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浑河断桥”到“八三隧道”:沈阳浑河还有太多“你不知道”

2018年,沈阳人听到了地铁9号10号线将要开通的消息,而且也听说沿着浑河还要整一些有轨电车线路,而且还有一个什么长安桥正式通车了,成了浑河上开通的第十几座桥,小旮也说不清楚了。某一天,小旮居然在浑河桥上,看到了一段断桥,而且还在网上看到了这段断桥的遗迹说明,

我就想,浑河上现在这么多的桥,也应该有一则文字来纪念了吧。

从“浑河断桥”到“八三隧道”:沈阳浑河还有太多“你不知道”

沈阳浑河桥上可以看到的断桥

七十六年浑河断桥,谁有兴趣知道她的往事?

其实一直以来,至少是小旮记忆里,浑河上就只有两座桥,一座是浑河桥,另一个是长青桥。但是2003年,浑河老桥传出来拆桥的消息。对于浑河老桥来说,一些数字可以代表当年这座桥对于沈阳的重要性:浑河老桥建于1942年“伪满”时期,全长664米,宽9米,该桥整体结构为双悬臂式,桥墩为3柱式结构(桥墩由3根柱子并排支撑),桥身共有30个孔,其中中间28个孔跨度为22米,两侧各15米。桥基础深9米,承载力为10吨。该桥是沈阳浑河上最早的一座桥,建设之初对浑河两岸交通起了重要作用,2003年12月19日凌晨4时左右,有着61年历史的浑河老桥爆破拆除,只有第17、18孔之间的桥墩保留下来留做纪念。

从“浑河断桥”到“八三隧道”:沈阳浑河还有太多“你不知道”

夜色下的沈阳浑河断桥

据沈阳老人儿讲,这座桥当年对于还只是个村子的浑河堡村以及周边地区可以说是生命线一样的存在。当时是沈阳刚解放的时候,浑河水位当时可没这么高。每到早晚时分,就会看见一种情景,桥上几乎没有行人,桥下的浑河水里却热闹得很:有趟水的行人,有水里撒欢的马匹和漂在水面上的马拉车,甚至还有两手拎着东西后背还背着孩子趟河的人。大家为什么有桥不走呢?一来当时脑瓜死,认为走桥还不如直接趟河方便。这种有桥不走的情况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期才结束,因为那时浑河水位升高了。到了后来的60年代,由于当时物资紧缺,所以浑南的人都通过这里去城里,用一些农产品去城里换一些火柴、布料之类的东西,但这对于统购统配的计划经济时期来说,算是一个罪名,叫“倒买倒卖”。所以,一直都会有一些人员在桥上检查来往人员,看看有没有这种“倒买倒卖”的行为,一经发现,就会全部没收。

20世纪70年代初的时候,全国对旧的东西采取了否定和消除的态度,建于“日伪”时期的浑河老桥是重点对象之一。所以就有人鼓动着拆掉这座桥,

那时候,人们刚把南岸的两个桥柱子拆了,桥面刨下一米多距离,忽然得到通知说第二天有很重要的车队要从这里经过,于是连夜又把桥用黄土填平了,为了看不出有刨过的迹象便铺上一块大铁板。后来争论了很久,最后因为怕还有类似情况发生,拆桥的事便不了了之了。

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过桥还得排队!浑河桥过桥人增加很多,所以就显得特别拥挤。每天到了上下班时间,一旦两辆轿车别在一起,或是马车横在桥上,那么不堵半小时的车是过不去的。后来为了缓解这种现象,想了许多办法。沈阳市相关部门特意作出决定把浑河两岸企业的上下班时间岔开一些,比如行人和非机动车自发组织排队,还选出了一个每天经过浑河老桥的人为队长负责秩序;还有一段时间,采取了行人、非机动车和机动车每人一两分钟交替通过的办法。

到了90年代,说实话,小旮的记忆里,浑河桥当时是有两座的,一条是走机动车的,也是后来后建的,在靠东这边,也就是现在浑河新桥的位置。而现在的那段断桥,当时似乎是专门走人的,基本是一个人行和走自行车为主的浑河桥了。2003拆桥的时候,应该是将原来的浑河机动车桥拓宽了,然后把那个人行的老桥拆掉了。但小旮还是忘不了,那个时候的浑河堡,还是一个刚刚兴起的小村子,浑南,除了浑河堡还基本上什么都没有。

那时候,从文化路往南到浑河这一大片地区,基本也没有什么象样儿的建筑物,如果非要说一个的话,那就是河畔花园和夏宫了。

从“浑河断桥”到“八三隧道”:沈阳浑河还有太多“你不知道”

日伪时期的沈阳地图

小旮后来又找到了一张日伪时期的沈阳老地图。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那个时候的沈阳,其实从南关路往南的地区基本都不属于市区了。那个时候这一片地区有一个日伪的名字“浑河区”。

到后来二战结束,沈阳光复的时候,国民党接收沈阳的时候,将当时的“沈阳区”就是当时由张作霖建设而来的沈阳旧城区,和当时的沈阳郊区“浑河区”进行了合并,然后各取一字,最后成了“沈河区”,这,就是沈河区名字的由来。在这之前,沈阳城区在浑河以北离得比较远的地方,也就是沈河区出现的时候,沈阳才算是真正“与水为邻”。

