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四期里面的人都很厉害么?

蓝方块


黄埔四期并不是所有人都厉害,而是一个林彪就打败了所有的黄埔人,让人觉得黄埔实在太厉害了。

一直有黄埔十大名将的说法,分别是林彪、关麟征、胡琏、徐向前、陈赓、王耀武、宋希濂、郑洞国、杜聿明、戴安澜。十大名将中,只有林彪和胡琏是黄埔四期的人,作为小师弟,后来超越了大部分的师兄甚至老师,黄埔四期真的很厉害。

林彪从戎20多年,历任红四军军长、红一军团军团长、八路军115师师长、第四野战军总司令等职位。

1,龙冈伏击战。

红军第一次反围剿斗争中,红一方面军在龙岗伏击敌军,共歼国民党军1个师部和3个多旅约1.2万人,缴获各种武器1.1万余件。林彪所部第10师俘获敌第18师师长张辉瓒。

这次胜利,毛主席写下《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住了张辉瓒。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这次战役中,国民党高级将领有鲁涤平、朱绍良、蒋光鼐、张辉瓒、谭道源、公秉藩、蔡廷锴等,这里面虽然没有黄埔将领,但都是成名已久的宿将,但都成为林彪的手下败将。其中张辉瓒号称“张屠夫”“嚣张”,凶名远播,被愤怒的群众杀死,头颅被丢弃江中,给红军造成不小麻烦。

2,黄陂草台岗伏击战。

红一方面军共歼灭蒋介石的嫡系部队近3个师,俘虏官兵万余人,缴枪1万余支,及大量枪械、子弹、电台等军用物资。俘获蒋介石的嫡系部队主力第52师师长李明和第59师师长陈时骥,击伤王牌第11师师长肖乾。

这次战役,林彪的手下败将有陈诚、蔡廷锴、余汉谋、罗卓英、吴奇伟、赵观涛、李明、陈时骥、肖乾、莫与硕、黄维等,这些手下败将中,被击毙的肖乾就是黄埔一期学员,同为黄埔一期的黄维在淮海战役中被粟裕俘虏了。

3,飞夺泸定桥激战腊子口。

飞夺泸定桥一战,红4团一昼夜高速行军240里,仅以22人便夺取了泸定桥。腊子口一仗,还是红军的尖刀团红四团,强攻“人过腊子口,像过老虎口”一样的天险。

这一战,虽然敌方没有很出名的将领和黄埔学员,但是勇夺天险、狭路相逢勇者胜,也让敌人震撼无比。


4,平型关战役。

平型关战役是八路军东进抗日的第一战,一战成名。林彪率领115师在山西省灵丘县平型关伏击第五师团21旅团,这一次,

虽是惨胜,但林彪的手下败将是日军中成名已久的板垣征四郎。

当然把平型关战役的功劳全部给林彪一个人也不公平,毕竟平型关的战役总指挥是阎锡山,周恩来和彭德怀也参与了作战计划制定,外围配合的国民党军队也不少,参战军队达到10万人以上。国民党方面的高桂滋、陈长捷率军在平型关正面布阵迎敌,团城口程继贤全团殉国予敌重创。国民党军队的贡献不能抹杀。

5,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

1946年12月17日至1947年4月3日,林彪指挥第四野战军,吉林省北部和南部地区,歼灭国民党军4万余人,收复城镇11座。国民党军队的机动力量遭到严重削弱,转主动进攻为被动防守,东北战场局势彻底逆转。

这一次,林彪的手下败将是杜聿明、廖耀湘、孙立人、郑洞国、陈明仁(黄埔一期)、侯镜如、石觉(黄埔三期)、李涛(黄埔六期)、潘裕昆(黄埔四期)、刘玉章(黄埔四期)、向凤武(黄埔四期)、曾泽生、陈林达(黄埔四期)、梁恺(黄埔一期)等。其中,杜聿明、廖耀湘、郑洞国不仅是黄埔一期学员,还是黄埔十大名将之三。

6,辽沈战役。

1948年9月12日开始的52天里,在辽宁省、吉林省两地,歼灭国民革命军47.2万余人。

这一次,林彪的手下败将,兵团司令(不含)以上的就有卫立煌、杜聿明、郑洞国、范汉杰、梁华盛、孙渡、万福麟、张作相、马占山、陈铁:杜聿明、郑洞国、范汉杰、梁华盛、孙渡、万福麟、张作相、马占山、陈铁等人。其中,卫立煌是蒋介石五虎上将,杜聿明、郑洞国、范汉杰、梁华盛、陈铁都是黄埔一期,孙渡、万福麟、张作相、马占山都是东北军和滇军等系的名将。

7,平津战役。

林彪带领第四野战军和华北野战军一起,共100万人,以伤亡3.9万人的代价,消灭及改编中华民国国军3个兵团,13个军50个师共计52.1万人。

这次林彪的手下败将有傅作义、卫立煌、邓宝珊等,虽然黄埔人在这里没什么发言权,但是随大流直接投降的也不少。

8,衡宝战役。

这一战,发生在开国大典前后,林彪率领第四野战军三个兵团和第二野战军两个兵团共54万人,击溃桂系军阀主力20万人,共歼敌47490人,其中俘敌38290人,桂军的四个精锐师全部被歼灭,桂系从此一蹶不振。

这次林彪的手下败将是白崇禧、宋希濂、余汉谋等,白崇禧是桂系军阀领袖,国民党一级上将,余汉谋是粤系军阀领袖,国民党一级上将。宋希濂黄埔一期学员,青天白日勋章持有者,鹰犬将军。

9,广西战役。

林彪指挥3个兵团和其他部队40多万人,歼灭白崇禧集团和余汉谋集团17.29万人,其中俘虏16万余人。

这次林彪的手下败将还是白崇禧和余汉谋,两广全部解放,意味着整个国民只能暂时保有海南岛和台湾岛。


10,海南岛战役。

这一战,林彪所部第四野战军第15兵团约11万人参战,主要指挥是叶剑英、邓华、韩先楚等人,而国民党方面是薛岳带领10万大军组织的“伯陵防线”。解放军共歼灭敌军5个师9个团,总计33148人,其中俘虏26469人,剩余国民党军大部分逃往台湾。

这次林彪的手下败将是薛岳,黄埔的教官,国民党一级上将,蒋介石五虎上将之一。薛岳的“伯陵防线”不堪一击,充分说明了三次长沙保卫战的胜利,全部都是吹嘘而已!

