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人,更容易成功

这样的人,更容易成功

领读人|西蒙 · 主播 | 李斌

这样的人,更容易成功

这样的人,更容易成功

在构建人际网络、合作、沟通、以及影响他人方面,付出者凭借其独特的方式,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让自己走向了成功。然而,正像我们刚开始看到的那样,虽然一些付出者处于金字塔的顶端,但也有一些付出者位于金字塔的底端。

如果付出者为别人做出了太多的贡献,或是使用了太多无力的沟通方式,他们就会不可避免地成为失败者和垫脚石。那些能成功地克服这些问题的人,也就成了成功的付出者。

亲爱的有书书友,你们好。今天,我们将继续共读《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思维课》最后一部分,建议今日读完第七、八、九章。

如果说获取者是自私的,那么失败的“付出者”就是无私的。而成功的付出者介于两者之间,他们利他且自利,并且和获取者一样雄心勃勃。在关心他人利益的同时,他们也关心自己的利益,但他们的方式与互利者的等价交换并不同。

利他且自利的付出者,在关心他人的过程中,积累了快乐与能量,这些可以让他们更好地帮助更多的人。而关注自身利益,又恰恰让他们看到了这些善行对自己好处,这让他们保持帮助他人的恒心,更让他们避免了因太过无私而导致被人利用的情况。

由于无私的付出者不关注自身利益,这让他们经常感到筋疲力尽和力不从心。《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思维课》中的研究表明:比起无私的付出者,利他且自利的付出者贡献更多。

在此,如何成为一个拥有持久动力的成功付出者并且不被别人利用,成为了一个应该思考的问题。

这样的人,更容易成功

这样的人,更容易成功

通常,获取者总是具有欺骗性的。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他们经常选择伪装成具有亲和力的人。拥有识破获取者伪装的能力,以保护自己免受他们的利用,这对所有付出者而言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真正有效的措施是转换身份,又称为“代理关系”。如前所述,付出者通常把他人的利益放置于自身之上,并且十分关心他人的感受。当他们为自己的利益游说时,虽然能察觉到对方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但付出者普遍会忽略这一点,从而被获取者利用。但当他们为他人的利益游说时,他们往往能很好地保护他人的利益,并为此据理力争。

谁能想到在两种不同的场合下,付出者的心态竟会有如此大的反差?但也正是这些反差,帮助付出者们跳出了获取者的陷阱,从而避免成为别人的垫脚石。一旦付出者感觉不对,他们便可以通过“代理关系”这一方法完成身份的转换。

他们可以把自己想成他人利益的代理者,把保护自身利益想象成保护他人利益,从而避免被获取者利用。由于比起自己的利益,付出者更看重他人的利益,所以这种“代理关系”成为了非常有效的方法。

这样的人,更容易成功

这样的人,更容易成功

“成功不仅仅需要利用付出的优势,也需要避免付出带来的问题。”付出行为本身就存在风险,如果在人际交往和各种关系中都保持一种互动风格,这会让原本危险的行为变得更加危险。因为你无法预料自己会碰到哪一类人,并且能不能灵活变通、与时俱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是否能够走得长远。

正如心理学家布莱恩•利特尔所说:“尽管我们的第一本能是付出,但我们是否有能力取得成功,则取决与我们能否习惯于采取互利者的做法,让它成为我们的第二本能。”面对伪装的获取者,成功的付出者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行为来保护自己,但失败的付出者却会犯下错误。

良好的关系网络、避免过度投资、无力沟通,以及付出行为的本身,决定了付出者金字塔顶端的位置。而无法正确调整自身行为,也直接导致了一些付出者处于金字塔的底端。在《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思维课》这本书中,作者格兰特通过对比获取者、互利者、付出者这三类人的人际交往模式,得出了“付出者”更容易取得成功这一论断。

并且,他更是通过分析付出者在构建人际关系网络、投资、与人沟通等方面为我们论述了付出者取得成功的原因。而在这一部分,由于付出者乐于助人与人为善的天性可能会被别人利用,作者提出“代理关系”这一解决办法。

在取得成功,或者是“成为一个成功的付出者”这条道路上,一切道阻且长。在此,希望大家在本书中有所得,并取得自己想要的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