就是積累經驗,學校裡的模擬求職大賽,我建議大家都可以參加,面試的多了,總結的多了,慢慢的也就不再怯場了,感覺也就有了,在這個方面信心非常重要。

面試繼續細分,還有群面和單面,單面的話大多數同學此前都經歷過,多說一個細節,可以準備一個作品帶著一起去,如果作品集難以攜帶,可以放在線上,簡歷上帶一個二維碼,讓面試官掃碼查看就好。

群面的話,又叫無領導小組討論,提前多瞭解規則,一般考察大家在團隊合作中能夠擔任什麼角色,是否有團隊合作能力等,大概分為領導者、參與者、記錄者(及時間控制)等,角色沒有孰好孰壞,主要是選擇自己適合的,而最忌諱的一點則是一言不發,不說話。

秋招避雷指南,給予2019屆畢業生的四點建議

以上四個模塊分享,算是基本科普了,可以供大家短期抱佛腳一用,屬於治標不治本。

隨著人工智能襲來,大量崗位逐步消失,而又不斷有新的機會出現,對於大學生而言,關於認知、視野,以及學會如何學習、思考,在我看來更加重要,但這需要日常點滴積累、刻意練習。

作者孫凌,智聯招聘執行總監,學生端業務負責人,曾負責美團校園創新業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