林彪率领第四野战军从白山黑水一直打到天涯海角,黄埔军校的教官和师兄弟,只要在国民党旗下的,基本都被他挑落马下。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两次是林彪打的,渡江战役后的三大战役,全部都是林彪打的。

黄埔四期确实很厉害,因为林彪很厉害!


历史知事



黄埔军校,又叫“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总共办了6期,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后,国民党继续单独办学,到1949年撤离前,又办了17期。

对于前六期,常被成为“老黄埔”,这六期学员中,将星云集,能人众多。论取得成就大小,一期学员为最强,论军事能力,黄埔四期不让一期,能打、会打的一大把。

厉害人之一,林彪


林彪,大家都知道是黄埔四期学员,其军事指挥能力绝对能排到“黄埔前三”,号称“长胜将军”,鲜有败绩。

打仗时喜欢先谋后动,现场指挥机动灵活,善用疑兵,深得毛主席欣赏。

在长征路上,夺取乌江天险,飞夺泸定桥,激战腊子口,都有林彪身影;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林彪也是带队冲锋在前。

抗战打响后,在1937年9月,林彪作为八路军115师师长,带队参加平型关战役。通过集中精力打歼灭战,打伏击战,取得了抗日的第一场大胜,实现了“零”的突破,打破了“日本兵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鼓舞了中国军民的士气,严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解放战争时,在临江战役中,林彪指挥东北民主联军采取“南拉北打,北打南拉”的战术,彻底粉碎了杜聿明“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战略计划,歼灭杜聿明4万国民党军,国民党从主动进攻转为被动防御。

在辽沈战役时,以城市攻坚战为主,结合阵地阻击战,歼灭国军40多万,奠定了解放战争成功的基础。

其后,在平津战役、衡宝战役、广西战役和海南岛战役中,林彪的东北野战军一路南下,沿途所过,势如破竹。

论军事指挥能力,在黄埔四期中,林彪首屈一指,整个黄埔将领中,也绝对是数一数二的存在。

厉害人物之二,张灵甫


张灵甫长得帅,仗打得也不赖,是蒋介石的警备司令,是74师抗日铁军的首领。

张灵甫就是为打仗而生的,生活上比较冲动,曾经枪杀了自己的妻子,入了监狱。

抗战打响后,从监狱出来“戴罪立功”的张灵甫,在抗日战场,战功显赫,声名远播。

8年抗战中,参加过淞沪会战、兰封会战、武汉会战、上高会战等一些列战役,从一个团长干到了副军长。

特别是在万家岭战役中,张灵甫带领奇兵,从山后攀绝壁而上,攻占了日军退路张古山,形成了国军对日军106师团的包围之势,获得大胜。

日本投降时,张灵甫已经是74军的副军长了。其后,74军成了蒋介石的警备队伍,张灵甫成了警备司令。解放战争打响后,74军被整编成74师,张灵甫任师长,人员3万多,装备极其先进。


1947年5月,张灵甫所率的整编74师,在我军优秀统帅粟裕的指挥下,有9个纵队20多万人,将74师围困于孟良崮,有其中四个纵队的十几万人猛攻74师,经过四天激战,在无水无粮情况下,整编74师被歼灭一万多人,被俘近两万人,张灵甫战死。

纵然强大如粟裕将军,对付张灵甫的74师3万人马,还是出动了二十多万人,不得不说张灵甫彪悍至极。整编74师被打垮,对国民党和蒋介石绝对是个沉重的打击,对国军各级将军也是一个极大的威慑。

张灵甫的战斗力不容置疑,是个相当厉害的角色。

厉害人物之三,胡琏


对于胡琏,毛主席评价道:“十八军胡琏,狡如狐,勇如虎。宜趋避之,保存实力,待机取胜。”这个评价来自于台湾整理,有多少准确性不得而知,但对胡琏的特点评价相当准确。

作为同样是四期黄埔学员,胡琏和张灵甫是老乡,也是陕西人。如果说张灵甫进攻能力比较突出的话,胡琏则是攻防俱佳,特别是防守,绝对是专家。

在抗日战争中,胡琏在1943年石牌要塞保卫战中,发挥出色。在得知日本要大举进攻重庆时,胡琏作为重庆第一道门户石牌要塞的防守长官,和自己的将士们一起立下誓言,不成功,则成仁,誓与石牌共存亡。


其后,利用有利地形,做了各种部署,当日军三十九师团前来时,作为十八军十一师的师长胡琏送了日军各种“大礼”,让日军大受重创。这让蒋介石对其刮目相看。

解放战争的淮海战役中,胡琏镇守山东南麻,顶住了解放军数次的进攻,最后全身而退,不得不说,此人很有一套。

1949年10月,解放军进攻台湾的门户金门岛,防守指挥正是胡琏。此役解放军损失惨重,几乎全军覆没,击溃了一万多解放军,俘虏了5000人左右。胡琏有此被称作“金门王”。

