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钢铁:一步步从国之重器到逐渐衰落

造成人类历史在最近五百年发生剧变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基础,在于能源与材料的革命,能源即蒸汽机、电力等等;材料方面,首要的就是钢铁。虽然在今天谈到钢铁工业,其光芒已今非昔比,但当年的钢铁业也曾是战略性的新兴产业,国之所重,即便到了今天,在国民经济体系中也有极端的重要性。

如美国之所以能在19世纪后半叶崛起,关键点之一,就在于其建立了首屈一指的钢铁工业。奏响这曲钢铁之歌的乐手,则是一个名为美国钢铁公司的行业巨头,它的缔造者安德鲁·卡内基,史称为“钢铁大王”。安德鲁之所以会从事钢铁业,与南北战争关系巨大,在这场战争中,他的老板是林肯政府陆军部长助理,安德鲁则随之为林肯政府效力,主要工作是保障铁路运输。安德鲁此时已经预见到,这个国家在战争结束后,会迎来经济建设的高潮,对钢铁的需求,会急剧增加。在南北战争刚开打没多久,安德鲁就开始有意识地投资一些钢铁生意,此后把许多精力都用在了他的私人投资上。

美国钢铁:一步步从国之重器到逐渐衰落

造钢铁桥梁,自然就需要用到钢铁,有合伙人提议自己弄个小钢铁厂,自炼自用,安德鲁没同意,他选择从匹兹堡市其他钢铁厂进货,原因之一是他的弟弟托马斯在其中几个钢铁厂有股份。但随着生意的红火,这几个钢铁厂都出现了隐瞒利润的问题。安德鲁介入其中,在两家钢铁厂中获得了控制权,同时又以自己的弟弟托马斯为主要负责人,新成立了一家钢铁厂。时间是1864年,此时又出变故,林肯政府在对南方的战争中取得优势,同时广发征兵令,以聚集大军做最后一击,安德鲁就在名单上。事业处于上升期的他,是无论如何也不想去上前线的。于是花钱雇人顶替自己,逃避此事。

美国钢铁:一步步从国之重器到逐渐衰落

然后,战争就在1865年4月结束了。此时安德鲁29岁,站在而立之年的门前,他已经看到钢铁行业即将迎来的爆发式增长的大好局面,他决定将自己控制的钢铁公司合并为一家,以增强实力。他又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战后的美国当局要在全国范围内大修铁路,曾举起分裂大旗的南方地区也在其中,而主要的负责人之一,就是安德鲁曾经的老板斯科特先生。此人在林肯政府任职期间,以权谋私,为自己捞得许多好处,并与许多军政要员结成一个贪腐集团,虽然早已声名狼藉但依旧岿然不动。

在投身钢铁业之前,安德鲁在电报与铁路行业有着十余年的从业经验,这些经验都被他带入了钢铁生意中。电报与铁路行业,是近代历史上最早实现管理革新的企业,因为这两个行业都具有资金密度大、协调强度高、运营速度快等特点,若无一套有效的现代管理方式,则会出现不可预料的灾难,特别是铁路行业,管理失当的后果往往会导致车毁人亡。经营的高难度迫使美国的电报与铁路老板们,早早就开始了管理方面的探索与变革,这些探索与变革成为了后来现代工商管理学之始源,而安德鲁则可以看作是一位集这些探索与变革之大成者。

美国钢铁:一步步从国之重器到逐渐衰落

就在让人感觉安德鲁即将大展拳脚之时,突然有了由他自己生出新的变故。1866年12月,安德鲁的钢铁厂成立不到两年,这位刚刚年过三十的年轻企业家,在日记中写道:“我对自己在财富上的要求是年收入不过五万美元,多余的钱都会用于慈善。我还会积极工作三年,此后就将告别商业活动,去牛津大学这样的地方接受系统的教育,与那些知识分子为伍,参与公共事务。人不应该有偶像崇拜,拜金则是最糟糕的偶像崇拜……”按照安德鲁的这一时期的人生规划,他在大约在几年之后就会弃商从文,若是如此,那么美国工业史以及世界工业史上赫赫有名的美国钢铁公司或许仍会出现,但会是另外一番模样。

