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率上升23%的這個行爲,你可能正在經歷!

你數不清一個成年人每天要疲憊多少次

人人似乎都掉進了疲憊的怪圈

上班也累

不上班也累

晚上睡不著

白天不想起

你甚至已經不願意去想疲憊感帶來的負面作用

但你知道嗎

有研究說必備會讓人死亡率上升23%

內心無處不在的疲憊感

我們到底該如何對抗?

死亡率上升23%的這個行為,你可能正在經歷!

打磨了兩週

一遍遍修改

現在終於可以把這份疲憊治癒音頻

呈現給大家!

用10分鐘的走心講解

希望可以幫你擺脫疲憊桎梏

音頻原文:

說起疲憊,似乎每個人都像霜打的茄子一樣,累的連話都不想多說一句。就在前些天我的小夥伴還在向我抱怨,她現在累到只想辭職。

其實啊,我們大多數人誰又不是忙忙碌碌,累到永遠都覺得睡不夠呢?

可大家知道嗎?這種忙碌隨之而來的疲憊感,可能意味著我們掉進了一個越努力,越沒有任何成績的怪圈,而且不斷在漩渦裡打轉,沒有任何好轉的意思。

如果你也在生活中經常出現疲憊感,想要擺脫卻總是不得要領,那不如靜下心,我給你介紹下我曾經嘗試過的,破解疲憊的方法,興許對你有用。

那就是冥想。

現在試著跟我一起進行冥想練習,找地方坐下來,讓自己什麼都不要做,花點時間覺察下,當你出現疲憊感的時候,你通常會有哪些感覺?覺察的越細微越好。呼氣,吸氣......

你覺察到什麼了呢?

拿我自己來說,我會覺得走路的時候步伐很沉重,整個人只想躺著窩著一點都不想動,努力擠出一點精氣神,去完成了一件事情,整個人就像洩了氣的皮球一樣,馬上就沒有了氣力。原本工作上簡單的任務,都覺得很費勁,感覺自己有很多事情要做,卻無法給自己行動力,逼自己開始。

但隨著冥想的一吸一呼,不斷的覺察,把意識留在當下,你會漸漸發現,疲憊其實是一個週期性的事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理週期和節奏。人的狀態都是有高潮低潮,此消彼長。

在疲憊期,我們可能沒有活力,不太想吃東西,幹什麼都打不起精神,大腦運轉效率也不高,需要更長時間的睡眠和休息,來調整自己的狀態。正確看待自己的疲憊期,我們才有可能儘快擺脫這種狀態,而不是讓它一直延續。

其實換個角度看,疲憊期對我們來說,也是一件好事。它在以一種溫柔的方式召喚我們:把注意力,從外面收回來,放在自己的身上,向內探索,可能會對

自己有更多的認識。

我一個朋友實在不堪機械地工作,每日忙忙碌碌卻疲憊不堪,終於憤怒辭了職,剛辭職的時候,她覺得終於要擺脫疲憊這個磨人的妖精了。結果,在休息了一段時間以後重振旗鼓去面試的時候,看著千篇一律的面試登記表她突然醒悟到辭職並不會真正解決她的疲憊,如果不向內探索自己,換100份工作也無濟於事。而且好巧不巧的在這個時候她還和相戀3年的男友分了手。

那在這個看起來似乎更需要和親友傾訴的時刻,她是怎麼做的呢?

這次,她沒有找任何人去尋求慰藉,因為她明白所有的感同身受都是騙人的。別人的慰藉只是一時寬慰,如果不能從自己出發,一切就都還是徒然。

首先她告訴自己,承認吧,承認你自己現在就是過得不好吧,不用再在朋友圈假裝歲月靜好了。沒想到這樣想了以後,她反而釋然了很多。

接著她開始向內探索,開始尋問自己到底要成為什麼人?想做什麼?一切以自己為出發點,不是誰的女兒,誰的下屬,誰的女友,那一刻,她只是她自己。想通了之後,她從結果倒推她需要怎麼做,就豁然開朗的一步步做下去了。她現在比以前忙的多,而且每天還要在網上的學習機構啃複雜晦澀的新課程,但她說,這是她活到現在最快意的時候了。她說,“「感覺整個人都明媚起來了」。”

事實上,這是一個讓自己從疲憊中很快恢復過來的方法。你不再寄希望於外部發生什麼事情,而是主動的給予自己有質量的關懷和陪伴,讓自己在疲憊期得到休息,而不是陷入疲憊期的泥潭,從生理疲憊再過渡到心理疲憊,身心俱疲,這無形是給自己挖了一個更大的坑。

其實真正讓我們心裡感到疲憊的,是我們認為自己“怎麼能感到疲憊?”這樣的觀念,我們開始自責,進行自我攻擊,覺得自己在想方設法的找藉口偷懶,別人都能怎樣怎樣,自己卻老是找藉口,真是太不爭氣了。

這樣的認知偏差,會讓我們覺得“自己不行”,久而久之,自己在和自己對抗,越來越累,越來越覺得自己不行。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行的時候,也有不行的時候,但不行帶來的感受和厭惡感,遠遠多於行的時候了,這個標籤一旦被貼上,每次狀態稍微下滑,就會掉進坑了,爬上來需要很久,也非常的費勁……

其實,你只用和我的朋友一樣承認你的疲憊就好,那沒有什麼大不了,那只是我們意識層面出現的某些部分,不要執著於一時的狀態,也不要被任何狀態困住。在疲憊感來襲的時候,給自己一點時間,向內探索自己,也許疲憊期也就自然而然的出現,自然而然的離開了。

好了,今天的節目到這裡就告一段落了,歡迎關注我們的公眾號“減壓實驗室”免費訂閱我們的電臺。更多療愈系減壓音頻,冥想音頻等你來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