正是出色的军事指挥能力,胡琏在后几年,先后被被授国民党二级上将、一级上将,获得了上级的最大认可。

胡琏,无愧“狡如狐,勇如虎”的名声。

厉害人物之四,伍中豪


伍中豪,很多人不知道其人,但事实上,此人能力不在林彪之下,是井冈山时期,毛泽东钦点的“三骁将”之一,另两人是林彪和黄公略。

在建立井冈山根据地的过程中,伍中豪指挥战役上百次,连战连克,在1929年时,和林彪一样,已经是纵队大队长(亦称司令员)。


1928年2月,伍中豪率队解放了宁冈,在其过程中成功实施“围城打伏击”的办法 。1929年5月,率领自己纵队人员,三次攻克龙岩,国军陈国辉旅2000多人被歼灭 。6月,出任红十二军的军长,并担任首任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1930年9月,参加打吉安 。

1930年10月初,伍中豪与警卫排战士经过安福县城时,突然遭到国民党军队地袭击,在仓促应战下,战士死伤过半。伍中豪组织突围,至安福城郊亮家山时,弹尽援绝,被国军靖卫团杀害。

伍中豪,这位战功卓著的红军指挥员,牺牲时年仅25岁 。

虽然牺牲时很年轻,但出众的军事指挥能力在历史当中,留下了浓浓的一笔。


黄埔四期除了以上几位厉害人物外,还有谢晋元、刘志丹、李弥、刘玉章、赖传湘、高魁元、唐天际、郭天民、曾中生、邱维达、段德昌等,都是厉害人物。


蓝风破晓


黄埔军校中最出名、最有地位的是前六期的学生们,前六期因为是双方合作开办的,所以汇聚了众多的精华,也因为前六期的学生们出现在了最特殊的时期,所以他们获得了黄埔军校其他期学生们无法获得的地位以及荣耀。

如果单纯论教育水平的话,黄埔前六期是无法和后面的许多期相比的。

黄埔前六期的学生们接受军事教育的时间非常短,他们首先会在部队里训练六个月,然后就可以进入黄埔军校中学习了,他们在黄埔军校接受的教育只有六个月的时间,学习到的知识也只是军事速成班的教育程度。


在前后经过了一年的训练之后,因为黄埔军校刚开始创办的时候时机非常紧急,是国民政府危急存亡之际,为了应付首当其冲的广东军阀陈炯明以及后来的北伐。

这些学生们在黄埔军校只接受到了最基本的基础,其他的很多军事能力实际上是他们一点点在战场上领悟出来的以及后来在军事大学进修出来的。

黄埔六期之后的学生们虽然接受军事教育的时间增长了几倍,但因为他们错过了最佳的晋升时机,所以他们就失去了获取黄埔前六期学生们那样荣誉的机会,很多时候,他们只能担任中层或者底层的军官,很难再晋升到名气磅礴之位。

黄埔前六期出现了很多名将,在这里我们就不逐一介绍了,我们就简单介绍一下黄埔第四期的名将们吧。

张灵甫在抗日中并非名将,但抗日精神值得我们钦佩

首先在国军阵营中比较出名的就是张灵甫了,随着各种影视剧以及网络的推广,张灵甫的名气开始庞盛了起来,他开始收获到了与他战功非常不相符的名气。

在抗日战争中的张灵甫并不像很多人说的那样只是一名团长,随着抗日战争的进展、随着王耀武率领74军转战各大战场,张灵甫也逐渐积攒到了战功,在抗日战争准备结束的时候,张灵甫就已经晋升为了74军的副军长,在74军中也算是一号猛将。


不过从名气上来说,张灵甫的名气是要远远大于他的上司王耀武的,如果说王耀武是抗日名将的话,估计没人会反驳,但如果说张灵甫是抗日名将的话实际上是说不过去的,抗日战争中,张灵甫从来没有独当一面过,抗日战争中的他只是一个猛将形象,自然就算不得名将。

不过在抗日战争中,张灵甫的贡献也是不容我们忽略的,因为他时常在前线冲锋陷阵的原因,所以在抗日战争中他被日本人炸断了腿,在被送到香港治疗期间又因为战况紧迫,张灵甫不顾香港医生的阻挠,最终毅然回到了内陆参与了战斗,因此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的他,一条腿落下了终身残疾。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抗日战争中的他精神都是可敬的,只不过名气与战功不太相符罢了。

金三角之父李弥

而经常被媒体们称为金三角之父的李弥也是黄埔第四期的学生,李弥在内战中曾经晋升到过兵团总司令的职位,地位非常之高,后来他在驻兵云南的过程中,因为蒋介石兵败的原因,跟蒋介石一起前往了台湾,把自己的部队留在了云南。



他的部队在云南兵败之后,就开始进入了缅甸的国土中,并最终成为了一支吊打缅甸军队的强军。

李弥的部下虽然战斗力很强,但是他们不愿在这片异国的土地上求存作战,所以就他们请求李弥想退往台湾,不过他们的请求被李弥拒绝了,李弥在拒绝他们的请求之后,就赶往了缅甸,指挥这支军队横扫起了缅甸军队。


李弥后来被迫遣送回了台湾,本来他的部下们是很想跟他一起离去的,不过因为他“反攻”的计划,所以他的很多部下们被留在了缅甸,一直到苍老得走不动时,才慢慢解决了归属问题,而金三角就是他的部下们为了生存创造出来的。

黄埔第四期并非每人都是军事天才

除此之外还有胡链、谢晋元、高魁元、刘玉章等国军将领也是出自于黄埔第四期,而在我军赫赫有名的开国元帅林彪同样也是黄埔第四期的学生。

这些黄埔第四期的将领们虽然凑巧赶上了一个很好的年代,但是他们的战功、威名都与他们高强的军事作战能力脱离不开关系,虽然他们中有人的是名不副其实,但大多都有着高强的军事能力,这是无法否认的。

