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大咖」雲集貴安 引領業態轉型升級

“數據大咖”雲集貴安 引領業態轉型升級

在8月7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省大數據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景亞萍指出,貴州已經成為中國南方數據中心示範基地,初步形成以貴安新區為核心,貴陽市、黔西南州為補充的數據中心佈局。

近年來,貴安新區充分發揮中國南方最適合建數據中心的天然優勢,加快引進落地數據資源,加快關鍵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南方數據中心示範基地建設成效顯著。

初秋的貴安依然山巒疊翠,涼風習習。馬場鎮棲鳳坡的山頭上,騰訊貴安七星綠色數據中心正在抓緊建設,該項目自建設以來就獲得廣泛關注。

與騰訊貴安七星綠色數據中心相隔不到百米的另外一座山頭上,華為七星湖數據中心也在建設當中,該項目一期建成後將用於存儲華為在170個國家的管理數據。

此外,隨著“雲上貴州”蘋果iCloud的投入使用,中國內地用戶存儲在iCloud的數據和信息也正式從美國搬遷到貴安新區。蘋果技術服務(貴州)有限公司將與雲上貴州大數據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合作建設iCloud貴安新區主數據中心。

騰訊、華為、蘋果齊聚貴安,貴安新區數據中心可謂是大咖雲集。

在貴安新區黔中大道上,富士康(貴州)第四代綠色產業園顯得格外引人注意,園區內富士康綠色數據中心已經成為綠色數據中心打造的典範。

在離富士康綠色數據中心不遠處,掩映在綠樹紅花中的中國通信三大運營商超大型數據中心已經成為一道美麗的風景,貴安新區成為全國第一個三大運營商落地的地方。

從新區公佈的上半年大數據產業發展情況的數據來看,目前,三大運營商和富士康數據中心等安裝服務器6.15萬臺,簽約使用機架10650架,服務器承載能力達到23.1萬臺以上。

此外,中科院生物醫學大數據中心、FAST天文大數據中心、超級計算中心等一批示範性引領性項目先後落地。

大咖雲集,數據中心“扎堆”,數據中心集聚效應不斷凸顯,貴安新區打造南方數據中心示範基地成效顯著。

在富士康第四代產業基地,有一個特殊的隧道,這裡存放著裝有富士康貴安新區工廠數據信息的幾千臺服務器,這就是富士康綠色數據中心。

隧道建於兩個山丘之間,南北朝向,兩端不密封,山風穿過隧道,內部乾燥涼爽,不用空調,溫度也能常年保持在最適合服務器存儲的範圍內。

富士康科技集團是排名“全球企業500強”前30位的電子產品製造巨頭。

在貴州,郭臺銘開了兩個富士康的先河:把首個全球第四代全新科技低碳環保產業基地、樂活養生基地,放在了貴州建設。

富士康綠色數據中心滿載有12個集裝箱共6000臺服務器,儲存量為3億GB。海量信息存儲需要佔用較大空間,服務器會散發出大量熱量,必須要建立冷卻系統以保持設備不因高溫而毀壞。過去的做法多數是將服務器放在空調機房內保持恆溫,為此每年需要消耗許多能源對存儲器進行冷卻。

“全世界每年用於服務器冷卻的能源相當於一座三峽大壩的發電量。”富士康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據瞭解,富士康綠色數據中心內的服務器完全以自然風作為冷卻媒,隧道內部四季常年保持每秒2-3米的風速,可以達到自然冷卻而不需要任何額外的降溫措施。隧道設計充分利用了喀斯特地形特徵,在隧道頂端保留了排熱孔,使熱氣可以自然排除。這一設計不僅沒有破壞原有的生態環境,同時藉助隧道的“穿堂風”和山體內部溫度低於外部的自然條件,成為機房服務器的天然“空調房”,大大降低了服務器運營中佔比較大的電費成本。

由於採用完全引入自然風對服務器機櫃進行冷卻,數據中心的PUE值更是低達1.08,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富士康綠色數據中心的這一創新設計也獲得了LEED白金級認證。

富士康綠色數據中心只是貴安新區綠色數據中心的一個代表,事實上,落地在新區的數據中心,都充分利用了這裡的氣候、地形等優勢,打造綠色數據中心。

今年1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國家能源局遴選出49家國家綠色數據中心,貴安新區中國電信雲計算貴州信息園、中國聯通貴安雲數據中心、中國移動(貴州)數據中心均入選其中,貴安新區國家綠色數據中心試點建設成效明顯。

中國工程院院士張祖勳認為,從規模、能效、發展進程各方面看,貴安新區已經成為國內綠色數據中心的集聚地和先行區,正引領著全國數據中心從傳統到綠色、從單用到複用、從分散到集中的轉型升級。

(本報記者 範良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