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的傅厚崗

傅厚崗(注意不是傅厚巷)地處南京城北中央路上的一條幽靜的小巷子.一條在中央路的東邊,一條在西邊.傅厚崗的精華主要在中央路西邊的巷子裡.順中央路口往西走50米左右就可見(傅厚崗26號)傅厚崗賓館(炮兵學院招待所)

我知道的傅厚崗

.這裡原是南京軍區工兵3團的駐地.後被炮兵學院買下.在上世記八十年代末期這裡還有兩座民國時期的建築.兩棟小洋樓,一座中式,一座西式.據傳是民國時期原國民黨將軍的官邸.到底是何位將軍的舊址?現也無從可考.但從建築的規模設施和所處的地段看來也有一定的影響.我在傅厚崗住過多年,也曾在一座洋樓短暫住過.正象侯秘所說,對這些過去的東西,真的有那種窺視的,好奇的感覺......我有意的流覽了其中的一些結構,設施.正面門進去後是一很大的客廳,兩邊有廂房,木地板.客廳正面牆壁下部有一壁爐.壁爐早已不使用.但從這一點也可看出當年主人的身份地位.

小樓西北面後部還有一門,從門裡進去就是樓梯,可上二樓,雖然樓梯不知重新漆過幾次,但是它的滄桑和斑駁仍可以讓人感到歲月的久遠.......踩著樓梯向上,樓梯發出吱吱的響聲.聽著這聲音,看著這景象不禁讓人產生幽幽暇思.我常常在想幾十年前是誰在這裡上下?可曾想到多少年後的情景.上了樓梯是一條走廊,兩邊有幾間房子,走到頭最裡面就是我曾住過的那間.有20平方左右,木門,木窗,木地板,牆上的木裝飾全是木結構.南面正面是不規則的窗戶.小樓外部已有些破舊,但屋裡的木窗地板經過不斷的維護保養,仍保留著原來的色彩和構造......看著這深深的醬紅色,厚重的木結構.感覺到的是歷史的沉澱,年代的流失......不知是木結構的原因還是房屋建築的精華.住在裡面感覺還是很舒適.主要是冬暖夏涼,保溫隔熱的效果很好.

院裡另外一座西式洋樓沒有進去過,地勢比這座中式建築低一些,有階梯下去才是門,建築略小,形狀方方正正,房頂是尖的.只有一門,小樓北面連接處有一排平房.這座洋樓不知是否另一主人家住的?旁邊的平房據說是衛兵馬伕的宿舍和馬廊.這裡不多說了......(這兩座洋樓後來在蓋傅厚崗賓館(炮兵學院招待所)和宿舍樓時拆掉了)。可惜的是當時還沒有這個意識。沒有很方便的條件。沒留下一些影像資料。傅厚崗賓館現已停止經營。

傅厚崗地處丘陵,小巷高低錯落.傅厚崗26號處於最高處,往西順坡而下前走十餘米,就是傅厚崗29號(原60號)李宗仁公館.這裡的主人原是國民黨陸軍中將姚琮,幾經戰亂後,於1947年成為李宗仁的官邸。

我知道的傅厚崗

我知道的傅厚崗

我知道的傅厚崗

我知道的傅厚崗

我知道的傅厚崗

我知道的傅厚崗

.我有時從門前走過,從開著的大門看到裡面:有花草,有樹木,有假山,有鵝卵石鋪就的小道.很是幽雅清靜.所謂曲徑通幽正是如此.院落很大在深處有一座中式風格的民國建築.院裡院外我所見到的是鮮有人進出.八十年代當時的江蘇省委書記顧XX曾在這裡住過.那時常可看到。。。百姓出現.夜晚也會有遊動的哨兵.後來這裡又成了省級機關幼兒園.。

在往前是傅厚崗30禮堂.是江蘇省機關禮堂.順著巷子走到盡頭,也是最低處傅厚崗66號(今青雲巷41號)當年是八路軍駐京辦事處,又稱十八集團軍駐京辦事處,現為八路軍駐京辦事處舊址記念館.

我知道的傅厚崗

我知道的傅厚崗

我知道的傅厚崗

我去裡面看過.這裡原是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先生公館,張與周恩來有師生之誼.將房屋讓了出來.從此這裡成了八路軍駐京辦事處.院內有一座西式結構假三層樓房.裡面有李克農,博古,葉劍英的辦公室和臥室.院裡花圃中還有一防空洞......在這條百餘米的巷子裡還有省機關食堂,省機關澡堂.在26號炮招處有一十字路口.南北向叫高雲嶺。

高雲嶺56號法國駐華大使館舊址,現為出版社,民政廳,民政幹部學校。那年侯秘來南京出差。我和侯秘還在裡面的招待所住過一晚。

我知道的傅厚崗

我知道的傅厚崗

我知道的傅厚崗

我知道的傅厚崗

(以上部分圖片為網絡圖片。)

,東西向叫傅厚崗.在這兩條小巷深處散落著數十棟民國時期的別墅(嚴格來說應該是公館,都是獨門獨院。)洋樓.解放後這裡住過解放軍的將領和社會名流.文化名人......當然這還是上世記八九十年代的事,我有時偶爾從這裡路過.市場經濟讓這裡又發生了很大變化.......

后街寫於2007年5月5日,修改於2018年6月29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