其实认真的说,黄埔第四期并不是每一名学生都很厉害,真正厉害的是一些成名的将领们,他们因为有着运气和能力的保障,最终才能坐上了荣耀之位,而其他被掩埋在历史之中的人除了能力不行之外大多数还是因为运气不好的原因。

因为在蒋介石的阵营中,能力虽然很重要,但是关系同样是无法忽略的。

所以说黄埔第四期的学生们厉害的也仅仅只是一部分学生们,虽然黄埔第四期出名将的几率比较大,但并不代表着所有学生们都是优秀的,每一个群体里都有一些拔尖的人以及一些害群之马,黄埔第四期也不例外。


孤客生


提起黄埔军校,很多人都对一期和四期推崇至备,这两期出的名将,随口都能说出很多名将来,比如林彪,徐向前,胡宗南,陈赓,宋希濂,杜聿明,张灵甫,陈明仁,左权等等。

说起黄埔四期,那是中共出将领最多的一期,其中,最出色最优秀的黄埔四期——军事天才林彪,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战功卓著。

都说黄埔四期出来的都很厉害,下面是几位除林彪外,几位比较有代表性的

1、张灵甫

张灵甫,黄埔四期毕业,国民党高级将领,蒋介石的最特意的门生,心腹爱将,曾任国民党五大王牌主力之首,整编师第74师中将师长。

在抗战期间,蒋介石以其战功,一再擢升,几乎年年晋级受奖。在国民党朝野,张灵甫被视为“常胜将军”,可惜骄傲自满,一意孤行,被粟裕将军消灭在孟良崮战役。张灵普有功有过,抗战参加过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带领国民党部队正面与日本作战,为国家生死存亡流血牺牲,这是值得肯定和纪念的。

2、刘志丹

刘志丹毕业于黄埔四期炮兵科,陕北红军创始人,曾任中共陕甘边军事委员为主席、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红二十八军军长,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1936年4月,在东征战役中的一次战斗中牺牲,年仅33岁,是东征中牺牲的中共最高将领。毛泽东为他亲笔题词“群众领袖,人们英雄”。1996年,被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确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最优秀的36位军事家之一。

3、谢晋元

谢晋元,黄埔四期毕业,牺牲时军衔为团长。抗战期间,淞沪会战中,以“八百勇士”死守上海四行仓库,对比国民党正面与日军作战节节败退的局面,极大的鼓舞了人民的抗战热情。1941年被汪伪政府特务杀害,蒋介石追赠谢晋元为国民陆军少将。

4、胡琏

胡琏,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黄埔四期毕业,蒋介石嫡系,是国民党统治大陆后期的著名将领。他与胡宗南并称“二胡”,一个西北王,一个金门王。解放战争中,率领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18军参加内战,解放后到台湾,参加过金门战役,取得了金门战役的胜利。

黄埔四期厉害的人物太多了,下面简单举例

中共的:

段德昌,有“火龙将军"之称;

曾中生,红四方面军参谋长,以游击战而贯名全军

伍中豪,红一方面军中与林彪齐名的将领,毛泽东的“三骁将”之一

陈毅安,井冈山红军骁将之一

等等太多了……

国民党的:

刘玉章,国民党二级陆军上将

李弥,国民党十三兵团司令官

高魁元,国民党一级陆军上将

……


赛门军略




在中国缺少有理想的现代化军事将领的年代,黄埔军校培养的军官生就填补了这一空白。

更重要的是,随着黄埔军校和北伐战争的发展,直接催生了一支全新的军队,也就是国民党的中央军。

黄埔军校的前六期学生接受的军事教育质量远不如后边的十七期,但这六期的学员却成为了国民党中央军的骨干力量,可见实践才出人才。

具体到黄埔四期,也是出了不少名将的,作为国共合作的最重要的产品,自然也同样为国共双方培养了大批优秀将领。

整体而言,黄埔四期的学员都还是比较厉害的,但也谈不上都厉害。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但不可能都是名鸟。就算是都厉害,人生也不是能力强就有机会表现的,还需要有机会和运气。



黄埔四期毕业的中共高级将领主要有林彪和刘志丹。

林彪,湖北黄冈人,1925年在黄埔军校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因为性格内向,不爱说话,所以不受蒋介石待见。在后来的国共内战期间大放异彩,蒋介石非常后悔错过这样的一个人才,曾大骂国民党的那些高级将领“你们都是林彪的师兄,却连师弟也打不过,丢人”。1955年被评为十大元帅。

刘志丹,陕西人。陕北根据地的创始人。1928年组织渭华起义,正式参加军事领导工作。后来又担任红军第二十六军总指挥,把陕北红军发展到二万多人的规模,建立了陕北革命根据地,为中央红军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1936年4月,在领导红军东征期间,背后中枪身亡,原因不明。他的亲密战友习仲勋和高岗同志主持他的追悼会,并且永远怀念他。

除去在革命和抗战期间牺牲的曾中生、段德昌、袁国平和伍中豪,还有几位解放军的高级将领。

郭化若,1925年参加共产党,之后又参加了北伐战争,并参加了南昌起义。南昌起义失败后,他又去了苏联学习。回国后,一直担任红军大学的教育长,负责军官培养工作。他还创办了炮兵学校。直到解放战争期间,他才有机会指挥军队,一直在山东指挥作战,长期担任政委角色,后来在华东野战军担任纵队和兵团政委。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解放后长期从事军事院校的教育工作,1995年去世。



