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暑期安全|“千……万……不……能……这……样……做!”

提示:点击

上方"镇坪团县委"关注我!

镇坪团县委

随着暑期的到来,溺亡事故也频频发生,据央视新闻报道,从今年6月25日到7月4日,短短10天间悲剧接连发生全国各地至少已有20余名孩子,因为溺水而不幸遇难……

关注暑期安全|“千……万……不……能……这……样……做!”

也就是说,溺亡已经成为孩子非正常死亡的“杀手”!短短一个月的时间,至少有30多个孩子如花的生命在瞬间凋零!

关注暑期安全|“千……万……不……能……这……样……做!”

这些溺亡事件接二连三的发生,一次次拉响我们的安全警钟,然而孩子永远回不来了,纵使父母撕心裂肺,也无法阻止鲜活生命的消逝。

关注暑期安全|“千……万……不……能……这……样……做!”

事故令人痛心,也一次一次警示我们:夏季是儿童溺水事故高发期一定要加强防溺水教育!

关注暑期安全|“千……万……不……能……这……样……做!”

▶ 1.溺水后要保持镇定,尽量将头后仰,口向上,口鼻露出水面后进行呼吸呼救。

▶ 2.不可以把手上举胡乱打水,以免身体下沉;双手划动,观察施救者扔过来的救生物品,迅速靠上去。

▶3.当施救者游到自己身边时,应配合施救者,仰卧水面,由施救者将自己拖拽到安全地带。

▶4.溺水后保存体力,等待救援是最重要的。会游泳的人如肌肉疲劳、抽筋也应采取上述自救办法;及时甩掉鞋子和口袋里的重物,但不要脱掉衣服,因为衣服能产生一定的浮力。

关注暑期安全|“千……万……不……能……这……样……做!”

以下这些误区经常会导致悲剧的发生爸妈们一定要警惕!!

关注暑期安全|“千……万……不……能……这……样……做!”

误区一:溺水后都会大声呼喊?

我们在影视剧里看到溺水者总是双手乱挥、用力拍水、大声呼救,其实真正的溺水并不像这样!

关注暑期安全|“千……万……不……能……这……样……做!”

溺水总是悄然发生的!溺水者往往想呼喊却发不出声音,特别是孩子。

有的孩子在泳池中溺水,看起来却像是“趴”或“站”在水中发愣。而此时,孩子可能已经意识模糊,应尽快将孩子抱上岸救治!

误区二:会游泳就不会溺水?

很多人认为只要会游泳,在水里就很安全,不会发生危险,从而放松了警惕。这个误区真是不知道害死了多少人!

关注暑期安全|“千……万……不……能……这……样……做!”

其实从近年来发生的溺水事故看,多数孩子都会游泳,但他们往往忽略了这些状况:

水下的世界很危险,特别是水库、池塘、河流等野外水域。在这里面游泳,水草可能缠住你的脚、碎石可能划破你的脚、淤泥可能陷住你的脚,让你无法施展你的游泳技术,进而发生意外。

关注暑期安全|“千……万……不……能……这……样……做!”

并且你的身体状况,如:腿部抽筋、身体疲劳、空腹等也会让你无法正常游泳,从而导致溺水。

误区三:手拉手就能把溺水者救上来?

我们不时地会在新闻中看到手拉手救人,最后导致多人溺水的悲剧,每次听到这样的案例我们都很揪心!

关注暑期安全|“千……万……不……能……这……样……做!”

看到亲人或同伴突然溺水,在情感上、道义上,我们的第一反应可能都是自己去拉一把或拽一下,但这一拉往往是徒劳的,甚至还可能让自己溺水!

救人的方式有千万种,但这种手拉手救人的方式死亡率是最高的。因为结成“人链”后,一旦有人因体力不支而打破“平衡”,就会让多人落水,导致群死事件!

关注暑期安全|“千……万……不……能……这……样……做!”

不管当时情况多么危急,我们都要保持清醒的认识:救援溺水者是很有技术难度的,没有受过水中专业训练的人员很难救援成功,特别是对孩童来说。

下面这些也请家长留意,并教给自己的孩子!!

《萌萌哒防溺水手绘来啦》 视频来源:安徽共青团

关注暑期安全|“千……万……不……能……这……样……做!”
关注暑期安全|“千……万……不……能……这……样……做!”关注暑期安全|“千……万……不……能……这……样……做!”

夏天溺水事故高发

希望大家都能牢记这些提醒

并能及时告知身边的每个人!

切莫让悲剧再次发生!

关注暑期安全|“千……万……不……能……这……样……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