南北战争结束之后,美国经济的腾飞,市场的扩大,铁路的蔓延,钢铁生意的红火等等,这些时代的潮流,裹挟着、冲击着安德鲁这样的商业娇子,他们是生意人,“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转眼已过35岁,安德鲁的退休计划被他遗忘,他的钢铁帝国则在逐渐成型,促成这一局面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钢铁技术的突破。接着,就是向垄断发展了。1881年,安德鲁名下钢铁厂的钢铁年产量,占到了全美钢铁年总产量的七分之一,为全美最大的钢铁商。事业蒸蒸日上之际,安德鲁麾下的大将也换了人,长期担当其生产一线主管的弟弟托马斯因操劳过度,在1886年离世,年仅43岁。两年之后,他的得力助手琼斯又在一场事故中遇难。好在他发掘了一位名为查尔斯·施瓦布的年轻德裔移民,聪明上进有如当年的安德鲁,也是白天工作晚上学习的类型。

美国钢铁:一步步从国之重器到逐渐衰落

摩根是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做黄金投机生意起家的,战后开始投资铁路生意。经过多年筹谋,摩根利用金融手段,控制了一些中小型钢铁公司,在1898年将其整合为联合钢铁公司。虽然这个联合钢铁公司与安德鲁的钢铁公司相比起来,实力相差极其悬殊,但摩根却有野心,希望以此为基础,吞并掉安德鲁之钢铁公司。摩根先来了一招试探,即让自己控制的各种企业,断绝来自与安德鲁的贸易关系,也就是都不用他的货。这招几乎没有什么效果,因为安德鲁的公司已是全美乃至全球的钢铁巨头,摩根不订货,对他一点影响都没有,要订货的人多了去了。

与此同时,国际局势又风云突变,先是美国与西班牙在1898年开打,爆发一场战争,接着是欧洲列强矛盾日益激烈,德皇威廉二世扬言要修一条从柏林到巴格达的大铁路,紧接着英德开始海军造舰竞赛,其余欧洲列强也纷纷跟进,战争的空气开始弥漫于欧陆上空,这就意味着钢铁的需求量剧增。作为商业奇人的摩根瞄准了这一时机,直接向安德鲁发起了进攻,急欲吞并其钢铁公司为己有。

摩根动用美国政界力量,来向安德鲁施压,同时,摩根还威胁安德鲁,若拒绝合并案,那么他将强势合并全美其他钢铁企业,到时候再与安德鲁来一决雌雄。摩根的运气很好,因为此时安德鲁已萌生退意,没有与摩根纠缠下去的念头,实际负责与摩根周旋之人,就是施瓦布。1901年3月2日,合并协议达成,安德鲁的钢铁公司与摩根的联合钢铁公司合并,成立美国钢铁公司,其资本超过10亿美元,是全球首家进入“10亿美元俱乐部”的企业。

进入上世纪60年代后,罢工潮退了下去,因为,钢铁业开始衰落了。以1973年石油危机为分水岭,此前美国钢铁工业一直保持上升态势,然后逐步放缓,到了1973年石油危机之后,就是一落千丈。作为美国钢铁业的龙头老大,美国钢铁公司的发展曲线也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其在1973年石油危机之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试图力挽狂澜,但难敌大势。1979年,美国钢铁公司亏损超过8亿美元,旗下13家钢铁厂倒闭。1982年,美国钢铁公司收购了一家油企,企图通过多元化经营来扭转局面,同时继续缩短钢铁战线,到1985年,超过100家钢铁厂被关闭,产能下降三成以上。

它日子不好过,其对手伯利恒钢铁公司也不好过,后者在2001年破产,此后美国钢铁公司试图将其合并到旗下,但未能遂愿。2016年,唐纳德·特朗普当选为美国第45任总统,特朗普曾表示要对美国基础设施进行一番大规模翻新,果真如此的话,步履蹒跚的美国钢铁公司有望迎来第二春,再现生机。可是,历史的车轮,已然向前,新的技术革命必然创造新的局面,也冲击着过去传统的行业和领域,钢铁业的突围并不容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