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普救寺美景,品西厢记叙事长诗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歌积蓄了诗人的智慧,品格和心境。有了诗歌的加持,游普救寺便有了不一样的意境。

《西厢记》叙事长诗

王东峰(艾生)


第一篇:序

黄河之水天上来,华夏文明从此开。

泱泱大地 悠悠事,汉唐彪史几千载。

鹳雀声声雄楼在,穷目辉煌千里外。

滔滔不绝 蒲津渡,铮铮铁牛两边来。

沃野千顷田万亩,杨柳依依向天舒。

飞燕无数 人无数,春风扑面光如注。

蒲州古城繁华景,不辱盛世传美名。

中条伟哉 华峰雄,普救古寺天下闻。


赏普救寺美景,品西厢记叙事长诗

赏普救寺美景,品西厢记叙事长诗

第二篇:回廊惊艳

自古风流出少年,正是青春壮志酣。

西洛张生 名君瑞,引马携童奔长安。

长安路远天色暮,人困马乏驿栈驻。

偷闲难得 普救游,从此踏上寻芳路。

峨嵋塬头晴空秀,名寺古刹亮望目。

普救金字 大如斗,曾是则天香火处。

和尚门迎随客步,僧院法堂罗汉数。

钟楼游遍 登宝塔,回廊惊见观音入。

调笑香肩将花拈,行时腰肢娇又软。

眉似新月 樱桃口,袅娜旖旎垂柳间。

认定神仙观音驾,五百年前是冤家。

临去秋波 回眸笑,馋涎相思空咽下。

君瑞欲前踪影无,不知仙女来何处。

飘飘飞过 飘飘渡,窈窕淑女君好逑。

回首揖问小师傅,和尚视目心如数。

前朝崔相 千金女,梨花深院西厢住。

赏普救寺美景,品西厢记叙事长诗

赏普救寺美景,品西厢记叙事长诗

第三篇:佛门邂逅

为情能把功名抛,不去长安佛门老。

苦求方丈 借僧房,朝夕能见丽人袍。

应是老天开口笑,大师示尔好事到。

二月十五 吉利日,超度相国亡灵好。

相国仙逝故土安,举家回京阻路难。

残春寄宿 普救寺,但等它日归家园。

相国夫人半百身,遗孀孤女途路穷。

吉日超度 相夫事,方能换得好心情。

天赐良机莫迟钝,求得法堂香火共。

为睹美人 绝色身,素衣悲面装涕零。

老纳唤徒俱振奋,道场做法要虔诚。

法堂琉璃 月高轮,钟鼓响时佛号沉。

二月春雷响殿角,半天风雨洒松梢。

候门不许 众僧敲,相国小姐莺莺到。

忽是仙女尽妖娆,倾国倾城太真貌。

柳眉粉鼻 樱口小,梨花面俏扬柳腰。

众僧凝眺方寸糟,师老徒小没颠倒。

秃头当作 金磬敲,烛灭香消无人晓。

娇娘哭父梨花雨,张生视如七仙女。

羞花闭月 光无色,佛门邂逅成天意。

赏普救寺美景,品西厢记叙事长诗

赏普救寺美景,品西厢记叙事长诗

第四篇:隔墙对吟

乍逢相见别时想,昼夜思念小娇娘。

院宇深, 枕簟凉,孤影一灯书摇幌。

眉儿浅浅脸淡状,粉香腻玉搓咽项。

翠裙素袖 玉笋长,半天风韵万思量。

夜深静,月清朗,难入眠,觅芬芳。

但能借得 满园绿,化作美人处处香。

角门吱呀细声响,美人乘风出西厢。

脚踮脖长 墙孔望,美人拜月欲敬香。

清风送我美人来,我为美人更畅怀。

明月照我 司马胆,墙外吟的衷情在。

月色溶溶夜深沉,花阴寂寂春光明。

嫦娥如何 临皓魄,隔墙不见月中人。

兰闺难耐久寂寞,无事自寻度芳春。

料得今夜 行吟者,应怜月下长叹人。

语句清,音律轻,惺惺自古惜惺惺。

至此方知 美人累,姻缘还需红线引。

平生好事从今定,诗意借月照分明。

明朝桃花 树下等,不娶莺莺誓不婚。

赏普救寺美景,品西厢记叙事长诗

赏普救寺美景,品西厢记叙事长诗

第五篇:山门寺警

忽如地动山河崩,半万贼兵围山门。

叛将飞虎 不忠诚,伤天害理祸国民。

闻得崔家有娇莺,婷婷玉立初长成。

今日隐居 寺院中,送吾免遭屠山门。

长老闻言魂魄惊,寺院上下乱如蜂。

喊声振天 马嘶鸣,危急时刻报夫人。

夫人情急意乱生,慌对寺内男人明。

尔等谁退 贼寇群,倒陪嫁妆娶莺莺。

莺莺思念意中人,更曾花廊见玉容。

身本洁来 还洁去,以死方休保洁身。

群中传出鸣掌声,能退贼兵自奋勇。

诺言一抛 值千金,睽睽众目向张生。

张生面向夫人云,小生西洛云游人。

二十多三 今未婚,父母早丧孤苦伶。

自小饱学诗书礼,蒲州会友长安行。

借宿名寺 遇佳人,愿为佳人退贼兵。

夫人长老喜若惊,小姐红娘涕泪拥。

半万贼兵 尔能退,愿汝心事早成真。

赏普救寺美景,品西厢记叙事长诗

赏普救寺美景,品西厢记叙事长诗

第六篇:白马解围

张生挥毫如凤舞,成就一份告急书。

书中详尽 当下事,何人敢送收信处?

