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早已结婚生子,却和妻子举行第二次婚礼,婚礼过后全家隐姓埋名

张甲洲,1907年出生于黑龙江巴彦镇东乡,他自小爱读书,成绩也一直优异,但因为带领同学进行反日运动和游行示威,所以才会在中学时代被学校开除两次,但他之后还是考取了北京大学,之后因为向往清华大学开展的革命活动,从北大退学,考取了清华大学政治系,无疑,张甲洲是一位热心政治和家国命运的学霸青年。

他早已结婚生子,却和妻子举行第二次婚礼,婚礼过后全家隐姓埋名

在考取清华大学前一个月,张甲洲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读书期间,张甲洲也开始进行革命政治宣传活动,创办报刊、撰写文章,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以后,张甲洲也开始利用手中的笔杆子对侵华日本人口诛笔伐。

日本人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张甲洲也隐藏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回到了东北,在东北以老师的身份开展地下工作,在这期间,他认识了女青年刘向文,她正直善良,张甲洲把她视作自己生活上的亲密伴侣,以及抗日道路上的亲密战友,婚后不久,刘向文为张甲洲生了一儿一女,平时张甲洲忙于地下抗日活动,刘向文也选择默默支持。

他早已结婚生子,却和妻子举行第二次婚礼,婚礼过后全家隐姓埋名

他们结婚后的第三年,张甲洲对刘向文说,要再举行一次婚礼,他们儿女都有了,为何张甲洲还要再和妻子举行一次婚礼呢?原来,当时的东北在日本人的严密控制之下,而张甲洲却想要组织一个抗日游击队,为了能够名正言顺地把大家联络起来,他才想了这个办法,他再次举办的婚礼,有200多人参加,在婚礼上他们举行了誓师大会,之后巴彦游击队也从此成立,而作为发起人的张甲洲也成为游击队的总指挥,这也是共产党人领导下的第一支人民抗日武装游击队伍。

他早已结婚生子,却和妻子举行第二次婚礼,婚礼过后全家隐姓埋名

之后张甲洲便指挥游击队伍多次攻打日本人在东北驻防的城镇,但也因此引起了日本人的注意,为了保证家人安全,张甲洲从此让全家人搬家后隐姓埋名,而他自己的名字也改成了张进思。

后来张甲洲的地下工作被人发现,他被组织安排转移,临行前,张甲洲交代自己的妻子刘向文以后改嫁,因为那时候正值1937年的8月,全面抗战已经打响,张甲洲知道自己将会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可惜的是,在转移的路上,张甲洲就被敌人的流弹击中,牺牲的时候只有30岁。

虽然张甲洲的生命不长,也没能参与到全面抗战中,但是他却是打响抗日第一枪的英雄,他的名字,不应该随着时间的流逝被我们遗忘,我们都应该永远铭记英雄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