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到底是什么意思?

谭孝生


但凡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人,都知道一个词叫“格物致知”。

但是,现代大多数人,包括我们的一些教科书上,其实都误解了“格物”的真正含义。

注意,“格物”不是研究事物外在的道理!

“格物”一词出自《大学》,原文是:“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翻译过来就是,想要获得知识,就要研究事物的原理。知道了事物的原理,你的意念才能诚实。意念诚实了,你才能心正,心正了,你才能提高自身的修养。自身修养提高了,你就能整顿好家庭,整顿好家庭你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了,你就能让天下太平。

现在,我们很多人根据这句话加以发挥,说:“你看,我们的祖先也强调要让我们研究事物的原理。这其实是一种科学的思想啊!”

你要是这么认为这句话,那可是大错特错了。

我们来看看“格物”究竟在历史上是怎么解释的。对这一词解释的集大成者,对后世影响最深的人应该算是朱熹。

宋明理学的“格物”其实是磨练自己的心志

但朱熹的格物思想,其实来自于程颐。程颐曾经解释:

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矣。穷其理,然后足以致知。欲思格物,则固已近于道矣,以收其心而不放也。

格的意思是穷尽,物其实就是事物的道理。所谓“格物”其实就是研究事物的道理。注意后面的话!研究事物的道理,不是说让你研究机器是怎么运转的,太阳为什么从东边升起,而是“以收其心而不放也”。也就是说,研究的其实是如何让自己的心不向外攀缘(借用一个佛教的词语,宋明理学一方面反对佛老,一方面又偷用其中的概念,我们要多加注意)。

钱穆

钱穆认为,程颐的意思是要通过格物来达成“敬之功夫”。程颐后来还说,你要了解了万物之理,你就自然有“豁然有觉处”。也就是豁然开朗的意思。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来,程颐的意思其实是通过格外物来磨练自己的心智。

后来,朱熹将这一思想发扬光大。

朱熹说:“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

这句话其实在解释一个困惑,就是世界上有那么多事物,你把一个研究透彻了,你就能体会到世界上的普遍真理么?朱熹给出的既是是,天下虽然理有很多,但是只要你研究多了,你终有一天会发现所有事物的普遍真理。因为天下的事情,“千头万绪,终归一理”。

有人于是说,这不是典型的“唯心主义”么。没错,宋明理学的确是“唯心主义”。但是,这个唯心主义,可不是自我欺骗!

如何通过“格物”来让自己孝顺

宋明理学是希望通过研究外物,来改善自己的内心。其实,朱熹所谓的格物,其实是要我们了解人类所要遵奉的道德品行,其实朱熹的“格物”是伦理学意涵上的。

朱熹告诉我们,格物要从“本领上理会”,这个本领就是本质。

那怎么通过格物来领会人的道德品行呢?朱熹为我们举了例子。朱熹说(这里不援引原文了),比如我们都知道,小辈要孝顺父母,父母要对自己的孩子慈爱。

可是,为什么要孝顺父母,父母为什么要对我慈爱呢?我们大部分人其实并不知道,很多人其实只是一种习惯性的孝,因为看到别人对父母孝,自己就觉得应该也对父母孝。如果自己不对父母孝,那么就会被别人痛骂。

其实,这样的约束力有时候会变得非常微弱。比如,我们知道一句话叫“久病床前无孝子”。前一阵子我还看到一个视频,一个老人因为得了老年痴呆,已经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排泄。经常是排泄之后,将裤子弄脏。照顾他的儿子终于有一天大怒,不停的打他的父亲。

老人被儿子打伤的新闻

后来记者采访他,他说,你们无法体会几年来,每天都要不停的给他换裤子。因为照顾父亲,自己的工作都丢了。一家子生活得特别艰难。这个儿子,还觉得自己有理,觉得自己不是不孝,而是没办法再孝顺下去了。这时候,其实这个儿子的孝只是一种外在的约束,而不是内心真的特别认同这个孝。