蒲关镇守杜确兄,吾等多年生死情。

人称白马 大将军,奉旨统帅十万兵。

众里冲出一僧人,自告奋勇能担承。

惠明师傅 英雄胆,拼死要保众太平。

酒一碗,吼三声,戒棍打的天地昏。

揖拜长老 与夫人,一头扎进云雾中。

将军见信怒冲心,号令征战健儿军。

为救百姓 于痛苦,剿灭飞虎保黎民。

山门呐喊旌旗动,战鼓响彻夜空中。

白马凌空 剑一指,半万贼兵刀下魂。

全寺上下齐欢腾,喜迎白马开山门。

赞不绝口 夸张生,临危方显英雄本。

众僧拜谢大将军,回师蒲关铁蹄尘。

丫鬟红娘向众声,明朝夫人宴张生。

赏普救寺美景,品西厢记叙事长诗

第七篇:夫人赖婚

扫贼除恶民太平,众僧举指赞张生。

盼得今朝 美人见,圆我昨夜桃花梦。

皂角洗脸味香清,小帽乌纱亮分明。

楚楚衣冠 水中影,急等红娘来牵引。

未见其人先闻声,红娘得令来邀请。

相貌才性 谁不爱,红娘见了心也动。

莺莺通宵未眠身,盼黑盼明盼郎君。

茶食无味 心欲蹦,盼晓看破三层云。

良辰美景莫错行,西厢窗外旭日红。

风箫乐奏 合欢令,孔雀春风软玉屏。

才子多情佳人幸,春风燕尔红线引。

举将灭寇 功难没,美酒一杯畅怀饮。

梨花深院东厢厅,老妇宴前等来宾。

新人不知 身是客,满心拜谢岳母恩。

娇娘闻请如意君,早忘文雅礼仪身。

平生盼得 今朝新,不负当世女儿红。

成人之美红娘辛,累尽前后促新婚。

桌上佳肴 厨下点,顺手推的伉俪亲。

夫人金口天雷鸣,炸响惊醒梦中人。

莺莺张生 兄妹论,从此礼数要分清。

最恨不过夫人心,随意乌龙连理分。

恩断义绝 伦理忘,水底望月南柯梦。

一杯闷酒滴滴痛,低首无语泪穿心。

张生罢宴 离东房,从此卧床病缠身。

为娘好口不应心,佳人自古多薄命。

泪洒西厢 莺莺痛,玉容寂寞胭脂空。

棒打鸳鸯连理搓,晴天劈雷奈如何。

有分只熬 萧寺夜,无缘难成洞房春。

赏普救寺美景,品西厢记叙事长诗

第八篇:红娘串引

仰首向月深情默,隔墙酬和如胶着。

谁为恩爱 穿线引,迎风带月似花渴。

红娘心细胸宽阔,仗义直言良策多。

劝君将把 琴声作,妾陪小姐月下和。

拜天拜地曾似绝,唯有红娘谋意多。

三拜谢过 红娘身,倚窗盼着月如雪。

张生抚琴盼夜深,未张琴弦先动情。

足下伴生 几风雨,今夜汝要显神灵。

昔日司马相如狂,惊天一曲凤求凰。

曲终搏的 文君意,佳话传颂美名扬。

时不待我趁月光,拨弦开张夜空响。

自古风流爱风流,我亦月下凤求凰。

有美人兮见不忘,一日不见思如狂。

凤飞四海 求兮凰,无奈佳人离东墙。

张弦代语诉衷肠,何时见许慰彷徨。

言配德兮 携手将,不得飞兮我沦亡!

墙外诉情墙内闻,曲调未终泪沾巾。

字字句句 入心骨,琴韵泪滴两相应。

芳心自懂相思意,娇鸾雏凤失雌雄。

落花流水 春不去,休将劳燕飞西东。

