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奥斯卡的《Coco》寻梦环游记, 点亮了灵魂可眼睛已瞎

2017年末上映的《寻梦环游记》在内地掀起一股伴着眼泪的高票房高口碑热潮,这部由著名动画公司皮克斯出品的《Coco》,获得了本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的奖项。

但到了中国的译名却摇身一变成了《寻梦环游记》,除了这个译名以外,这部电影还真是非常赞。

得了奥斯卡的《Coco》寻梦环游记, 点亮了灵魂可眼睛已瞎

其实已经有不少人在吐槽这个电影的译名,我们并不知道在决定译名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暂且不说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不是寻梦,哪怕是,《寻梦》这样地翻译不仅没有用,反而对于电影本身来说是一大败笔。

大家都知道小说是没有特定主旨的,也就是说“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更何况是表现力更丰富的电影,一旦名字成了《寻梦》这样具有定义主旨性的词语,就第一时间禁锢了观众的思维,一般,观众看了就会觉得,嗯,这是主要讲的是一个小男孩追求自己梦想的故事。

得了奥斯卡的《Coco》寻梦环游记, 点亮了灵魂可眼睛已瞎

再回过头来看这部影片,让人热泪的,让他得了高票房高口碑还得奥斯卡的,好像不仅仅只有寻梦和家庭之间如何权衡那么简单。

他借用了这样一个故事,还表达了长辈,亲情,墨西哥传统风俗,然而让他得奥斯卡的,更多的是他体现出来的生命奥义,并且,这个电影你还可能读出更多地东西,你所理解的每一样,都是你心中所想,都是电影想表达的。

一边是五彩缤纷的幽灵世界,一边是人类世界,当第一次看到另一个世界,当第一次解释出幽灵如何真正走向死亡时,一种强大而直白的信念已经悄然涌上心头。

得了奥斯卡的《Coco》寻梦环游记, 点亮了灵魂可眼睛已瞎

“当人间没有人再记得他时,当活着的人没有人再说起他的故事时,他便迎来了真正的死亡。”

不知道有没有人想到学生时代语文课本里臧克家的一首诗《有的人》:有的人活着,可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这首诗和这部影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一个人哪怕肉体死去,但他的故事,他的精神,他的思维已经传递给了在世的人,而在世的人又一代传一代下去,他就像是得到了永生一般,灵魂永存,试想一个人除了肉体就是思想了吧,我们无法避免肉体的死亡,但我们可以避免灵魂的消逝。

得了奥斯卡的《Coco》寻梦环游记, 点亮了灵魂可眼睛已瞎

从个人来讲,只有你真正为这个社会为人类进程做了贡献,大家才会孜孜不倦地提起你的故事你的思想你的名言;对于大众来讲,我们缅怀先贤,缅怀去世的长辈,是我们的念想,也是死者生命的另一种延续,从这一点来讲,亲情和生命两个主题相辅相成,互相烘托。

不光如此,电影的主题曲《remember me》请记住我,也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不论是从对生命与亲情方面的深刻诠释,还是歌曲旋律,这首歌都当之无愧。

得了奥斯卡的《Coco》寻梦环游记, 点亮了灵魂可眼睛已瞎

“Remember me,though i have to say good bye.”

“请记住我,哪怕我不得不离开”

对于人来说,最能够唤起人记忆的首先是味道,然后是声音旋律,最后才是画面。

得了奥斯卡的《Coco》寻梦环游记, 点亮了灵魂可眼睛已瞎

你一定经历过听到曾经的某段旋律,和旋律相关的曾经的事件画面情感就一下子全部回忆了起来,结尾男主角用这首歌唤起Coco对她父亲的记忆,不失为点睛之笔。

按照这样来看,原名《Coco》是非常得体的,只是一个人名,没有下定义,让读者有更多的感触和体会,而Coco是整个故事的线索是关键人物。

得了奥斯卡的《Coco》寻梦环游记, 点亮了灵魂可眼睛已瞎

比起直接用主角名字更具有故事侧重性,不给主角带光环,让人更关注故事本身,电影名是一个电影的眼睛,在中国,这部电影怕是瞎着让中国观众看到了他的内外美,看来我们中国观众还是很优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