朱熹其实告诉我们,孝要从内心建立起来。

那么怎么建立呢?就需要格物。格什么?我们且看:

如宣王因见牛发不忍之心,便就此扩充,直到无一物不被其泽,方定致与格,只是推致穷格到尽处。凡人各有个见识,不可谓他全不知,如孩提之童知爱其亲,长知敬其兄,以至善恶是非之际,亦甚分晓。但不推致充广,故其见识终只如此。

朱熹引用了《孟子》里面的一个故事,齐宣王见到一个佣人牵着牛要去屠杀,齐宣王就动了恻隐之心,觉得这太残忍了。朱熹告诉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有不忍之心。我们要通过这一点,去不断的扩大。你看到一头牛,不忍他被杀,那么你就应该意识到,你连一头牛都舍不得,那是因为它也是一条生命。那么,每个生命的成长,其实都要被别的生命呵护。就如同一个孩子,他之所以能够长大,都是父母的爱,或者兄长的照顾所促成的。所以,你要爱自己的父母,要对他们孝。

这其实就是朱熹所说的,“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

所以,朱熹的“格物”其实就是明此心,让自己的心获得伦理上刻骨的真知。用西方哲学家康德的话说,就是出现一种“道德律”,让它内在的约束你。

至于我们现在很多人曲解的格物其实是科学的研究器物的道理,根本就没有出现。按照冯友兰的说法,我们中国哲学压根就没有出现认识论。


兮兮说事儿


“格物”一词出自儒家经典《大学》,完整的说法是“格物致知”。

《大学》并没有解释什么是“格物致知”。因此后来的儒学大家,对这四个字提出了自己的理解,他们实际上是通过解释这四个字来阐发自己的思想。比较有名的是朱熹和王阳明的“格物致知”思想,两人对“格物”的解释完全不同。


首先我们看朱熹是如何理解“格物致知”。

朱熹认为,这个世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理。宇宙间的每一件事物都含有理,客观事物的理就是自然规律,人类社会的理就是伦理道德,人心中也有理,就是人性。

但是人性在心中是不显露的,因此人必须去研究遇到的每一件事每一件物,认识具体事物中的理。研究得多了,有一天会豁然贯通,认识到全部的理。

这就是朱熹的“格物致知”,即研究事物来达到对理的认识。

所以朱熹“格物”的意思就是研究事物。


王阳明一开始也是相信朱熹的,所以他有“亭前格竹”的故事,即在亭子前面对着竹子坐着,思考竹子中的理。王阳明苦苦思索了几天几夜,一无所得,最终病倒了。王阳明因此把朱熹之道放下了。

到后来,王阳明龙场悟道,终于明白:“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王阳明指出,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就是理,也是良知。比如每个人都知道应该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朋友等等。但是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本心被名利等欲望遮蔽了,就像原本明亮的镜子布满了尘埃。

因此王阳明认为,应该本着自己的良知去对待每一件事物。比如你知道对父母应该孝敬,那就去孝敬父母,这就是“格物”。而在格物的过程中,你内心的尘埃会被慢慢擦去,良知会达到极致,就像明镜一般明亮,这就是“致知”,也就是使良知达到极致。


所以王阳明的“格物”就是指用良知去规范事物。



梦露居士


我对格物的认识,格物致知,是儒家的一个经典名言,和重要思想|,大家对格物的看法说了很多但是,还有一点不尽人意,我想补充一下,一,格物,首先要认识什么叫格,什么叫做物,我首来讲一下什么叫做物?物有三种,第一种叫一 第二种物叫二 ,第三种物1+2为3。换言之三就是物,三就是形势,所以世界上所有的物,都必须有形,但是有些形我们能看得见,摸得着,体会的出来,是思维的出来有些行,看不见摸不着,体会不出来,思维不出来。为什么,因为,要言物必须有界。换句话说,不,一定要有个界定,这个界定的,就是数字,而且是四个数字。

