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物理上的成就轰动世界,却为了祖国隐姓埋名30年,让人敬佩

她是研究我国原子弹为数不多的女性之一,她没有钱学森和邓稼先那样家喻户晓的名声,但是她被称为中国的居里夫人,她的事迹被写进了课本,但是她的名字却很少有人知道,她叫王承书。

她在物理上的成就轰动世界,却为了祖国隐姓埋名30年,让人敬佩

王承书1912年出生于上海的一个书香门第,父亲早年是进士,很有学问,后来被清政府送到了日本进修,民国初期担任了内务部警政司司长,王家是按照诗、书、礼、仪来取名的,王承书排行第二,她从小就显示出了极强的数学天赋,1930年,因为成绩优异,王承书被保送燕京大学物理系,在物理系中唯一连续三年获得第一名的女生,获得了“斐托斐”金钥匙奖,1936年,获得了燕京大学硕士学位。

也就是在这一年,她遇到了自己一生的挚爱,燕京大学教授张文裕,也是她的导师,1939年,在著名物理学家吴有训的见证下,两人结为夫妻,走进了婚姻的殿堂。从此,开启了共同为祖国的物理事业奉献的生涯。

婚后的王承书在一段时间内都待在家里,可是她不满足于做一个家庭主妇,作为一个接受过先进教育的女性,她信奉的就是女子也能成就一番事业,她想要继续深造,专研物力,这种想法得到了丈夫的大力支持。1941年,王承书申请了美国巴尔博奖学金,而丈夫张文裕则放下所有,陪妻子远渡重洋,前往美国,当时的密歇根大学在历史上从未接收国已婚的女性,但是王承书实在是太优秀了,密歇根大学的教授,国际物理学权威乌伦贝克破例将她录取,一起进行气体研究,在1951年,王承书提出了一个影响了整个世界物理界的观点,也就是后来被称为“王承书——乌伦贝克方程”的观点,这个方程一直沿用至今,在王承书博士论文答辩的时候,她提出了一个想法,导师连续说了三次“NO”,但是王承书说了三次“YES”,紧接着便拿出了有力的论据,乌伦贝克也露出了笑容,不但承认了她的观点,还表示祝贺,30年后,也就是1980年,乌伦贝克依旧发表文章,高度赞扬“王承书是一个不可多的人才,她在学术上的坚持令人动容”。

她在物理上的成就轰动世界,却为了祖国隐姓埋名30年,让人敬佩

王承书在科研的道路上从来没有停止过脚步,1952年,王承书又提出了索南多项式,不管是理论还是实践,这项成果都给这个圈子里的人提供了巨大的帮助,这项技术再一次轰动了世界,当人们知道这个研究成果竟然是出自一个年轻的女孩时,全部认为这个女生的行为太不可思议了,乌伦贝克也公开说:“王承书的前途不可限量,如果一直在美国做研究,她有很大的可能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这句话让当时的 王承书很是激动,但是更令人激动的事情,是新中国成立了,王承书迫不及待想要回国,报效国家。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消息传到了大洋彼岸,一得到准确的消息,王承书和丈夫张文裕就决定要回到祖国,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不允许中国科学家回国,以你们的科学水平,一回到中国必定全力的研发原子弹,就这样,王承书和张文裕被限制了,直到1955年,中美达成相关协议后,王承书和张文裕立刻申请回国,他们一刻也等不了了,为了避免美国政府的阻扰,王承书将自己的资料分成了300多分分批寄回了北京,1956年,王承书和张文裕还有两人的孩子,终于回到了阔别15年之久的祖国,他们心心念念的中国,再回国之前, 王承书就给自己的朋友写信:回国之前我就已经决定好了。从此之后,我将要十倍的精力,百倍的热情拼命工作,建设我们的国家。

刚回国没多久,就有人找到了王承书,希望她能参与热核聚变技术的研究,那时的中国在这个领域的认知是一片空白,而对于王承书来说,也是从来都没有接触过的领域,1958年,王承书被派往苏联进修,回国时得到了一本介绍美国受控热核聚变的书,在火车上,王承书用了7天的时间,将整本书翻译成了中文,经过更加努力的学习,王承书不仅弄清楚了世界热核聚变的理论,方式和现状,还参与了我国最早的三个等离子体实验装置和建造的工作。

在王承书的指导下,我国有了第一批热核聚变的研究人才,1961年,钱三强找到了王承书,国家正在研究原子弹,希望她能做分离铀同位素的任务,她可以考虑,一旦接受了,就必须放弃原本的一切荣誉,以后也不会有王承书这个人,她没有考虑,当即就答应了,从此,王承书这个数次轰动世界的顶尖物理学家,在世界物理界消失了。

她悄悄的来到了504厂进行科研工作,在整个504厂,王承书是唯一的女科学家,她没日没夜的拼命工作,刚刚50岁的她,头发就全部花白,后来有一次邓小平到504厂视察,一眼就认出了王承书,“我记得你嘛,1959年的全国群英会上,你带着大红花,从此你就隐姓埋名了,连你的先生都找不到你”,在王承书奋斗的同时,张文裕也没有闲着,担任中国专家组组长的他,带着团队在莫斯科进行核研究,夫妻两人天各一方,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为国家振兴努力奋斗,唯一苦的就是两人的孩子,从来没有体会过父母亲的关心与呵护,王承书也表达过自己的愧疚,“对国家的承诺我都做到了,唯独对孩子没有”。

她在物理上的成就轰动世界,却为了祖国隐姓埋名30年,让人敬佩

1964年,气体扩散厂生产出了合格的高浓缩铀,原子弹的燃料有了,1964年10月,蘑菇云在神州大地腾空而起,整个世界都为之震动。

钱三强曾经和王承书有过一段对话,“你在这里工作有什么困难吗”?“没有”,“生活有困难吗”?“没有”,“有什么话让我带给文裕吗”?“没有”,“让你继续在504厂进行核事业,你愿意吗”?“我愿意”,三个没有,一个我愿意,对祖国有多么浓烈的爱,才能有这样的回答,她以自己孱弱的身躯,支撑起了中国的发展,用尽自己最大的能量,推动着中国科技的前行,不断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