赏普救寺美景,品西厢记叙事长诗

第九篇:递简传情

脂粉香消懒去添,春恨压眉病恹恹。

相思无尽 愁无尽,谁人信息通鱼雁。

心有烦事锦绣无,泪湿胭脂难描涂。

书简成就 谁尺素,唯有红娘能传输。

深院浅出西厢进,虽是妇道有秉性。

简传简入 如春燕,枯木逢春待甘霖。

相思恨转添愁容,漫把瑶琴弄弦声。

乐事又逢 春来早,芳心尔亦动分明。

此情不可违天意,虚誉何須奉教深。

莫负月华 明照时,且怜花影重下人。

风静帘闲兰香散,梅红罗软帐轻弹。

半晌抬身 长声叹,自不明眸钗偏乱。

乱挽云鬟将简拈,低垂粉颈孜孜看。

颠来倒去 不心烦,装摸作样变朱颜。

质问红娘简何物,红娘欲言泪涟涟。

那生盼见 难茶饭,命在旦夕让人怜。

莺莺描笔成书简,托与红娘莫待慢。

罗衾不耐 五更寒,展简能使寝食安。

休将闲事苦萦怀,取此摧残天赋才。

不意当时 完妾命,岂防今日作君灾。

仰图厚德难从礼,谨奉新诗可当媒。

寄语高唐 休咏赋,今宵端得云雨来。

生生喜极忘疲累,哩也波哩也啰哩。

三拜红娘 盼天黑,哩也波哩也啰哩。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

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赏普救寺美景,品西厢记叙事长诗

赏普救寺美景,品西厢记叙事长诗

第十篇:春宵一刻

柳梢斜日迟迟下,嫩绿池塘藏睡鸭。

春寒夜凉 苔径滑,露珠打湿凌波袜。

花荫重叠香风细,庭院深沉淡月撒。

晚风寒峭 透窗纱,金钩绣帘空不挂。

花有荫,月有阴,春宵一刻抵千金。

隔墙花影 催人奋,西厢闭户寻玉人。

窗无光色门轻掖,人静夜深无窥窃。

仆主随风 身无斜,幽窗花影西厢月。

红娘托衾推门宅,拥得娇娘送奇才。

月明见得 光华貌,芳心一片任君摘。

未抱美人先跪拜,疑似月姑下凡来。

羞羞答答 头不抬,软玉温香情满怀。

绣鞋半拆柳腰摆,罗带斜松纽扣歪。

半露酥胸 杏桃腮,不知春风何处来。

春至人间花弄色,如鱼得水牡丹开。

半推半就 惊又爱,嫩蕊娇香蝶恣采。

今宵成就枕席拜,月下红娘苦作媒。

从此做得 百年好,棒打鸳鸯不分开。

赏普救寺美景,品西厢记叙事长诗

第十一篇:梨院拷红

日复日去逝如水,花开花落春到夏。

两相欢爱无忧愁,原来忘记人未嫁。

停眠整宿披星月,夜去晨归伴红霞。

月圆便有 阴云聚,花开总要被雨打。

恍惚语言神思加,体态不同腰肢滑。

夫人疑惑 探究竟,方知女儿依附他。

召来红娘怒斥责,嫩皮也将棍棒下。

贱人不知 深和浅,误导小姐向悬崖。

是是非非要分明,曲曲直直量尺准。

红娘忍痛 据理争,句句掷地有回音。

飞虎贼寇围山门,白马荡平半万兵。

夫人诺言 何收回,棒打鸳鸯湖水中?