我们,现在的宇宙和世界叫做有,它是物另一面,叫做无。不就是遗物有就是二和三的物,就像鸡和蛋,蛋就是一物,鸡就是二和三的两物。

另外还要知道古人为什么提出格物 ,而不提出界物。格不事一条边,也不是一条钱,而是一个门,一个四条边,四个顶点,四个角的一个格子,门经就是格物之经。我们中国字就是格物的典范方方正正,有棱有角。格物的目的,是要让人家知道,是要让人家认识,是要让人家懂得,但是,因为物既有形,但不是完全能看得见,摸得着想得出,所以就难在这里,所以我们要用四它格如来在四中,物就逃不出去了,可以让我们,认识得清清楚楚,弄得明明白白,这就是说。物,去除了三以外,他还跟一个格子发生了关系,这个格子,就四。就是物的势,也就是事情的事。这样外面的四和内面的三合在一起产生了事物。得到了七数合和十二数极。告诉我们是五和七,有关和12有关。可见光为七,声音为七,十二生肖就是事物,十二地支,就是地理,他们全部由格物而产生,这里面还有十个天干和八卦,因为时间的问题,篇幅较大内容较多,我就不提了。格物致知还告诉我们,格子里的三,代表三爻八卦,格子,代表爻门卦。所以认识八卦,不仅要从阴阳上去认识,更重要的,要从物上去认识,从数字上去认识。因为光从阴阳上去认识八卦,是永远不够的。同时也是片面的。只有从数上,才能把八卦的本质揭示出来,有人说,量子纠缠速度比光速还快1万倍,就这个说法是不准确,是不正确的,为什么因为量子本身就有一、二、三,它们不需要速度,也无需位移,更不要时间,它就是桌上的两张纸,这张纸翻起来,就等于那张纸翻起来了。许多人总认为,这两张纸,是两个事物,不是一个事物不顾虑,不管你是两个事物还是一个事物,它都是物的一物和三物.原来的三维电脑不会出现,它会完全颠覆我们带着认知和认识。知就是知道 知就是认识,就是知识,所以,知道,认识、知识。收获得只有唯一的方法,格物。三爻的易经为物,需要四爻的门经来进行格定,所以我创立了门经就是一个完善的补充,它可以定格代表万事万物的易经。





今古堂868


这是非常简单的一个词。只是我们今天的人不掌握古汉语,就有了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



格的意思就是施以作用,规格、格律。格物的最直白意思就是对事物施以作用。引申意思则是研究、认知、试验,

格物致知是王阳明的思维,意思简单明了,就是研究一个事物要达到通晓的程度。格物就是研究事物的意思。按今天的话说就是要有匠人精神,研究、制造都要一个很高的境界和程度。广义上说就是求道精神,无论是思想上的、科学上的,还是具体事物上的,都要研究达到通透。

日本人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到位,影视里常常出现一群日本人围着一个东西盯着看,转着圈的看。按中国人的思维一定是嘲笑的。然而,中国人可能比日本人聪明,但却没有日本人用心和认真。日本人在格物问题上就比我们做得到位太多。我们基本都是经济利益推动,如果有利益可图,中国人能做得很好,但经济利益不足时就没有日本人那种对事物求索的精神了。

今天为什么会提出匠人精神,就是因为我们欠缺了这一块。虽然经济发展了,但明显可以看到这方面的不足。这是共同感受,所以匠人精神才会被提出。今天的年轻人已经很难有机会了,尤其没有了第一代创业者的那种机会了。经济地位固化已经是很明显了。所以年轻人需要走一条新路,做匠人、做唯我不行的技术流可能是不错选择。普通技术都可以复制,但匠人独道的那些东西是复制不了的。今天依然更多是赚穷人钱的经济模式,甚至是抢穷人钱。然而富人的奢侈品消费并不低,富人甚至支撑起了一个直播行业。所以做匠人还有一个明确目标就是做出鬼哭狼嚎、欲罢不能的奢侈品去赚富人钱。这是一个不错选择。格物致知这句话对普通家庭出身的孩子尤为重要。