从“浑河断桥”到“八三隧道”:沈阳浑河还有太多“你不知道”

1942年左右的沈阳浑南地区

从长青桥到八三隧道,浑河历史隐隐再现

在日伪时期的沈阳老地图上,你可以清楚地看到,当时的浑河上,只有三座桥,一座是南满铁路浑河桥,一座是浑河桥,一座是长青桥。小旮最近探访了一些长青黄泥坎地区的老人儿,他们印象里的长青老桥并不是现在的长青桥。从现在的长青桥往南下桥的地方,有一个向西的小路口,这里进去,正好是现在沈音南校区的北墙,这里,座落着几个当年的老小区。这里,其实就是当年解放初期的东陵区政府(革委会)所在地。而原来的浑河长青老桥是在现在文汇街的这里,一直往北延伸到浑河北岸,这,就是原来长青老桥的所在位置。所以,当年的黄泥坎村地区,文汇街才是这里的中心地区,而不是现在的长青街。

不过现在,这里的文汇街,只留下了一个大堤路路口的一个向北的大上坡

,而当年的长青老桥已经不在。

从“浑河断桥”到“八三隧道”:沈阳浑河还有太多“你不知道”

八三隧道已经废弃

其实说起这些过浑河的桥,小旮最想说的还是咱沈阳在1974年的时候建设的”八三隧道“。对,你没听错,这相对于后来沈阳建设的五爱跨浑河隧道,早了三十多年的时间。细想一下,当时那个一穷二白的年代,居然也有这种实力勇气和魄力来建设这样一个伟大的隧道。

从“浑河断桥”到“八三隧道”:沈阳浑河还有太多“你不知道”

这就是隧道所在的位置

这个”八三隧道“,当年是战备之用的,浑河八三隧道1974年建成,是中国最早期战略级原油管道工程八三工程的一部分,隧道下埋着两排输油管道,1999年维修后允许民用。2003年封闭前通过此隧道需缴纳1-3毛钱的通行费。隧道的一端,设在东陵区上木厂地区

,隧道的另一端,设在浑南杨官地区

小旮完全想不出来,当时我们的父辈是用了什么样艰苦卓绝的方法,建设了这样一条人间奇迹。也可能当时由于是战备之用,不可能公开宣传,但当时那样的条件下,一定付出了异常大的代价,而且很有可能这种代价是人的生命。现在,我们现在的技术条件下修一个穿山的隧道还会有那么多的人员伤亡,在1974的当年,你会想像建设者都经历了什么吗?而且那建成之后还必须秘而不宣,包括即使有可能付出的生命代价。

小时候,小旮曾经跟着哥哥他们一大帮小孩儿去浑南,当时浑南杨官地区有一个特别大的挖沙造成的水坑,每一年那里都会有淹死小孩的事情发生。但那时候也不知怎么了,就是一无返顾地过去玩。那时候的八三隧道,就像一部时光机,让我们手挽着手,冲向那种三伏天都感觉阴冷的黑暗。然后冒着漫天的汽车尾气和暴起的灰尘,冲过那样一个星际虫洞似的隧道里。现在想想,那一个洞口写着大大的”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洞口,那就是一个一千零一夜里魔幻入口。然

后美滋滋地,在下午四五点钟的时候,带着一个玻璃瓶子的大水坑里抓来的小蝌蚪兴冲冲地走回家去。要知道,从上木厂走到小旮家所在的204地区,那至少也要走一个多小时,但,那时候的童年,依然是快乐的,充满未知的兴奋。

从“浑河断桥”到“八三隧道”:沈阳浑河还有太多“你不知道”

当年浑河隧道竣工之后的示意图

无论浑河老桥,还是长青老桥,更或是八三隧道,这都是沈阳浑河过河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虽然现在有了那么多那么多的桥,富民、三好、工农(南京)、胜利、南阳湖、伯官、东塔等等等等。沈阳,正在以飞快的速度在我们的视野里飞速变迁,即便在1945年的时候,当时的所谓的浑河区还只是一个郊区。如今,浑南的各色大楼拔地而起,沈阳核心办公机构也已迁至浑南。浑河,已然成了沈阳的内河。而那些,曾经的,我们渡过浑河的方式,早就不是什么罗士圈河边的”浑河晚渡“,也不是那个宽只有九米的浑河老桥,更不是那个曾经秘而不宣的八三隧道,还有那么多那么多美丽而优雅的浑河桥梁正飞架而起,五爱隧道、金阳隧道正在改变沈阳人渡过浑河的方式。

从“浑河断桥”到“八三隧道”:沈阳浑河还有太多“你不知道”

沈阳如今的跨河桥,越来越多越来越美

浑河,并不再是将他们困于岸边的一片汪洋,而是一眼望去波光粼粼的心翔之水,更是我们穿行于河底之时,在我们头顶缓缓低语的城市之母。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这座城市的名字来自沈水之阳,我们的家乡,在我们怀旧的体历里发生延展;我们的家乡,更在我们的脉博里跳动,那感觉不仅真实,且有力量。

记录回忆,记录一切,

就在这旮,读懂沈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