唐天际,湖南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小青年团,并加入黄埔军校学习,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样是参加北伐战争后,参加了南昌起义。后来回到湖南发动了湘南起义,后来又参加了长征。抗战爆发后,任第十八集团军驻第一战区联络处副主任兼八路军晋豫边区游击支队司令员、党委书记。解放战争期间在东北野战军供职,解放后担任湖南省军区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89年去世。


李运昌,河北人,1925年进入黄埔军校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二年毕业后,加入毛泽东主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开始农动工作。之后长期从事地下工作,并取得了不小的成果。1938年夏秋领导发动冀东抗日武装暴动,成立冀东抗日联军,任司令员。建国后担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交通部常务副部长、中共党组书记。2008年去世,时年101岁。



黄埔四期的国民党军事将领更多,比较知名的有张灵甫、胡琏、李弥。

张灵甫,陕西人。1923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1925年进入黄埔军校学习军事,因此被称为文武全才。在北伐战争中屡立战功,1933年成为第一师的团长。1936年因为枪杀自己的老婆,被当时的妇女届讨伐,被判决关入模范监狱。他一路步行,沿路靠卖字为生,到南京入狱。抗战爆发后,被特赦出狱,担任74军305团长,参加了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并光荣负伤。回西安养伤后归队,徐州会战中因表现优良,提升为少将旅长。在1938年的万家岭大捷中再次立下战功,被田汉等人采访,成为中央日报上的风云人物,并被编成话剧,成为抗战英雄。之后又参加了上高会战和长沙会战,都立下了赫赫战功。抗战结束后被提升为74军军长,后改编为74师。在解放战争期间,一路上把粟裕的军队打得没有招架之力,从江苏退到山东,成为头号敌人。最后74师在孟良崮战役中被数倍于自己的华东野战军消灭,张灵甫战死。


胡琏,陕西人。同样是老乡,张灵甫比较张扬,擅长进攻,而胡琏则擅长防守,这一点决定了两个人的命运不同。胡琏在中原大战才慢慢发挥出自己的实力,得到陈诚的认可,提升为营长。因为在淞沪会战中表现优异,被提升为旅长,然后转入九华山进行游击战,利用机会,配合特种作战部队,在长江投入鱼雷,炸沉日军舰船六十余艘。石牌要塞是日本人沿长江攻入重庆的门户,因此日本投入重兵发起进攻,担任正面防守的就是胡琏的十一师。他指挥自己的军队和日本人血战,甚至拼起了刺刀,消灭了日军一千多人,保证了整个战役的胜利。解放战争期间,粟裕想用吃掉张灵甫的办法消灭胡琏,结果被擅长防守的胡琏打的伤亡惨重。在后来的金门战役中,又是胡琏的军队把攻入金门的解放军全部消灭。因此胡琏被称为福将,甚至国民党军中有人戏称“军中有二胡,十个西北王(胡宗南)敌不过一个金门王(胡琏)。1972年被晋升为一级上将,1977年去世。


李弥,云南人。1926年黄埔军校刚毕业时,战功并不明显,但晋升的并不慢。1940年担任国民党军第八军荣誉第一师少将师长,在宜昌会战中,利用重炮轰炸宜昌机场,炸掉了21架飞机,他开始在全国名声大振。1947年担任第八师师长一职,参加了南麻会战,同年11月担任第八军中将军长。1949年,云南卢汉起义,但卢汉把李弥放了回去,他指挥自己的军队退往云南边境。1950年,他去了台湾。后来,李弥奉命回到云南指挥自己的旧部攻战缅甸北部,并占领这一地区,准备随时反攻大陆。1954年,他指挥大部队军队回到台湾,没有走的人这一部分人都为金三角毒贩的主力军。1973年去世,死后被授予二级陆军上将。

同期的其它国民党将领还有死四行仓库谢晋元将军,后来的七十四军军长邱维达,抗战期间潜伏在南京的唐生明,军统的大特务文强。


新知传习阁


提起黄埔军校,很多人都对一期和四期推崇至备,这两期出的名将,随口都能说出很多名将来,比如林彪,徐向前,胡宗南,陈赓,宋希濂,杜聿明,张灵甫,陈明仁,左权等等。


说起黄埔四期,那是中共出将领最多的一期,其中,最出色最优秀的黄埔四期——军事天才林彪,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战功卓著。


都说黄埔四期出来的都很厉害,下面是几位除林彪外,几位比较有代表性的

1、张灵甫

张灵甫,黄埔四期毕业,国民党高级将领,蒋介石的最特意的门生,心腹爱将,曾任国民党五大王牌主力之首,整编师第74师中将师长。

在抗战期间,蒋介石以其战功,一再擢升,几乎年年晋级受奖。在国民党朝野,张灵甫被视为“常胜将军”,可惜骄傲自满,一意孤行,被粟裕将军消灭在孟良崮战役。张灵普有功有过,抗战参加过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带领国民党部队正面与日本作战,为国家生死存亡流血牺牲,这是值得肯定和纪念的。


2、刘志丹

刘志丹毕业于黄埔四期炮兵科,陕北红军创始人,曾任中共陕甘边军事委员为主席、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红二十八军军长,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1936年4月,在东征战役中的一次战斗中牺牲,年仅33岁,是东征中牺牲的中共最高将领。毛泽东为他亲笔题词“群众领袖,人们英雄”。1996年,被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确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最优秀的36位军事家之一。


3、谢晋元

谢晋元,黄埔四期毕业,牺牲时军衔为团长。抗战期间,淞沪会战中,以“八百勇士”死守上海四行仓库,对比国民党正面与日军作战节节败退的局面,极大的鼓舞了人民的抗战热情。1941年被汪伪政府特务杀害,蒋介石追赠谢晋元为国民陆军少将。