三从四德应遵守,仁义礼信人上人。

相门威信 非儿戏,夫人言行需谨慎。

骨肉相连匆切割,女大难留应成婚。

张生小姐 情已深,为情能至九泉行。

红娘句句情理深,字字穿透老身心。

掩泪拂面 唤情种,双双高堂跪夫人。

夫人怒面斥莺莺,尔身早许郑家门。

事已至此 谁应承,唯有老妇断家亲。

转向张生应清醒,相门三代无白人。

若娶莺莺 出嫁身,西去长安换功名。

赏普救寺美景,品西厢记叙事长诗

赏普救寺美景,品西厢记叙事长诗

第十二篇:长亭送别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雁南飞。

十里长亭 难别离,秋雨总是离人泪。

恩爱相欢成记忆,人各东西两分居。

为娶莺莺 上长安,金榜无名誓不归。

秋风落叶乱纷飞,寒烟衰柳草萋迷。

手握杯盏 抖难举,未语抬头泪先随。

意如痴,心欲碎,今日方知离别味。

都道鸿鹄 志向远,谁知分离也泪垂。

君别远行何时归,山水寒暖自添衣。

淋漓襟袖 啼红泪,行程未蹬盼来期。

且尽一杯诉衷语,丈夫雄心志千里。

恩爱有加 忍别离,功成名就报娇妻。

异乡花草任妩媚,何处更无知音遇。

晚来休将 西楼倚,相思常忧会憔悴。

生生啼痕衫袖污,莺莺粉泪盈腮处。

依依难舍 无成语,扶车攀鞍还嘱咐。

人间知已妾与君,天地有情盼归程。

车向东, 马西行,青山拥,秋风送。

赏普救寺美景,品西厢记叙事长诗

赏普救寺美景,品西厢记叙事长诗

第十三篇:琴童报喜

暮秋相别又逢春,半载光阴成一梦。

思君忘却 时如水,愁水从秋流到春。

废寝忘食寒衾枕,香消玉减懒装容。

花谢花开 任自弃,月圆月缺谁与共。

庄周蝴蝶虚飘飘,颤颤竹影走蛇龙。

牵肠挂肚 恋豪杰,别恨离愁思佳人。

旧愁未了续新愁,新愁似水情悠悠。

独上妆楼 空目处,苍树衰草野渡舟。

榴花裙损胭脂皱,丁香纽掩芙蓉扣。

相思泪湿 香罗衫,对镜人比黄花瘦。

绕树喜鸟无休叫,隔窗招手红娘笑。

烛蜡整宿 爆花闪,门外琴童喜讯到。

书在手,泪凝眸,无语低头心在抖。

颤手未拆 泪先流,悔叫夫婿觅封候。

奴和泪开情铺就,君和泪修笔也呜。

泪滴点点 心上血,新痕旧痕两湮透。

玉京仙府探花郎,寄语蒲东窈窕娘。

指日拜恩 衣昼锦,定須休作倚门妆。

手捂喜墨心静想,转交信物包裹藏。

催促琴童 马疾行,书封雁足莫停挡。

捧手信物细思量,件件都是相思狂。

斑斑渍渍 娇娘泪,字字句句能断肠。

阑干倚遍盼才郎,莫恋宸京黄四娘。

病里得书 知中甲,床前览镜试新妆。

霜叶曾栖凤凰志,何处能得温柔慈。

今日淑女 思君子,教人如何不梦思。

风淅淅,雨丝丝,梦回多少普救事。

昨夜秋雨 梧桐落,今朝春风花开时。

赏普救寺美景,品西厢记叙事长诗

第十四篇:郑恒闹婚

长安嫡亲郑伯常,崔相曾把莺莺搪。

姑舅联姻 许其婚,谁知无缘在东房。

伯常自恃在官场,依仗出身形象忘。

崔相丧期 未曾见,今朝婚约娇莺娘。

闻到娇娘心无意,口出狂言逞能气。

唤来红娘 论财欲,夫人对面无礼仪。

媒妁之言非儿戏,相父之命岂能违。

纲常伦理 圣人喻,谁家单女配双婿?

