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YY李学凌“拼多多用户定位和得屌丝得天下”的造车论?

今日,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公开表示,接下了昨天蔚来汽车李斌的隔空赌局,双方正式就蔚来汽车今年能否交车1万台这个赌局下注,赌注分别是一台蔚来ES8和一台小鹏G3,详情请看《为了今年交车1万台,蔚来李斌要和何小鹏打赌!》,小鹏汽车方面则在官方微博表示要将这个赌注作为奖品送给吃瓜群众,参与方式见上文末彩蛋。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回应赌局朋友圈的下面,YY创始人、小鹏汽车的天使投资人李学凌发表两个观点:“In China,whoever turns the users of electric cars into the same user base as Pinduoduo wins”和“Do not face urban white-collar workers to build cars,to build those for rural use cars.He who wins a diaosi wins the world”。

翻译为中文就是:

1、在中国造电动汽车,要瞄准“拼多多”的典型用户才能赢得竞争;

2、不要盯着城市白领去造车,而盯着“拼多多”的用户造车,所谓得屌丝者得天下。

怎么看YY李学凌“拼多多用户定位和得屌丝得天下”的造车论?

李学凌发出这番“得屌丝得天下”的言论,不奇怪,其所创办的YY的成功可以说是践行了这种思路的成功。但是,在中国造电动车瞄准拼多多的用户定位能成吗?“得屌丝得天下”是否适合汽车领域呢?

为拼多多用户造车还是为城市白领造车?

为拼多多用户造车还是为城市白领造车,这是品牌定位问题。一个汽车品牌,首先要解决的是品牌定位问题,有了品牌定位才有准确的客户群体,才能设计并生产出出满足所定位客户群体的车型,包括价格、配置、用途等。

拼多多的用户特点:

1、用户位置:拼多多在三线以下城市的用户占比超过了六成,远高于三线以下城市的整体网民占比;而在一线城市,拼多多明显渗透率较低。

2、年龄及性别:拼多多的用户中,70.5%为女性,25~35岁年龄段的用户占比超过了57%,这部分用户多为已婚妇女,对生活精打细算。

显然,拼多多的用户是目前广大三线以下城市的年轻女性用户,这类女性用户的用车需求是怎么样的,还要专业的调查公司给出专业的市场调查意见才行。不过,这类用户是价格敏感者,对车的性价比要求可能不低,要造出符合这类用户要求的车,其实并不容易。

怎么看YY李学凌“拼多多用户定位和得屌丝得天下”的造车论?

YY李学凌和小鹏汽车

相对而言,城市白领有着相对稳定的收入以及相对高的收入,对汽车的品牌以及产品的舒适度都有一定追求,并且愿意为品牌溢价以及额外的舒适度付出相应的金钱。

无论是拼多多的用户还是城市白领,都有着自己的用车需求,并且有着鲜明的用户特点,一个汽车品牌当然不能同时兼顾两者的需求。如果定位拼多多用户,就要放弃城市白领用户,反之亦然。但是,需要关注的是,品牌与车型的不一样。当一个品牌在城市白领市场取得成功,通过推出更低端的车型,去攻占拼多多用户市场,远远要比一个定位于拼多多用户的品牌要推出高端车型去攻占白领市场要容易。

中国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的例子足以说明问题,在传统燃油车市场,中国自主品牌这些向上冲击高端市场是多么的困难,而合资品牌通过推出更低端的车型,获得的用户认可远比中国自主品牌推出高端车型获得用户认可容易。

造车是“得屌丝得天下”吗?

市场上那么多的汽车品牌,都有着自己的品牌定位以及相对固定的用户群体。有豪华品牌、中端品牌和中低端品牌,分别满足不同的用户群体需求。就燃油车市场而言,无论是豪华品牌还是中端品牌,甚至中低端品牌,都有活得很好以及活得不好的公司。但是,市值最高的车企里面,主力生产拼多多用户车型的车企不多,所谓“得屌丝得天下”的说法并不成立。

怎么看YY李学凌“拼多多用户定位和得屌丝得天下”的造车论?

那么在电动汽车领域,“得屌丝得天下”的说法成立吗?

在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大量补贴的时候,我们看到很多“屌丝”车型,这类车型的特点的补贴后售价几万块钱,续航里程一百多公里,定位多为A0级甚至是A00级车型。

但是,随着补贴政策的转变,对续航里程及单位电池电量等作出更多技术要求的时候,这类车型注定是销声匿迹的。至于山东那些遍地开花的低速车,就不在这个讨论范围了,因为这些车并没有合法的上路权。

而目前新造车企业中,哪些品牌开始深入接触到拼多多用户了呢?至少蔚来汽车、威马汽车、小鹏汽车等等都没有,至少目前是没有,都是在瞄准着城市白领用户,现在哪家搞活动不是一线城市为主的,不是针对城市白领用户的?就是已经推出了一款A00级车型的电咖汽车,拿到钱之后都马上要推出高端品牌——ENOVATE,详情请看《脱下西装的上汽张海亮,穿上T恤牛仔定义电咖的ENOVATE时代》。

可见,电动汽车领域,“得屌丝得天下”的说法并不成立,至少现在不成立。

总结:造车应当品牌向上、产品向下

在经历过拼多多时代很多年后,详情请看《汽车同行别笑拼多多,还记得逆向研发和皮尺部吗?》中国自主品牌提出了品牌向上,在提了很多年后,我们也渐渐看到了希望,长城汽车推出了高端品牌“WEI”、吉利汽车推出高端品牌“LYNK & CO”等等,正在渐渐被国人所接受。

在造车领域,高端品牌及车型牢牢占据着市场最丰厚的利润,这也是中国自主品牌努力向上的原因。高利润也给车企带来了可供投入研发的资金,没有研发就没有新技术,没有新技术的应用就没有未来的高端车型,这是一个循环。

所以,造车应当品牌向上,造出更好的车,赚到更多的钱,然后推出更具性价比的车型,让更多的人花更少的钱能够享受技术含量更高、舒适性更多的车型。这也是很多舒适性配置、安全性配置从高端车型往中端车型、乃至低端车型扩散的原因。

汽车行业是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行业,这样的行业特点,“拼多多用户定位”、“得屌丝得天下”的造车论会并不适合这个行业。对于造电动车,这样的造车论可能也会适得其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