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者上钩——姜子牙

姜子牙,名尚。亦作姜尚。他的先祖因为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为吕地,所以他也叫吕尚,别号飞熊,民间俗称姜太公。姜太公在历史上的名气和大。地位很高,许多地方上的人都把他当成神仙来敬奉。而这一切身后盛名都是来之姜太公的一次出格的举动。

愿者上钩——姜子牙

话说三千年的某一天,姜子牙坐在渭水边钓鱼,这本来是没什么稀奇的,可是这个老头的与众不同之处就是:手中握着一根竹竿,竹竿的另一头绑着一个直鱼钩,坐在河边一动不动,像个雕塑。

一个路过的小伙子看到就问:"老人家,您钓鱼,怎么鱼钩是直的呀?而且还不放到水里,这样能钓到鱼吗?”

姜子牙说?“老夫钓鱼,愿者上钩,不愿者有它,从不强求.”

路人一听,觉得太奇怪了,从来没有见过这样钓鱼的,就向旁边的人喊道:“哎,都来看呀,这儿有个怪人,钓鱼不用钩,想让鱼儿自己蹦上来."

旁边的人一听,都围观过来看热闹,对着姜子牙指指点点,姜子牙微微一笑,也不吭声。知道自己的目的达到了。

愿者上钩——姜子牙

因为古时候的通讯技术非常的落后,不像现在,手机电脑网络铺天盖地。那时候识字的人也没几个,出了什么新闻,一般都是口口相传。姜子牙这样做,别人都以为是怪事,肯定见人就说,没过多久,他的名声就传遍了整个西岐。

当时,西岐的诸侯王姬昌,因为跟商朝的矛盾越来越大,所以急需有识之士辅佐他,壮大西岐。朝中无贤才,他准备趁着去乡下打猎时,寻找贤才义士。西岐的人很喜欢算卦,大小事都要看看天意如何。一天,姬昌早早的起来沐浴更衣,然后占卜一卦,得到的卦辞是:这次所得猎物非龙非螭,非虎非熊,乃是成就霸王之业的辅臣。于是他高兴的出发了,果然在渭水河边,碰到了正在垂钓的姜子牙。姬昌跟他交谈了几句i,大喜过望,说:“从前我先君太公就说过,会有圣人来西周,使西周兴盛,可见就是您了,我们太公盼望您已经很了。于是就称姜子牙为太公望,二人同车而归。姜子牙终于遇到名主,此时的他已经在渭河钓了几个月的鱼了,好在皇天不负有心人,总算有了回报。

愿者上钩——姜子牙

姜子牙从此被尊称为太师。军国大事,一以付之。

遇到周文王时,姜子牙已经很老了,此前,他曾经在商朝做事,但是没有得到纣王的重用 ,只好离开了。之后。他曾经游说过列国诸侯,但还是没有人重用他,正在茫然时,他听人说,西岐的国主正在寻求贤才,于是决定到西岐来碰运气。

为了被明主发现,他想到的这条钓鱼计策相当的高明,他充分利用了人们的猎奇心理。一群钓鱼的人,都按部就班的在那钓鱼,就没什么稀奇的。但是其中一人有直钩钓鱼。而且还把鱼钩悬在水面之上,大家就会觉得很稀奇,会说这个人是个怪人。

姜子牙被重用后,尽力辅佐文王。商纣王见文王势力渐大,就以天子的名义把他罩到朝歌,然后拘禁了起来,文王的长子伯邑考带了金银珠宝奇珍异玩前去营救,结果被纣王杀死,让后做成肉酱送到牢里让文王吃,文王善卜,他料到这是他儿子的肉,但是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还是吃下了。

在牢里,文王忍辱负重,细心推演伏羲氏的八卦,终于创造了伟大的周易。

后来,文王历经磨难被救出,回到西岐以后,他立志要推翻商朝,于是,姜子牙就有了用武之地,在姜子牙的谋略下,西岐讨伐了周边的小诸侯国,扩大了自己的地盘,壮大了自己的实力,也提高了自己的威信,,

再后来文王去世,武王秉政。为完成文王未竟事业,武王开始紧锣密鼓的筹备伐纣,

周朝建立后,姜太公被封到齐地,政事开明,礼仪简明,工商业大兴,汽笛临海,因此渔业和盐业发达,后来武王去世,成王即位,管蔡叛乱,一些诸侯也趁机叛乱,于是成王就给太公下令说:"东至大海,西至黄河。南至穆陵,北到无棣,此间五等诸侯,各地官守,如有罪愆,命你讨伐”这样一来,齐国奉天子之命,讨伐不逊,逐渐成为一个大国。

愿者上钩——姜子牙

姜太公活到一百多岁才逝世,他生前为人民创造了很多的福祉,死后也遗留给你人们很多的财富,他所著的兵书《六韬》是中华文明中兵法的鼻祖。中国古代的兵法,兵书,战术,策略等一整套军事理论体系,全是由此而发端,后来著名的军事家孙武,鬼谷子,黄石公,诸葛亮等人。都吸取了《六韬》里的精华,因此姜太公也是中国兵法的宗师,去世后被演绎成神。民间对姜太公非常的崇拜,常有“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的说法,用来镇压妖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