4、胡琏

胡琏,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黄埔四期毕业,蒋介石嫡系,是国民党统治大陆后期的著名将领。他与胡宗南并称“二胡”,一个西北王,一个金门王。解放战争中,率领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18军参加内战,解放后到台湾,参加过金门战役,取得了金门战役的胜利。


黄埔四期厉害的人物太多了,下面简单举例

中共的:

段德昌,有“火龙将军"之称;

曾中生,红四方面军参谋长,以游击战而贯名全军

伍中豪,红一方面军中与林彪齐名的将领,毛泽东的“三骁将”之一

陈毅安,井冈山红军骁将之一

等等太多了……

国民党的:

刘玉章,国民党二级陆军上将

李弥,国民党十三兵团司令官

高魁元,国民党一级陆军上将

……

黄埔军校第四期1925年7月入校,1926年9月毕业,我们知道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是1926年7月9日,所以只有前四期学员真正赶上了第一次北伐,在战争中得以锻炼和成长(9月北伐军刚进至两湖地区)。另外一个方面,在黄埔军校建校时的1924年,中国大部是在北洋军阀统治之下,黄埔军校只能秘密招生,影响了生源。

而黄埔第四期招生时,广东革命政府已完成两次东征,打败刘震寰等境内军阀,周边李宗仁白崇禧的桂军和唐生智的湘军已经归附,国民革命军和黄埔军校已经名声与实力大振,在南方地区基本可以公开招生,所以人才汇萃。

黄埔四期红军方面涌现出一批名将,名列前矛的自然是林彪元帅,还有若干红军早期的风云人物:

刘志丹,陕北红军创始人之一,牺牲。

曾中生,红四方面军参谋长,肃反中被张国焘杀害。

段德昌,红二方面军创始人之一,人称“火龙将军”,肃反时被夏曦错杀。

袁国平,新四军政治部主任,皖南事变中牺牲。

伍中豪,井冈山红军最出色的指挥员,秋收起义骨干,牺牲。

还有郭化若上将、唐天际上将、冀东军区司令员李运昌等,人才频出。

而国民党方面最出色的是胡琏和张灵甫,介绍很多次了,不再重复,再拣大家熟悉的说几个。


谢晋元,800壮士守四行仓库的指挥员。

李弥,淮海战役第13兵团司令。

邱维达,重建后的第74军军长。

唐生明,唐生智胞弟,抗日战争期间打入汪伪。

夏楚中,长沙会战之第79军军长。

阙汉骞,辽沈战役中第52军军长,从营口逃跑。

文强,军统大特务,东北剿总副参谋长。


也不都是吧,黄埔四期毕业的人数比前几期人数要多很多,并且质量上也好很多,有很多人入学之前就是知识分子,并且黄埔四期出的名将除了第一期外,其他几期都比不上这一期的人。

这一期的人正好赶上了国共合作,并且毕业之后他们就参加了北伐战争。这一期的工人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人数比较多,还有许多其他国家的革命青年。


这一期的名将主要有林彪、张灵甫、谢晋元、伍中豪等等,这一期的实力绝对是顶尖的。黄埔出来的也就前几期还可以,有很多的名将,最后几期就没有出过什么名将了。




黄埔四期中,有许多大名鼎鼎的将领,最著名的就是林彪元帅。

其他的如张灵甫、谢晋元、胡琏、李弥、刘玉章、赖传湘、高魁元、文强、洪水、唐天际、郭天民、曾中生、刘志丹、伍中豪、邱维达、段德昌等也在战场上纵横捭阖,立下赫赫战功。

我现在要说的这位,虽然不太出名,但他的丰功伟绩,以及卓越的指挥才能。并不比上述这些人逊色。他就是大名鼎鼎的东北抗联第三军军长赵尚志。

赵尚志曾经带领30多名骑兵弟兄,接连攻克了日军盘踞的五常和巴彦两座县城,这等威风,就是《亮剑》中的李云龙也望尘莫及。

日本人恨他入骨,悬赏上一万大洋,声称一钱骨头一钱金,一两人肉一两银,并在报纸上慨叹。“小小的满洲国,大大的赵尚志”。

赵尚志可能是中共将领中,消灭日本人最多的,据日本军史记载,仅1936年上半年,就有1900多名日军倒在赵尚志领导的第三军枪口下。

而国粉津津乐道的第三次长沙战役,日军战报通告阵亡1600多人(国军战报,消灭日军5万多人)。

杨靖宇虽然出名,但他杀得更多的是汉奸。

1942年赵尚志因汉奸出卖,壮烈牺牲,日军将其头颅割下,运送到长春,然后将尸身丢弃在松花江里。

附赵尚志比《满江红》一首

黑水白山,被凶残日寇强占。

我中华无辜男儿,倍受摧残。

血染山河尸遍野,

贫困流离怨载天。

想故国庄园无复见,泪潸然。

争自由,誓抗战。

效马援,裹尸还。

看拚斗疆场,军威赫显。

冰天雪地矢斗志,

霜夜凄雨勇倍添。

待光复东北凯旋日,

慰轩辕。

黄埔四期,在黄埔系列中,是仅次于黄埔一期的存在了,特别是对共产党来说,因为这期中有林彪和刘志丹这两个重量级的人物。还有伍中豪,曾中生,段德昌,袁国平这样的牺牲在不同时期的高级将领。1994年公佈的共和国36位军事家中,这一届就占了4个。

首推当然是林彪,林彪战胜了几乎所有黄埔系与之交手的老师和各届毕业生,被称之为“战争的魔鬼”。影视剧中常听见蒋介石责备手下蒋领“一期的怎么能输给四期的”。

刘志丹在陕北创建的那一块苏区,给了北上红军有了落脚点,这个贡献对中国革命意义是非凡的。

曾中生是红四方面军参谋长,段德昌是红二方面军创始人。可惜都死于肃反。加上深得毛泽东欣赏的伍中豪。涵盖中国共产党军队的全部构成,黄埔四期影响之大,在共产党方面可能还要高过一期。

国民党方面,有率八百勇士死守四行仓库的谢晋元,有血战昆仑关立下大功的张灵甫,抗日表现优异的胡琏。国民党五大主力,四期有两位出任军长。

黄埔四期也可谓人才辈出了!


