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铁氰化钾:中国发月经贴造谣的都是畜牲

《中国卖盐的都是畜牲》一文,已经被证实是谣言,还是月经贴造谣。

不得不说,有顾神奇的力量笼罩神州大地,这种无形的力量比看得见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让人更恐慌。

亚铁氰化钾:中国发月经贴造谣的都是畜牲

看得见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悬挂在头顶,看得见摸得着,时刻警醒自己安全的弦要绷紧。谁头上悬了这把剑,谁就得谨言慎行。

而谣言这东西比洪水猛兽更吓人,它毫无预兆,且带有强大的传染性。突然就来了,而你已经慌得一逼了,还是不知道是什么人在吓你,你又甘愿转发朋友圈好心地吓了亲朋好友。

不可否认,中国确实有不少奸商和不法企业主勾结贪官污吏卖假冒伪劣产品谋财害命。比如毒奶粉、假疫苗、苏丹红……大多数人包括我在内,早已是惊弓之鸟。

笔者认为,造谣者正因为充分把握了“人人自危”以及对相关领域主管部门履职失信的社会心理,在事关每个人切身利益的话题上小做文章(改个时间、地点、人物、配图)就能让沉渣泛起,让慌到头脑发懵的网友主动参与击鼓传花式的传谣行列

亚铁氰化钾:中国发月经贴造谣的都是畜牲

谣言有了自来水的扩散,立即成为自媒体作者眼中的热点,各路认证大V一转手,他们的粉丝又被洗脑(包括官媒从业者),为了10w+的阅读量,甚至不少官媒公号也被带进沟里。印象中武汉房地产广告界的一罹患癌症的哥们的励志故事就让《楚天都市报》、某某筹平台打脸,人民日报公众号也在故事反转前转发了那篇雄文。

为什么会这样呢?总结起来有以下原因:

一是社会被互联网割裂,不仅每个人的时间碎片化,兴趣爱好碎片化,甚至对信息的兴奋点也碎片化。即养成了偏爱接受片面信息,形成把片面当真相的思维定势。

而所谓的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推送,也精准地做到了了解读者兴趣和阅读习惯,给读者选择了类似信息,让他们原本片面的世界观变得偏激。他们的世界观也变得单薄——感性的是或非,错或对,理性逐渐缺席。

二是失信的不仅是部分政府部门,而是失信的社会。

全国性食品药品问题频出,大家对这些部门算是彻底失望了。但在互联网的世界里,其实大家彼此不信任,大家仅存的追求是失信就失信,只要不失去兴趣就好。失信后一切都变得荒唐,又让人觉得这个世界更有趣。于是,吃瓜群众爱上了追热点文章,在评论区调侃、编段子……

三是信自己感觉拒绝真相。多数网民(包括我自己)已经被社会否定得一无是处,不能让自己否认自己。

以前大家想要的是真相,但真相总是姗姗来迟,而且跟大家的预期相去甚远。尤其是近几年冤假错案的平反,大家更相信正义只会迟到,却不怎么相信真相了。

加上互联网上太多热点最终反转,网友成了被舆论消费的对象,倍感失落孤独,感觉整个世界认同自己的人越来越少,信自己比信别人的故事的真相似乎更加重要。

四是谣言的科学含金量越来越高,写作水平高过辟谣官文,比官文更可信。

官方辟谣需要调查研究、请示,写官文又更多地琢磨领导喜好的文风以及行政公文的格式,呆板、严谨、空洞。而现在的谣言却注意运用心理学、互联网10w+爆文写作技巧和传播规律,且注重细节选取和挖掘。

比如网络流行有图有真相,他们就认真选图,甚至PS图片支撑谣言。网友觉得国外的都是好的,他们的谣言论据就选国内和国外对比。信专家他们就张冠李戴移花接木借专家的口编一段自己想说的话;专家成砖家了,他们就断章取义地引用著名公知的话……

辟谣官文的大全空怎么打得过谣言的短平快?

好在辟谣的队伍里有了懂互联网规律的学科大V的加入。《中国卖盐的都是畜牲》一文怒骂盐里添加了亚铁氰化钾,因为美帝和香港的盐里没有添加。看过一个大v的辟谣文章,请国外朋友拍了美国等地的盐袋子,生动有趣地拆穿了谣言,顺带科普了亚铁氰化钾。

谣言止于智者,可是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智者越来越少。来不及思考,同一个事件新进展的信息又铺天盖地。网友早已被弄得晕乎乎,而辟谣者却等事情热劲头过去了再来盖棺定论。马后炮、事后诸葛亮!!!

新时代,造谣者已与时俱进,手段更高明、传播途径更多元,辟谣者还不补短板,只会永远处于被动,给造谣者留下越来越广阔的生存空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