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爲什麼只認虎符不認人?任何人拿著虎符都可以調兵嗎?

五分音


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凡興土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會君符,乃敢行之;燔燧之事,雖毋會符,行也!——杜虎符銘文。

什麼意思,這段銘文說的是,虎符的右半部分在皇帝那,如果杜地要調兵遣將超過五十人離開杜地,一定要有皇帝的右半部分虎符,才能夠調兵合法;但是也有例外,那就是皇帝遇到危難,比如京城被圍困,可以在沒有虎符的情況下離開所在地進京勤王

也不是任何人拿著虎符都可以調兵的,但是調兵一定要有虎符或者皇帝親臨。也就是說,能調兵的其實是皇帝,虎符只不過是皇帝授予的調兵權力的一個信物。

我們先看虎符是怎麼產生的,周天子時代各地王擁有自己的兵馬,時間久了就架空了周天子,互相攻伐。戰國時期各國吸取了教訓,尤其是秦國,發明了虎符,見虎符才可以調動兵馬,否則將士可拒絕執行命令。而且虎符是一個地方一個虎符,一半在皇帝手裡,一半在地方將領手裡。只有皇帝的半片虎符到了,合在一起,才能調兵。

但是並非所有的都是隻認虎符不認人的!

舉個例子,信陵君竊符救趙裡面,信陵君拿到了虎符後去調晉鄙的軍隊,晉鄙就產生了懷疑,要求和魏王去對一下。晉鄙雖然認了虎符,但是卻對信陵君不信任。信陵君的大力士朱亥立刻擊殺了晉鄙。信陵君才得到了軍隊;掌控軍隊後信陵君為了得到軍心,下令父子同在軍中的兒子回家,兄弟同時在軍中的回家一個,結果全軍歡呼,信陵君得到了軍心。

虎符只是調兵的一個信物,她是否有效要看當時社會的情況。得到兵權和得到軍心是兩回事!


嘟嘟讀讀


在有虎符之前呢,各地諸侯王都有自己的兵。並且自己能隨意調動。春秋戰國時期周天子基本是被架空的。秦國就很吸取這個教訓。用虎符調兵也是中央集權的一種象徵。但是也並不是任何人拿虎符去就能調兵,因為和虎符配套同行的還有蓋了御璽的詔書。詔書裡要寫明用多少兵,由誰統領,去幹什麼,用到什麼時候。。。光有虎符是調不到兵的。

再說,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你調了兵去前線,兵士是要吃飯的,要有加強裝備,要有戰馬,可能還要發點補助。所以還配有竹使,竹使也有符和詔書,竹使帶著符和詔書去找管理糧食、冬衣、馬匹、草料的官員,帶上管理後勤補給的官員,帶上軍需。軍隊才能正常出行。

而且國家寶藏裡都說了,虎符引申出來的是我們今天的密碼學。杜虎符的背面是有不規則凸起的,就算你見過虎符長什麼樣子,也是不可能仿造的。你不可能憑肉眼的記憶,純手工仿製出來。那時候又沒有三維掃描、3D打印什麼的。要仿製的話必須得到其中的一個翻模,但是你都有得到一個去翻模的時間,就不用仿造了。

再說,我國曆來都有造假傳統,古人也不笨,宋代人就仿製了很多商周青銅器。兵符要是能仿製肯定會有很多記載。但是歷史上幾乎沒有靠偽造兵符調動軍隊成功的故事。信陵君就偷了個兵符,這事基本上是家喻戶曉。要是有人仿造兵符能成功,一定是熱門歷史故事。


考古系大師姐


  要知道虎符,咱們先來看一個故事。

  1942年2月,郭沫若曾完結前史劇《虎符》,故事取材於《史記·信陵君列傳》。


  公元前257年,秦昭王在同趙國的戰役中消除了趙軍40萬,進而圍困了趙國的國都邯鄲。趙惠文王給魏王和信陵君寫信求救,魏王派將軍晉鄙帶領10萬大軍救趙。秦王派使者去見魏王說:“咱們攻擊趙國,很快就要成功了。諸位中誰敢救趙國,秦國破趙之後就先打他。”魏王懼怕了,派人通知晉鄙,把部隊駐紮在鄴水,名義上是救趙,實際上是靜觀待變,看終究哪一邊贏就幫哪一邊。趙國不斷地派使者來催援兵。信陵君怕假如趙國頂不住,巢毀卵破,魏國位置難保,一再向魏王陳述好壞,但魏王心裡懼怕秦國,不願相信陵君的定見。

  信陵君知道無法壓服魏王,所以約了自家的來賓,調集了大約100輛戰車,奔向前哨,計劃與趙國共存亡。路過夷門,見到辦理夷門的侯贏,信陵君把自己為趙國拼死的計劃通知了侯贏,並向侯贏問計。侯贏避開世人對信陵君說:“我傳聞調集晉鄙軍的兵符藏在魏王的臥室裡,魏王最喜歡的夫人如姬常常收支於魏王的臥室,有可能把兵符偷出來。我又傳聞如姬的父親為對頭所殺,如姬求魏王和其他的大臣為父報仇,三年不成。如姬泣告令郎,令郎派人斬了這對頭的頭,送給如姬。如姬對令郎您非常感謝,為令郎死都情願,僅僅沒有機會。現在只需令郎開口懇求如姬協助,如姬一定會容許。得到了兵符,晉鄙的戎行聽令郎指揮,北面救了趙國, 向西打退秦軍,這就是春秋五霸的勳績啊!”


