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至寶之一——海獸葡萄紋青銅鏡

說起青銅鏡大多數人第一印象就是海獸葡萄鏡,因為它鬼斧神工般的工藝,加上數千年的,醞釀。讓我們不禁讚歎古人的智慧。使得它的名氣,出場率實在是高。

同比現在。古玩收藏熱來說。具有非常高的收藏價值,市場價值。

唐代銅鏡是中國古代銅鏡史上的第三個高峰。而此時出現的海獸葡萄鏡體現了這一高峰時期,銅鏡鑄造技藝發展的鼎盛時期。海獸葡萄鏡的出現,是高浮雕藝術在以銅鏡為載體的具有創造性的藝術形式的具體實踐。它所帶給人的美感是有開創性的,銅鏡就是古代用銅製作的鏡子,是今天我們所用鏡子的前身。用途與今天的鏡子一樣,是人們用來妝飾理容的一種生活用品。但是,古銅鏡除了實用價值外,還是精美的工藝品,它製作精良,形態美觀,紋飾華麗,銘文豐富,是我國古代文化遺產中的瑰寶,具有很高的考古、藝術、收藏、觀賞價值。

唐代至寶之一——海獸葡萄紋青銅鏡

名稱:海獸葡萄紋青銅鏡

規格:重:1275g 直徑:18cm

類別:雜項年代:唐代

這款海獸葡萄紋銅鏡,圓形,伏獸鈕,弦紋高圈將鏡背紋飾分為內外兩區,內區高浮雕四隻環繞鏡鈕,在葡萄葉蔓之間攀援嬉戲的瑞獸,鑄造工藝極為精細,瑞獸的眉眼、關節、鬃毛等細部刻畫的纖毫畢現,細緻入微。四隻瑞獸或追逐玩耍,或回首凝望,或匍匐潛行,或仰面朝天,造型生動,神態各異,內區配置五串葡萄紋,瑞獸間飾以舒捲纏繞的葡萄枝蔓。是唐代典型的海獸葡萄紋,紋飾極其清晰可辨,葡萄珠顆顆晶瑩,海獸生動,飛鳥有神,銅鏽和水銀浸均屬明顯的唐鏡特徵。

唐代至寶之一——海獸葡萄紋青銅鏡

上古的鏡,就是大盆的意思,它的名字叫鑑。《說文》中說:“鑑可取水於明月,因見其可以照行,故用以為鏡。”從中國古銅鏡發展史來看,自四千年前我國出現銅鏡以後,各個時期的銅鏡反映了它的早期(齊家文化與商周銅鏡),流行(春秋戰國銅鏡),鼎盛(漢代銅鏡),中衰(三國、晉、魏、南北朝銅鏡),繁榮(隋唐銅鏡),衰落(五代、十國、宋、金、元銅鏡)等幾個階段。因此從其流行程度、鑄造技術、藝術風格等方面來看,兩漢、唐代是中國古代銅鏡製作的兩個高峰期,其間的精品力作,最具收藏投資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