國病


格物是一个动宾短语,“格"是一个动词,可以理解为观察、了解、研究,“物"是动词"格"渉及的对象,指生活环境中的客观事物。

自然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具有无穷无尽的智慧,有待我们去发现、学习、运用。"格物"强调的就是向自然学习,向生活学习,向实践学习。

无论是做人,还是做学问,都不能完全沉迷于书本不能自拔,而要到生活中去寻求启发和灵感,就是古人说的“道法自然"。

"格物"只是手段和过程,其目的是“求知"。


老韩闲聊


“格物”的准确含义就是对事物进行观察与分类


“格物”的“格”是一个动词,不属于常规用法,在“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这两种特殊用法中,不难得知必属“使动用法”,因此应解作“使……物格”。

“格物”和“物格”在《大学》本文中是同时成立的,有“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之句。相应地,“物格”应当解释为“使物得以被格”之意。

准确理解“格物”或“物格”的含义,应再进一步考虑“格”的名词本义。“格”的名词含义就是“格子”,这是用以将事物分门别类安置的工具;引申为动词使用时,就不难理解有“分类”之义。因此“格物”,“使……物格”的意思就是“使事物被分类放置”;“物格”就是“事物被分类”。这种解释显然不仅符合古文的语法,也符合我们人的正确认识规律。

此外,比如说像“格调”之所以是“格调”,正因为其“调”是被从庸常中被区别出来的,也就是说有“格”。而我们平常说的“品格”之“格”,也与“品”是同义的,也是在指分类。这两个词的用法,显然也能佐证将“格”解释为分类的含义是没有问题的。

朱熹与王阳明都将“格物”差不多解释成“推究事物之理”的含义,事实上这是将“致知”与“格物”的含义混淆了,这两人的解释都是不可取的。“格物”与“致知”是两回事,前者是后者的基础。“致知”是思考推究事物之理,“格物”则是其前提,也即先要去观察,去分门别类。因此“格物”若引申解释,也是应当解释为“观察”为妥当,对事物进行观察与分类之后才能“致知”。

正因为王阳明不懂什么叫“格物”,所以他才去“格竹子“,格来格去格不出个结果,这是比较迂腐可笑的。这种行为属于孔子所说的“思而不学则殆”。因为,“学”属于自我观察与向人求教的阶段,而“思”属于进一步的归纳、分析认识。因此“学”与“格物”对应,而“思”与“致知”对应。我们如果知道“学”与“思”的含义有这种区别,就会认识到孔子所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超乎我们一般想象的深刻的,这与后世西哲培根开始倡导的关于“观察与归纳”的科学方法论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建章看世界


“格物”一词的本意是深刻研究某一物或事物,而后从中有所得,总结出的规律可以形而上,也可以形而下。

王阳明格物,以竹子为研究对象,在竹林中与竹对话,格竹七日累到吐血,但始终不得要领,直到后来龙场悟道,把平生所学全部用在了现实的实践中,从而得出了阳明心学的精髓——“心外无物”,


对外境事物的判断,都来自自己的内心,如何可以透过事物的表象,解读出内在的本质,王阳明提出了“致良知”,由格物而致知,只有良知才是钥匙,否则智巧就容易走向了歧途。

牛顿“格”苹果而知“万有引力定律”,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具有全息性,透过千变万化的外表外形,内在的规律只有一个,老子把它称为“道”,万物都是由道而生出来。

《黄帝阴符经》中说:“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也是再说人体小宇宙与外界大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两者相互融通相互影响。

说到根本是心念与外界客观事物的关系,一群人的集约性意识,会集聚形成一股合力,“天地相合,以降甘露”,集体的意识是合于天道的善良,那么此地也会海晏河清,多平安吉祥。