  如姬公然偷出了魏王指揮晉鄙的兵符。信陵君帶了兵符來到晉鄙軍中,派手下朱亥椎殺晉鄙,以8萬軍力向秦軍進攻,秦軍退去,邯鄲圍解,趙國也避免了亡國。


  


  虎符是為調集戎行而創造的

  


  在這個前史故事中,有一個重要的能調集10萬大軍的信物,這就是兵符。


  古代為了確保遠距離的軍事調集不出過失,創造了兵符。傳說創造人是姜子牙。兵符用玉或青銅做成,然後對劈為二,右半留存“中心”,左半發給統兵將領或當地長官。中心調兵時,青鳥使要帶符前去,兩相驗合,指令才幹收效。


  古代的兵符一般都鑄或刻成虎形,稱為虎符。虎是森林中最兇狠的野獸,在森林的爭鬥中攻無不克,所以古人在戰役中也以虎為神,許多與軍事有關的人和物都冠以虎名,調兵遣將的信物鑄成虎形就是很天然的事了。


  現在存世的一批最早的虎符都是秦國的,共4件。

  新郭虎符,現為法國巴黎陳氏所保藏,上有錯金銘文4行,其間最終一句是:“燔燧事,雖毋會符,行。”它的意思是:假如軍情緊迫,不用等會符,能夠舉烽煙報訊,立即行動。一般以為新郭虎符是戰國後期的用品。  杜虎符,1973年在西安市郊山門口公社發現,現藏於陝西前史博物館。錯金銘文如下:“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凡興士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會君符,乃敢行之。燔燧事,雖毋會符,行。”因為秦國的國君只要惠文君一人稱君,所以史家估量杜虎符應是秦惠文君時的用品。  陽陵虎符,現藏於中國前史博物館。上有銘文:“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陽陵。”東郡虎符是1953年陝西省周至縣文化館蒐集所得,現藏於周至縣文物辦理所。它的左右兩半銘文相同:“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東君。”因為秦國只要秦始皇才自稱始皇帝,所以人們以為,陽陵虎符和東郡虎符都是秦始皇年代的用品。也有人以為東郡虎符不是秦國的,是後人假造的。  郭沫若自己在寫《虎符》之前不久,1941年9、10月間得到了一個虎符。這是他從一位轎伕手裡花了10塊錢買來的。據說是由轟炸後的廢墟中掏撿出來的東西,曾經不知道是什麼人的保藏品。這一個虎符,長約3寸,背上有10個錯金書分寫兩頭,一邊5字,全文是“右須軍衙(?)幹道車X第五”,“軍”的下一個字不知是“閭”仍是“衙”,車下一個字連筆劃都弄不清。字體是漢隸。郭沫若以為這件虎符假的可能性較大。  漢文帝時期已有記載:“初與君國守相為銅虎符、竹使符。”漢代還用過金虎符。唐代因太祖叫李虎,避虎字諱,改用銅魚符、龜符。宋元代又用金虎符。宋代的虎符上篆刻“某處發兵符”,下鑄虎豹為飾。左右符各五,右五符留樞密院,左符交高檔軍官。指揮300人用一虎一豹符,5000人以上用雙虎豹符。金代的虎符左半留在中心,右半交給帶兵將領,正與宋制相反。


唐風宋雨


首先要說明虎符是中央集權的產物,調兵的權利一般在皇帝手中,在古代大將一旦手握重兵就有可能發生叛亂,皇帝的地位就會受到威脅。並且在不同的朝代調兵程序也是不同的,但是像虎符一類的兵符卻發揮著相似的作用。

在古代信息傳播的不像現在這麼快,很多普通的士兵可能根本沒有見過將軍長什麼樣,但是兵符卻很容易描述和識別,所以古代調兵一般都會在士兵面前勘驗兵符,這樣士兵就會知道將軍是被授予了統兵的權利。

其實並不是任何人拿著虎符都可以調兵,一般調兵的都需要是統兵大將,在一些朝代還需要同時有其他的信物如聖旨,官印才可以調兵,並且一般來說兵符調兵的人數都是有限制的。

戰國時期著名的信陵君竊符救趙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信陵君原本就是統兵大將,在軍中有很高的威望,他能調兵也是殺了當時統兵的大將晉鄙才得以成功。


靜夜無聲


古代秦國時吸收戰國時諸侯擁兵自重,可自由調兵,中央政府難以調動,為防止兵權被架空,利用虎形銅‘製品作為信物,用來調動軍隊,虎形制品被稱為虎符,調動軍隊時必須要持有虎符,而且還要有皇帝的昭書,上邊必須要有調動多少軍隊,誰是主帥等。


虎符由兩片能合在一體的銅製品組成,小精玲瓏,中間有咬合部分,有凸有凹二者合二為一,實際是古代作的防偽技術。虎符分左右兩半,一半放在皇帝那裡,一半放在駐守大將那裡,秦時調兵50人以上需憑虎符,當然地方駐守大將自己調自己手下兵肯定不用。


虎符實際是中央集權的象徵,目的是能順利調動軍隊,虎符製作不盡相同,每對都不一樣,每對的右邊都放在皇帝那裡,左邊放在駐軍大將那裡,皇帝需要調動軍隊,需寫下昭書,取出需要調動軍隊的虎符,待駐守大將看完昭書,核對完虎符,就可以調動軍隊,虎符就是一個憑證,一個信物,一種提前約好的制度。所以,口說無憑,拿了這兩樣,任何人都能調動軍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