流觞得痛触


黄埔四期确实名将如云,但最强的一个一定是林彪。

林彪本名林育蓉,湖北黄冈人。林总年少时即受两个哥哥林育英(即张浩)、林育南的影响投身革命。1923年,年仅16岁的林总加入共青团,投身大革命的浪潮。1925年,林总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后进入叶挺独立团参加北伐战争,可以说他出身于根红苗正的北伐铁军——国民革命军第四军。

南昌起义爆发,林总以铁四军25师73团(团长周士第、党代表李硕勋)一名排长的身份参加起义,随后随朱老总进入井冈山。这时候的他只是一名连长。上井冈山后林总因为出色的军事能力被毛主席发掘,一年时间就升为纵队司令(相当于师长),堪称火箭蹿升。1930年,在红四军军长曾士峨牺牲后,林总升任军长,1932年,升任红一军团军团长,成为我军最高级将领之一。

红军期间林总战功赫赫,他指挥的龙冈伏击战、草台岗伏击战都是经典战例,被蒋介石称为战争魔鬼。

抗战时林总担任115师师长,指挥了震惊中外的平型关大捷。解放战争中林总任东北野战军司令员,在与国民党将领杜聿明、陈诚、卫立煌等人的博弈中笑到最后。随后林总率四野百万大军入关,取得平津战役胜利。之后林总“青锋一指下南冥”,率军一路势如破竹,从东北苦寒之地打到海南岛亚热带,是共和国开国将领中战绩最高的将领。林总,无疑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名将,没有之一。


林屋公子


众所周知,黄埔一期最牛,名将一抓一大把。如果把一期比喻成钻石级,黄埔四期就是仅次之的黄金级,整体成就超越其他期次。

黄埔军校四期毕业生共2654人,1925年7月至1926年1月,分7批入校,1926年9月毕业,正好赶上北伐这个天赐良机,时势造英雄,因此涌现出很多杰出军事人才。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从广东兴师北伐,首次出师便连战连捷,攻克重镇长沙,北定武汉三镇,东逼苏杭宁沪,一时声威大震,如日中天。随着战事推进,前线急需补充大批中下级军官。在此形势下,黄埔军校第四期学员毕业了,他们毕业即开赴前线,投入滚滚的革命洪流。

1926年10月4日,黄埔四期毕业典礼在广州郊区瘦狗岭沙河广场举行,前来观礼的宾客不下万人。学员方队阵容齐整,列队经过检阅台,高声宣读四期学员誓词:

不爱钱,不偷生。统一意志,亲爱精诚。遵守遗嘱,立定脚跟。为主义奋斗,为主义而牺牲。继承先烈生命,发扬黄埔精神。以达国民革命之目的,以求世界革命之完成。
谨誓。

我军方面,以林彪元帅居首

1、林彪,湖北黄冈人。著名军事天才,十大元帅之一,早年参加南昌起义,红军时任红一军团军团长,参加长征;八路军时任115师师长,指挥平型关大捷;解放战争时任东北野战军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指挥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林彪元帅用兵大胆,擅长突击战,指挥作战敢打敢拼,猛冲猛攻,指挥军队从长白山一直打到海南岛,解放了大半个中国,被蒋介石称为“打败了整个黄埔军校的师生”。

2、 唐天际,湖南安仁人。曾任解放军第十二兵团兼湖南军区副政治委员、总后勤部副部长。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3、洪水,越南河内人。解放军中唯一的外籍将军,早在红军时便参加中国革命,开国少将,后应邀赴越南参加抗法战争,中国和越南双料将军。

4、叶镛,四川乐至人。鄂豫皖苏区创始人之一,曾任工农革命军第4师师长。1929年因病被俘,英勇牺牲。

5、伍中豪,湖南耒阳人。曾任红一军团第12军军长,井冈山时期与林彪、彭德怀、黄公略并称为毛泽东麾下“四骁将”。1930年遇敌袭击,壮烈牺牲。

6、刘志丹,陕西保安人。陕北红军和苏区的创始人之一,曾任红军北路总指挥兼红二十八军军长等职。1936年在红军东征中牺牲,1994年被中央军委确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家。

7、段德昌,湖南南县人。红军著名将领,洪湖苏区和红二方面军的创始人之一。1933年在洪湖肃反中被错杀。建国后被批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号烈士。

8、曾中生,湖南资兴人。红四方面军和鄂豫皖苏区的创始人之一,1935遭张国焘杀害。

国军方面,以张灵甫最为著名

1、张灵甫,陕西长安人。抗日名将,参加过“八一三”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被视为“常胜将军“,后任国民党王牌军整编74师师长,兼任南京"首都"警备司令。1947年5月在孟良崮战役中被华东野战军击毙,死因成迷。

2、胡琏,陕西华县人。抗日战争中以第11师师长于鄂西保卫战中死守石牌要塞。淮海战役时为第12兵团副司令,被中原野战军全歼,本人化装逃脱。胡琏与胡宗南并称“二胡”,前者号称“西北王”,后者号称“金门王”,号称“十个西北王,抵不上一个金门王”。

3、李弥,云南腾冲人。曾任第13兵团司令官,1948年淮海战役中全军覆没,后逃往台湾。

4、刘玉章,陕西兴平人。1948年晋升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任国民革命军第52军军长,是辽沈战役中唯一突围的国军主力部队,后率部撤退台湾,晋升陆军二级上将

