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将军陂”的由来

民间故事,“将军陂”的由来

传说南宋末期,三饶石壁乡出过一位“护驾将军”,此人姓曾名阿大,是个高长大汉,力大无穷。祖辈以佃耕过活,家境情贫。传说有一次,阿大路过东山村,适逢下雨,一时找不到雨具,见地主曾不仁磨坊门口有舂米石臼,心想借用一下,待晴天送回,便将石臼举过头顶,用手托着,“戴”在头上,冒雨赶路。时被曾不仁管家看见,带七八个帮凶追出村外要来抓他。阿大被激怒,赌气将石臼扔在路边湖洋田里,然后,蹲在路旁看热闹,林管家他们七八个人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仍然搬不上来,最后石臼还是让阿大给轻轻提起来,又轻轻地把石臼放在大路中央。

过去每逢天旱,地主曾不仁总是趁火打劫,发起筑陂募捐,从中敲诈乡民,中饱私囊。这年早造又遇天旱,乡民们为了抵制曾不仁从中敲诈勒索,便一致推选阿大领头筑坡。大伙知道他胃口大,便你一筒我一升地凑集了二斗大米,煮了一大锅干饭,阿大领了情,毫不客气地吃了个精光。嘴湿三分力,肚饱有精神。阿大领着大伙,细心观察坑水流速和昔时残陂形骸,叫大家树下歇息,自己一人上山,专拣上千斤的大石,一手拿铁钎撬,一手用力把石头往坑下推。左一撬右一推,一块又一块的大石就往山下滚,这石碰那石,那石撞这石,顿时,隆隆轰轰如炸雷,炮轰,直捣得地动山摇。好个曾阿大,这推那撵,左冲右突,活象个骁勇盖世的大将军。山民们一齐涌上来,协助阿大,撬的撬,推的推,扛的扛,砌的砌,不到几天功夫,水深流急的南洋坑,便被一道高高垒起的堤陂拦腰截断了,蓄起来的水源源不断地流入干渴的田园。这回有了南洋坑陂,天旱也不愁无水了。

民间故事,“将军陂”的由来

南洋坑陂一筑成,曾不仁发财美梦破灭了。但他生财有“道”,除了租地,雇工,这派款那募捐外,还暗中与一伙盗贼勾结,透水入船,坐地分赃。农闲季节,山民多上山砍柴,烧炭,白天村里常不见青壮男子,曾不仁瞅准这个时机,暗中引来山贼,常白天进村行劫,乡人受害不浅。阿大砍一根大刺钩竹当作武器,天天在后山佯装砍柴,暗中嘱乡人遇贼即敲锣鸣号相告。一天,十几个蒙面家伙又进村抢劫,他们砸门撞户,翻箱倒柜,牵猪背米,挑挑扛扛,扬长而去。阿大闻讯挥着三丈多长的大刺钩竹,追到村外,抄捷径截住去路。为首的那个贼头,仗着人多,跳出来想跟阿大较量,怎知阿大眼明手快,大刺钩竹来个“秋风扫落叶”,将贼扫倒在地,一双脚筒骨也被打断了,喊父喊母地惨叫着。余者见此,丢下赃物就逃命,阿大大喊一声:“看谁敢走一步!”这一喊,比孙悟空的定身咒还灵,一个个贼子贼孙乖乖地在原地站住了。阿大要他们一个个和向他嗑头,保证今后洗手不干。接着又令他们把抢来的赃物给他串在剌钩竹两端。然后,便一个人挑着他们抢来的七、八百斤物品大摇大摆地回村去了。

从此,曾不仁对阿大恨之入骨,想方设法要拔掉他这根眼中刺。一天,他想出一条毒计,通过他的爪牙在群众中散布谣言,说曾阿大脑后有块反骨,不成叛臣必成反贼,将来乡里必然跟着遭殃。吓得乡亲见着他象见看三煞白虎似的,远远就逃开了,阿大的双亲更是惶惶不可终目。曾不仁看了,知道鱼儿已上钩,便匆匆到阿大家,叫他去掏村后那口古井,说是古井重修,为民造福,阿大信以为真,便拍着胸脯说:“阿舍真的要修心积德,为民造福,不说掏一个古井,就是建十座桥,修百条路,我阿大定然尽力相助……”。说着便跟着曾不仁走了。

民间故事,“将军陂”的由来

阿大在三丈多深的古井里,一心一意地清除淤土烂泥,可是他那里知道,曾不仁正在井台上面一边指挥人们抬来一块块大石,一边请来几个尼姑和尚,举着为全村人消灾解难,代天行道的晃子,准备利用这口古井,处死这个“头生反骨”的祸星曾阿大。在神权和族权的威慑下,阿大父母目不忍睹地离开现场。于是在一片法器的敲击声参和着普渡灵魂上天的诵经声中,一块又一块的大石接二连三地投下井去。井里的曾阿大直到这时方知中了曾不仁的毒计,但为时已晚,曾阿大终于含恨死在古井之中。

阿大死后的第三天,皇帝特派钦差前来石壁乡,要召曾阿大上京去当“护驾将军”。哪知圣旨迟来三天,护驾将军已死于非命,乡亲们不胜嗟叹,惋惜万分。有村民对钦差透露真情。钦差听了大怒,命人将曾不仁抓来,勘清事情委曲,写了奏章,遂把曾不仁押到古进边斩首示众,祭奠护驾将军的英灵。钦差这番壮举大快人心。乡人为了纪念这位大力士曾阿大,便将南洋坑陂称为“将军陂”,并且将他的美好传说一代代流传下来。

民间故事,“将军陂”的由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