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號線背後故事 運營效率創紀錄 工程複雜度世界第一

三號線背後故事 運營效率創紀錄 工程複雜度世界第一

軌道三號線是當今世界線路最長、客流最大的單軌線路。

三號線背後故事 運營效率創紀錄 工程複雜度世界第一

郭勁松

郭勁松是上海人,也是上海市隧道工程設計院重慶分院院長。自2001年來重慶主持軌道3號線設計後,這十多年裡,他每兩個月才回一次上海。

郭勁松說,他也算是見證了重慶軌道交通的發展。他主持設計的重慶軌道三號線工程不僅拿到了工程諮詢行業素有“諾貝爾獎”之稱的國際菲迪克全球優秀工程項目獎、全國勘察設計一等獎,還獲得了2017年度重慶市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一等獎。

近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他介紹了很多軌道三號線不為市民所知的事。

三號線線路長客流大

創造了多個世界第一

重慶軌道三號線,是我國最複雜地形條件下建成的城市中心區軌道交通骨幹線路。其跨越嘉陵江、長江、渝中半島,串接起我市最主要的江北、渝中和南岸組團,並實現了與火車客站、機場、南坪汽車站等樞紐的無縫銜接。整體國產化率達到95%,經歷了10多年的科技攻關,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慶單軌設計建造技術體系。

與穿樓的軌道二號線不同,高峰時間擁擠的三號線經常被市民“吐槽”。然而,郭勁松要給三號線正名,“三號線是當今世界線路最長、客流最大的單軌線路。我們設計預期高峰流量是每小時2.8萬人次,現在三號線高峰時段每小時運送3.74萬人次,可是超負荷運轉。”郭勁松透露,每小時運輸3.74萬人次,也使得三號線創造了單軌運營效率的世界紀錄。

其實不僅運營效率世界紀錄由三號線保持著,由於三號線不僅有山地城市的複雜地形,還有大跨度越江、地下大斷面等世界性設計建造技術難題,所以其工程複雜程度也是世界第一。“在攻克這些難關的同時,我們還首創跨座式單軌三限界設計體系,創建了世界首個國家單軌交通技術標準體系。”郭勁松說。

憑著這些紀錄,2017年,重慶軌道三號線的跨座式單軌交通工程,榮獲國際菲迪克全球優秀工程項目獎,也是當年全球軌道交通行業唯一的獲獎項目。

“現在重慶的單軌技術已經實現技術輸出,韓國大邱以及國內的其他城市將應用重慶單軌技術。”郭勁松說。

華新街站至觀音橋站

地下區間使用三限界技術

在軌道三號線的設計上,也有不少的創新。

限界系統是軌道交通重要的基礎性指標,是貫穿整個項目的靈魂之一,直接決定著工程規模和投資。什麼是限界?“它是保障軌道交通安全運行,限制車輛斷面尺寸、限制沿線設備安裝尺寸及確定的建築結構有效淨空尺寸的參數指標。說簡單點就是軌道的斷面建築、車輛、軌道等,三者之間要保持一定的距離,以確保在運行時,不會因為突發情況而影響運行。而這個限界就是它們之間需要保持的最小距離。”郭勁松說。

別小看這些距離,國外的設計,三者之間的距離較大,其造價也會很高。而重慶軌道三號線要經過主要商圈及城區,如果能縮小三者之間的距離,不僅能夠直接節約工程投資,還不會影響周邊建築,“也就不會大拆大建。”

為此,經過科學的勘察和設計,“我們將限界縮小了十幾釐米,就節約了1.3億。”因為使用限界技術,軌道三號線斷面面積節省約13.2%,降低工程風險,減少工程投資。

“以前日本的技術是兩限界,沒有像我們這樣精準地做三限界。軌道三號線有特殊情況,本來距建築物只有幾十釐米要穿過去,如果用老的限界,我們工程方案就不成立,所以我們就創新地提出要精準地算車輛輪廓,也就是三限界。”郭勁松說,“華新街站至觀音橋站地下區間就使用了三限界技術。在建設開工時,那段區域需後穿既有地下建築物,三限界保證了建築物與軌道交通運營雙安全。”

軌道轉彎處的PC梁

是一個不等邊的梯形

在軌道三號線華新街和牛角沱站的區間,彎度比較大,為了保證乘車時站立安全和舒適,轉彎處的PC梁,並不是我們所習慣認知的平行的,“轉彎的時候,要考慮離心率,人也要站得住,保持系統的舒適性,PC梁就設計成不等邊的梯形,但這個幅度還要控制在12%以內。”郭勁松說,PC梁拼接的過程中要求誤差不能超過3毫米,“所以PC梁是一條動態的空間曲線。”

軌道三號線一期工程還創新了軌道梁橋和地下空間建造成套技術,突破PC軌道梁技術瓶頸,通過自主研發將PC軌道梁長度由22米增加至26米,提高了PC梁連續空間曲面體的整體性能,也降低了工程造價。“我們設計團隊還創新研發軌道梁三維空間結構及橋墩定位系統,實現曲線段線路的高擬合度,打破國際上22米跨徑限制。”

正是這些自主創新,使得軌道三號線的整體技術得以輸出,先後承接了韓國大邱等國內外單軌項目。

PC梁間裝上“手風琴”

與菜園壩大橋主橋同步伸縮

軌道三號線不僅跨過嘉陵江,還通過菜園壩大橋,跨過長江。然而,在跨江過程中也遇到了難題。

菜園壩大橋主橋最大的伸縮量是80釐米。“也就是說在冬天最冷和夏天最熱的時候,伸縮達到了80釐米,而我們的PC梁水平誤差不能超過3毫米。”怎樣把這不同等級的伸縮量,讓其伸縮同步,考驗著設計團隊。

“後來,我們就利用手風琴的原理,通過小段小節的伸縮,最終達到和菜園壩大橋主橋同步伸縮。”郭勁松說,為此,團隊研發了“手風琴”式的連接器,將其裝在軌道PC樑上,以實現和菜園壩大橋主橋的同步伸縮。

6節車廂全改成8節車廂

斷面運能將提升近20%

作為客流最大的單軌線路,軌道三號線這一成績的取得,與6節車廂編組改為8節車廂編組有很大關係。

郭勁松說,在軌道三號線的設計之初,就預留了6節車廂編組改8節車廂編組。但“6改8”,並不是簡單的增加兩節車廂,“還涉及到設計控制系統、通信系統以及承載力等。”郭勁松舉了一個例子,“比如我們一個零件叫接觸網,它是供電系統上的一個裝置,只有十幾釐米,但每天承載上千次的摩擦,而且要保護不產生火花,所以不能貼得太緊,也不能貼得太鬆。因為它的原材料很貴,在‘6改8’的過程中,我們不僅將接觸網截面優化減小,還要承載更多的磨擦,這就很考驗技術了。”

郭勁松透露,“6改8”的工程正在推進。

據瞭解,目前軌道三號線運行的8編組列車共有15列,主要是在九公里至龍頭寺區間運行,而根據規劃,三號線現在運行的58列6節車廂編組,將全部改造成8節車廂編組,定員1292人。全部改造完成後,三號線斷面運能將提升近20%。

本報記者 羅薛梅 實習生 羅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