乾隆曾经训诫官吏:有的人到哪儿上任哪有灾害,可见是人出了问题。


佛家的空性智慧谈到,五蕴皆空,三千大千世界皆由心念所化现,一念一世界。

格物便是当下所遇的一切事物皆是最好的遇见,或许在启发,或许再告知,什么样的人就会遇到什么样的事儿,什么样的心态就会决定什么样的遇见。


汉字在人间


格物就是研究事物的意思。格物致知,通过研究事物,获取知识。通俗的讲,格物致知就是研究与学习的过程。

在古代,格物致知就是一个人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的基础学习过程。

怎么这样讲?我们来看:

儒家经典“大学”里面,一个人的发展,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格物致知,为第一个阶段,即完成基础的学习阶段,也就是说,一个人考取功名之前的修学业阶段。学习内容为史地经典,以及诸子百家,五经四书等等。

诚意,正心,为第二个过程。这个过程注重自己的修身养性。培养自己的忠、孝、诚、敬、正、和之心。

一般而言,每个人的前两个阶段是并行发展的,这两个阶段也可以称之为一个人“从文”的阶段。学习知识的过程,也正是修身养性的过程。因为知识当中包含这些东西。

修身为第三个阶段。这是我们所说的体育阶段,也是“为武”阶段。古人的学习生活很单一,要么习文,要么学武。他们不发微信,不聊q,不上微博,也不看报纸新闻。所以古人只做这两件事儿。而且仅通过这两件事,达到一个目的:入仕从政。

古人入仕从政的两个途径是,一个是科举入仕,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就是这样子的。另一个是习武入仕,成为武将,跟随皇帝南征北战,最后封爵封侯。

齐家,是第四个阶段。也就是说,在家中的孝和悌的阶段。孝为孝敬父母,悌为尊重兄长,友爱四邻。

治国、平天下,为最高阶段。当封爵封侯之后,就有治理一城一国一个地区的能力,也有护佑天下的施展余地,治国安邦。

上述,是一个人在儒家思想统帅下的成长过程。格物致知,那是一个人成长的基础。就是完成基础学习的过程。

至于说王阳明,对格物的理解已经是后来的事儿了。孔孟之道是儒家正统思想,王阳明是儒家思想的继承,但是杂入了更多的唯心论,唯心主义思想,不能说儒家思想的正统。


高考元学力岳峰


格物,意为探究事物的道理纠正人的行为,“格”在此有“穷究”之意。《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物之理”的学科,后失传。格物为儒家认识论方法论的重要问题,三纲八目中“八目”之基石。


健康一线


从断句就进入两个不同世界

【道,可道,非常道】

【道可道,非常道】

我们通常认为可道的道,非常道,那老子为什么留下五千言?儒家之师为何将【传道授业解惑】作为使命,也证明:道,可道。

中华传统文化是一个统,是一套系统,没有统一教材,后世留下来的也是被历朝历代利益集团破坏和千年沧海桑田冲浊不易辨识的碎片。要想掌握要得其法。

许多前辈认为儒释道就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但老子在周朝图书馆钻研的时候,已经有上古文明留下的正版著作,比如《易经》、《黄帝内经》、《山海经》、《诗经》,包括各种神话传说等等。

庄子说:吾生有涯,而知也无涯。要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觅知探理寻根悟道,没有一个入门方法是不行的。【格物】就相当于入门心法,格有两层含义,先认识后分类,再升华为格调和意境,有时候格和革是有相通之处的,举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也蕴含格物含义,梅兰竹菊,其实本身就是四种植物而已,但是,儒家把其格物为四君子。石头就是石头,但是我们把它雕成石像。竹子就是竹子,我们把它格成箫和笛,大木头,我们把它格成亭台楼阁,船舶。在格物的过程中,我们知道了,这些事物本身的形状纹理形态特征甚至多种用途。从而感悟到第二个阶段,比如诗人咏青松挺且直,石灰吟,给物品赋予一定的含义。那么这个物体才真正的完美。比如石头就是石头,连猴子都会用石头敲击,曹冲可以用石头称象,司马光可以用石头砸缸,而还有一类人可以用石头做砚台,做手串。

所以在下认为,格物是一个认知周围世界万事万物,探寻世界万物本身的过程,也是丰富和完善从而获得知识的过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