5、谢晋元,广东蕉岭人。曾任国民党第88师524团团长,著名抗日英雄,淞沪抗战时率800壮士坚守上海四行仓库,英勇抗日,震动全国。1942年被汪精卫收买的叛徒杀害。

6、文强,湖南湘潭人。曾任职军统,分析判断日军将偷袭珍珠港,后脱离军统,任长沙绥靖公署第一处中将处长、办公厅主任。1949年在淮海战役第中被俘。

7、李振西,甘肃定西人。抗战期间,曾任38军中将军长,率部血战娘子关,歼灭日军3000多人,收复阵地,振奋全国。解放战争率部在四川茂县起义职。

黄埔四期毕业生的成功经历告诉我们,天赋和才能固然重要,机遇更加宝贵,正所谓“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黄埔娇子,老蒋嫡系

黄埔四期出名的人很多,比如林 彪、张灵甫、胡琏、谢晋元、李弥等人物,至于整体水平,史论纵横认为未必会比其他期的强多少。

在黄埔军校中,一共有23期在去台湾之前,前六期因为各种历史和政治、机遇等原因都相比其他几期成就要高很多。后十七期基本完全符合自己的教学任务,就是单纯的培养军队的中下级军官,因此,基本没有出现太厉害的名将。

在黄埔前六期当中尤其是黄埔一期,那真是随便拉出来一个都是将军级别的,主要原因,黄埔一期可以说是蒋介石的天子门生,是蒋介石担任校长,在黄埔军校亲自培养的嫡系中的嫡系。

后来老蒋在国民党当中一骑红尘,飞流直上,成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随着老蒋的飞升,他的学生自然也会跟着借光,尤其是那些看起来有才,对老蒋比较忠心,会讨老蒋欢心的,都是妥妥的带领精锐部队。

黄埔一期的名将有蒋先云、徐向前、陈赓、左权、胡宗南、杜聿明、关麟征、郑洞国、陈明仁、宋希濂、李默庵、李仙洲、贺衷寒、许继慎、黄维、桂永清、王尔琢、范汉杰、宣铁吾、宣侠父、曾扩情、俞济时、孙元良、周士第、余程万、刘戡、霍揆彰、侯镜如等。

黄埔四期,人杰地灵

除了黄埔一期将星云集之外,黄埔二期和三期也有很多名人,但是无论数量和质量从整体上来说都无法和一期相比。

但是黄埔四期除了林 彪、张灵甫、谢晋元、胡琏、李弥、刘玉章、赖传湘、高魁元、文强、洪水、唐天际、郭天民、曾中生、刘志丹、伍中豪、邱维达、段德昌等名将,虽然在数量上能相差一点,但是有林 彪一个人就拉升了整体的质量。

除了林之外,还有张灵甫、谢晋元这样全民熟知的历史人物,所以,黄埔四期并不比一期逊色多少。

为何黄埔四期也会这样出彩?

首先,历史机遇比较好

黄埔四期是1926年3月开学,10月毕业,对于南京国民政府来说,革命这么多年,也就这一年的北伐获得了极大的胜利,可以说是搭上了胜利的末班车,前面三期虽然还有两次东征的过程,但是损失惨重啊!

唯有北伐是势如破竹,势不可挡,一举定乾坤,后面的几期错过北伐其实也就错过了历史。

其次,教学质量有所提高

前三期中,都是直接分成几个队,单纯的进行军事集训,说白了都是军事基础教学,但是黄埔四期的时候,第一次将学生分成步兵科、炮兵科、工兵科、经理科、政治科。

这样更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专业特长,实际上也是在深入教学,对于提升学员的专业水平有极大的帮助。

最后,毕业人数众多

纵横查了一下资料,可以清楚的发现,黄埔四期毕业的时候,毕业人数是2654人,前面三期加一起(645+449+1233=2327)还要多。

因此,第四期相比于其他几期多出几个名人实际也很正常,毕竟人数在这里了,这也是黄埔第一次大规模招生,基本在国军体系内有点水平的,都能加入到黄埔四期。

通过上述介绍你可能就会发现,也并不是第四期就比前几期的学员优秀,时也,命也!


史论纵横


在中国近代史上,黄埔军校成为了一个传奇的名字,作为中国现代历史上第一所培养革命干部的军事院校,其影响之深远,作用之巨大,名声之显赫,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自创立以来,黄埔军校秉承先总理中山先生“创造革命军队,挽救中国危亡”的宗旨,在北伐,抗战上都能看到黄埔师生的身影。


黄埔军校在大陆的23期毕业生中,黄埔一期和黄埔四期又成为了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因为后人讨论起黄埔军校总不会忘记提起这两届学子,的确黄埔一期走出了徐向前,陈赓,杜聿明,范汉杰,桂永清等人,他们有的是中华民国陆军总司令,有的是中华民国海军总司令,有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帅,开国将领。

黄埔四期则走出了林彪,胡琏,谢晋元,张灵甫等优秀将领,在有些人眼里黄埔四期由于出了一个林彪,所以风头更胜黄埔一期。但我觉得黄埔四期和黄埔一期相比还是差了一点,因为毕竟“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总是春”,虽然还有胡琏,张灵甫等但无法和黄埔一期产生那么多优秀将领相比。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黄埔军校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产物,它是在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苏联人的帮助下成立的,后来虽然因为信念不同,国共两党分道扬镳,但是国难当头之际,在华东,在华南,在东北,在西南,在淞沪会战,在南京保卫战,在武汉会战,徐州会战,黄埔师生用自己的鲜血告诉我们,他们没有忘记作为黄埔人该有的担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