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明代小石橋,藏身北京副中心,記錄著大運河文化的變遷


北京通州張家灣在歷史上四面曾建有高大的城牆,這座鎮城建於明代嘉靖四十三年,當時的張家灣鎮城設有守備一員,率軍五百人在此守城。城牆隨河岸地勢而建,基本的呈刀字型,周圍九百零五丈,厚一丈一尺,高二丈一尺,四面設門,城磚印刻有成化年制,臨清造之類的字樣。當地有傳言,當時這座城是用修紫禁城剩下的磚砌的。時至今日,幾百年過去了,只有南門尚存於世。

張家灣鎮城南面有一條河,是遼代統合年間,蕭太后下令由燕京開鑿至此,專門運兵送糧的河道,名為“蕭太后河”。河上橫跨一座石橋,直對南門遺址。這座不起眼的石橋名為“通運橋”曾是當時的水陸要衝,是去往通州和北京朝陽門方向的必經之地。

通運橋原本不是一座石橋。蕭太后河鑿成之後,在河的南、北跨水搭架了一座木板橋,可是由於此橋地處交通要道,橋上常年人來車往,風吹雨淋,木橋不堪重負,常修常壞,交通時常中斷。因此,明代萬曆三十年(1602),有大臣上奏請求改建通運橋。


因為萬曆皇帝的生母李太后是通州人,此橋和廟建在她的家鄉,兼之修橋乃是件大功德,這道奏摺很快得到恩准,修廟之資而且由李太后捐出。此後,曾經的木板橋被改建為石橋,並建“福德廟”與“文昌祠”鎮守此橋。如今兩座廟早已消失在歷史的長河裡,只在南門旁留下一座石碑,記錄了“福德廟”曾經的位置。

作為京航大運河的起點,張家灣鎮自遼金以來因潞河通運和通惠河的開鑿而逐漸發展為水陸要津,"萬舟駢集"曾為"通州八景"之一。通運橋改為石橋後,更是擔負起了交通要道的職責。時至今日,依然可以清晰的看到橋面上凹凸不平的車轍。每一道溝壑都清晰的記錄了當時的盛景。

如今的張家灣城鎮早已被荒煙蔓草掩蓋,橋對岸的村落也將在不久之後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新的旅遊文化小鎮,和不遠處的環球影城。歷史曾經見證過這裡的繁盛與沒落,也會看到她以另一種樣貌開始新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