夫人哑口难言对,不知婚变如何叙。

慌乱无主 心忐忑,欲将女儿再婚配。

娇娘视睹泪倾盆,怒气如火向郑恒。

休道崔户 无情理,免提姑舅曾诺婚。

相父灵柩归故里,不见汝之鬼和人。

飞虎贼兵 围山门,尔等身在何处行?

张生活我全家命,以身相许顺天恩。

夫君识礼 为人敬,寒门层出将相魂。

红娘仗义直言恕,忘记身家主和奴。

君瑞锦绣 清贤能,郑恒浊民小人图。

高低远近都论休,萤火月轮两清楚。

休得仗势 孤孀处,免遭雷劈无人收。

金榜题名喜报酬,即日洞房燃花烛。

白马将军 奉旨候,劝尔进退量自估。

郑恒闻言底气输,深浅不知场何收。

满心欢喜 成泡影,悔恨当初人情无。

寒暖虚意别夫人,无地自容颜难顾。

从此嫡亲 再无名,退步踏上暮归路。

赏普救寺美景,品西厢记叙事长诗

第十五篇:喜结良缘

骄马玉鞭出皇都,玉堂风流成人物。

今朝三品 官诰职,昨日方游一寒儒。

酬志龙泉万卷书,豪情行得千里路。

身荣难忘 西厢情,愁来犹记吟诗处。

辞别京华回蒲州,衣锦还乡显风流。

朝天谢罢 圣主恩,跪地泪吻普救土。

柳梢喜鸟比翼飞,鸳鸯戏水藕花处。

霞光普照 山门开,燕飞宝塔风铃舞。

情愿相同恩爱诉,春花秋月梦难收。

人间佳话 传九州,举贺酒,鸣乐鼓。

腮凝新荔美人秀,儿郎书墨业精图。

抬羊担酒 贺新郎,同比翼,祥云翥。

金冠霞披拥莺娘,状元张生花锦簇。

夫唱妇随尽情欢,大鹏展翅万里途。

四海无虞皆称臣,诸国来朝万岁呼。

朝中贤相 庶民富,万里河清五谷熟。

户户安居凤凰来,处处乐土麒麟出。

永老无别 万古聚,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了眷属!

赏普救寺美景,品西厢记叙事长诗

赏普救寺美景,品西厢记叙事长诗

作者简介:王东峰,字.守润,笔名.艾生。山西人士,长居北京。自幼受父母文学熏陶很深,热爱文学,谙熟诗词歌赋,尤其热爱学习贺敬之,郭小川的诗歌创作形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写出了数百首歌颂祖国、歌颂人民、歌颂人民军队及赞美生活、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美文。其作品经常在众多网络平台和地方刋物,报纸上发表,反响强烈。其作品个性是与时代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

创作的作品有:《军旗猎猎》、《沙场大阅兵》、《雨后晨练.散文诗》、《伟大的爱情--高山流水》、《骑摩拜的姑娘》、《七月的初七》、《户部巷》、《扬琴声声.散文》、《雨后情趣》、《回故乡》《清秋月》《醉酒夜的秋雨》《儿时的乡愁》《深秋的垂柳》等等几百首脍炙人口,抒发情怀,喻意深刻的现代诗歌和散文作品。

一步一景皆是诗,

游普救寺,

感怀西厢情,

说不定灵光一闪,

自己也能作诗一首!

赏普救寺美景,品西厢记叙事长诗

赏普救寺美景,品西厢记叙事长诗

赏普救寺美景,品西厢记叙事长诗

赏普救寺美景,品西厢记叙事长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