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季度全省政府网站抽查结果公布,这5家网站存在突出问题

第三季度全省政府网站抽查结果公布,这5家网站存在突出问题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府网站发展指引的通知》(国办发〔2017〕47号,以下简称《指引》)要求,8月9—10日,省政府办公厅组织开展了2018年第三季度全省政府网站抽查工作。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1

基本情况

各地、各部门全面落实《指引》要求,强化政府网站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持续推进网站集约化发展,基本实现“一县一门户”“一个部门一个网站”的目标。截至2018年8月6日,全省正在运行的政府网站926家,其中,省级政府部门网站63家,市、县级政府门户网站121家,市级政府部门网站740家,县级以下政府网站1家(芜湖县“安徽新芜经济开发区网”)。

根据2018年度工作安排,第三季度全省政府网站抽查继续采取各市互查的方式,为确保公平公正,还组织部分省直单位随机核查部分抽查结果。本次共随机抽查全省各级各类政府网站

346家,占我省运行政府网站总数的37.37%,抽查比例比上一季度提高1.52个百分点。经复核,此次抽查发现存在突出问题的网站5家,抽查合格率98.56%。与此同时,还对纳入“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布”矩阵管理的政务微博微信开展检查,重点检查信息内容长期不更新问题,检查发现受检微博微信基本能够做到及时更新信息。

第三季度全省政府网站抽查结果公布,这5家网站存在突出问题

注:运行网站数据取自全国政府网站信息报送系统2018年8月6日数据。

2

存在问题

部分县级以下政府网站整合不彻底不规范,如:

➢ 亳州市谯城区教育局网站申请永久下线整合迁移到谯城区门户网站后,网站底部“我为政府网站找错”平台入口代码仍使用原网站标识码,页面导航“网站首页”链接指向不规范。

➢ 铜陵市“蚌埠铜陵现代产业园区网”和“安徽省铜陵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管委会网”申请永久下线后一关了之,未做好网站信息内容整合迁移工作。

➢ 少数网站进行集约化整合后,原网站未能按照《指引》规定要求及时进行关停,保留2个网站同时运行。

➢ 一些市级政府部门网站主体功能建设不全面,缺少信息公开或互动交流等方面内容。

➢ 部分地方政府部门网站仍未规范使用以“.gov.cn”为后缀的英文域名。

➢ 省水利厅未按照《指引》精神,整合所属单位网站,落实“一个部门一个网站”的要求。

➢ 部分市和部门政务微博微信基本信息变更未及时按照程序向省政府办公厅报备;铜陵、阜阳、淮北3市未能按照《关于开展政务新媒体基本情况调查摸底工作的通知》(国办公开办函〔2018〕15号)要求,排查出存在的问题并开展整改工作。

抽查发现存在突出问题的政府网站名单

第三季度全省政府网站抽查结果公布,这5家网站存在突出问题

3

下一步工作要求

强化政府网站规范管理

各地、各部门要深入贯彻《指引》要求,进一步加强网站规范化管理,严格履行网站开设与整合报审程序,加大常态化监管力度,加强对问题网站的督促整改,确保监管无死角、问题不反弹。进一步规范政府网站名称和域名,优化网站页面布局,做好党政机关网站标识、“我为政府网站找错”监督举报平台入口、网站标识码、ICP备案编号、公安机关备案标识等内容的规范添加工作。积极配合机构改革,切实做好相关网站改版、整合、迁移、下线等工作,并及时在全国政府网站信息报送系统中填报完善信息。

提升网站内容建设水平

要扎实做好信息发布、解读回应、互动交流和办事服务等网站主体功能建设,进一步畅通群众意见建议渠道,健全完善网民留言办理回应机制,确保“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进一步完善办事服务功能建设,实现政策信息和服务功能聚合,以用户为中心,体现实用性、易用性,让公众“找得到、用得了、办得成”。

加强政务新媒体管理

要按照政务新媒体基本情况调查摸底有关要求,做好有关问题的督促整改工作,对维护不力的政务新媒体要尽快加强保障力量或关停整合。加强政务新媒体内容保障和日常监管,建立健全信息发布审核机制,不断提高信息发布、解读回应质量,努力提升办事服务能力。

对本次通报存在问题的网站,各有关市和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整改到位,并于9月20日前将整改情况书面报送省政府办公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