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的秘诀

沟通的秘诀

领读人|西蒙 · 主播 | 李斌

沟通的秘诀

沟通的秘诀

小米的创始人雷军作为国内少有的英文极差,但敢用英文交流的CEO,在印度小米发布会上火了一把。比起其他CEO在发布会上的自信地侃侃而谈,雷军显得紧张又羞涩。在本该大肆宣传自家产品并展露一个CEO的自信时,雷军想了半天才憋出一句“Are you ok?”

相对于那些充斥着自信与支配性的话语,我们把雷军这种说话方式称之为“无力沟通”,即以试探性的讲话为主的沟通方式。事实上,不按套路出牌的雷军为小米手机带来了更好的宣传效果,“无力沟通”的魅力让小米在印度更加火爆。

亲爱的有书书友,你们好。今天我们将继续共读《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思维课》一书,建议今日读完第五章和第六章。

作者格兰特的研究表明,影响他人的方法大体可以分为两种:确立支配性地位以及获得声望。当我们确立支配性地位时,人们会理所应当地认为我们是强大并且有权威的,也正因此,我们获得了影响力。而当我们获得声望之后,我们会变得更加有影响力,因为人们会因为我们的声望而尊敬、欣赏我们。

选择怎样影响他人与我们日常的人际交往模式息息相关。事实上,通过一场小小的谈话,我们就可以识别出,谁是想要确立支配性地位的获取者。这些人非常善于做出强有力的沟通,喜欢控制谈话的走向。为了显示出他们的自信,他们常常说话强硬,音量很高。在寻求影响力的过程中,他们通过强大的自信来推销自己,并在必要的时候表现出愤怒甚至是发出威胁。

沟通的秘诀

沟通的秘诀

这么做的结果就是,在确立支配性地位方面,获取者成功的几率要比付出者大得多。但是,以这种方式获得的影响力真的能长久吗?

如果我们采取与获取者相反的沟通方式,情况会怎么样呢?这种沟通方式,就是我们在上文提到的“无力沟通”。无力沟通者倾向于用不那么肯定的语言来讲话。他们通常使用示弱的方式交谈,并显示出自己的弱点。他们表现出更多的疑虑,并非常依赖别人给出的建议。

而且,比起获取者那种直白的观念告知方式,无力沟通者更倾向于向他人提出问题,然后聆听他人的回答。他们看起来似乎不太有主见,也正是因此,很多人被告知:使用无力的沟通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他们的影响力。事实果真如此吗?

本书作者格兰特说,“不完全是这样”。

2004年,几乎每个人都知道大众汽车的那句宣传语,即“驾驶它,你会得到它”。这句话出自一位名为唐•莱恩的会计经理。

在一次会议上,莱恩突然想出了这句话。但是作为会计人员,他实际上不被允许参与创意过程。如果他是一个获取者,他或许会直接冲进创意总监的办公室,并且说服对方接受他的想法。

如果他是一个互利者,他可能会和创意总监来一场等价交换,他把想法分享出去,创意总监帮他一个忙作为报答。但是莱恩作为一个付出者,他想出了更好的解决办法来让创意总监接受他的点子。

莱恩并不关心功劳,他只是想为创意团队提供一个好的台词。就这样,他走进创意总监的办公室说到:“我想出了一句很棒的台词,或许你应该用它。”随后,他播放了一段录音脚本样例来展示它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很快,创意总监就明白了莱恩的想法。

沟通的秘诀

沟通的秘诀

面对自己想出的这句完美台词,莱恩没有强硬地要求创意总监接受它,而是以提建议的口气和创意总监沟通。通过试探性的讲话,莱恩轻而易举地就让创意总监接受了他的建议。就这样,莱恩用十分温和的方式对创意总监发挥了自己的影响力,结果就是,这次宣传卖掉了相当多的汽车,并获得了几个广告奖项。至此,“无力沟通”再一次发挥了它的魅力。

获取者经常会担心,试探性讲话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他们的支配欲和权威。然而付出者则更喜欢试探性的和别人讲话。并且,通过试探性的讲话,付出者可以更容易地增强自身的影响力。因为他们感兴趣的是帮助别人,而不是在别人那里获得权力。

展示弱点、询问问题、试探性的讲话,这些方式都可以帮助付出者获得影响力。正如格兰特所说,“无力沟通可能远比听到的更加强大和有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