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在長治郊區,有600名「愛心媽媽」在做同一件事

西

改革|在长治郊区,有600名“爱心妈妈”在做同一件事

如果說有一種“癮”是不需要戒掉,

並且能為他人帶去溫暖和希望的,

那它一定是做公益的癮。

山西省長治市郊區婦聯就吸收了

這樣一名“公益成癮”的女性,

來擔任兼職副主席……

改革|在长治郊区,有600名“爱心妈妈”在做同一件事

一個人做公益和帶領近600人的團隊做公益,有什麼區別?王雲霞的回答是:“原來是捐點款,現在是做件事!”

王雲霞是長治市宸旭盛業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參與社會公益已有20年時間。2016年9月,當選長治市郊區婦聯兼職副主席。3個月後,在郊區婦聯的指導下,愛心媽媽公益協會成立,王雲霞任會長。不到兩年,協會已經發展了近600名會員,成為長治郊區婦聯在當地婦女群眾當中的一張“暖心名片”。

改革|在长治郊区,有600名“爱心妈妈”在做同一件事

越來越多的人加入“愛心媽媽”捐資捐物,越來越多的貧困婦女兒童得到幫助……

成為“孃家人”後的責任

“老人專程到婦聯,拿著親手納的鞋墊非要塞給我們!當時,我們都感動得不知道說什麼好。”8月10日,王雲霞對記者講起了“感動長治人物”郭改先老人的故事。

郭改先是郊區黃碾鎮故北村村民。21年來,她獨自一人,含辛茹苦,撫養兩名毫無血緣關係的殘疾棄嬰。得知老人的事蹟後,郊區婦聯機關幹部和“愛心媽媽”們前往看望了老人,並送去慰問金和生活用品。為了表達感謝,就有了前面提到的那一幕。

“她應該得到社會的幫助。”王雲霞說,自從加入“孃家人”的行列,她就覺得肩上的責任沉甸甸的,總希望有更多需要幫助的婦女得到關愛,向更多的人傳遞愛心和希望。

改革|在长治郊区,有600名“爱心妈妈”在做同一件事

每年,幫助貧困學子是協會的“固定項目”。 去年以來,協會就為當地10名貧困學子每人送去3000元的助學金。

改革|在长治郊区,有600名“爱心妈妈”在做同一件事

除了送去生活必需品和慰問金,精神層面的幫助是“愛心媽媽”們更在意的。去年,郊區婦聯就兩次組織機關、鄉鎮的婦聯幹部,和“愛心媽媽”們一起,陪著20餘名外出務工人員的子女去兒童樂園“瘋玩”。因為她們認為,陪伴才是孩子們最好的成長禮物。

改革|在长治郊区,有600名“爱心妈妈”在做同一件事
改革|在长治郊区,有600名“爱心妈妈”在做同一件事

用心靈感染心靈

愛心媽媽公益協會的會員幾乎都是被“感染”後自願加入的。吳改琴是長治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退休職工。退休後,她加入了社區舞蹈表演隊。一次,已經是“愛心媽媽”的隊友邀請她一起去養老院表演節目。演出結束,吳改琴看著大夥為老人們理髮、剪指甲,陪老人們聊天、講笑話,“心裡有什麼東西被觸動了”,回來後就要求成為一名“愛心媽媽”。

改革|在长治郊区,有600名“爱心妈妈”在做同一件事

家庭主婦、中學教師、女企業家……一帶十,十帶百。在一次次暖心行動的感染下,“愛心媽媽”的隊伍逐漸壯大。她們每個月至少開展兩次幫扶活動,截至目前,捐助的幫扶資金已超過40萬元。

改革|在长治郊区,有600名“爱心妈妈”在做同一件事改革|在长治郊区,有600名“爱心妈妈”在做同一件事
改革|在长治郊区,有600名“爱心妈妈”在做同一件事

為了讓這支隊伍更規範,王雲霞自己出資租下了160平方米的辦公室,購置配套用品,還制定了章程。每個月的5日,協會召開例會,制定當月活動計劃。

愛心路上永遠跟黨走

改革|在长治郊区,有600名“爱心妈妈”在做同一件事

有了“駐地”,就能更好地開展黨建活動。2017年10月,長治郊區愛心媽媽公益協會、家庭教育協會、女企業家協會在這塊“駐地”上成立了聯合黨支部。用王雲霞的話說就是“愛心路上永遠跟黨走”,讓身邊的婦女姐妹都能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讓和諧幸福充滿每個小家。

“這兩年,來婦聯尋求幫助的婦女明顯多了。”長治市郊區婦聯主席國芬介紹說,目前,長治郊區各級婦聯已配備29名兼職副主席,除了這張“暖心名片”,還要打造更多“名片”,吸納社會優秀女性進入婦聯組織,發揮她們的優勢,把婦聯組織的關愛與幫助,及時送到婦女身邊,更加有效地為黨做好凝聚婦女人心的工作。

改革|在长治郊区,有600名“爱心妈妈”在做同一件事

有愛心的人做溫暖的事,長治市郊區婦聯這張“暖心名片”果真名不虛傳!

文 | 山西婦女報·半邊天網記者 陳婧瑜

供圖 | 長治市郊區婦聯

改革|在长治郊区,有600名“爱心妈妈”在做同一件事改革|在长治郊区,有600名“爱心妈妈”在做同一件事
改革|在长治郊区,有600名“爱心妈妈”在做同一件事改革|在长治郊区,有600名“爱心妈妈”在做同一件事
改革|在长治郊区,有600名“爱心妈妈”在做同一件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