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集團生產出目前國內「最聰明卡車」

不需要司機,車輛能夠自覺地在倉庫與倉庫之間週轉運輸,將人從重複勞動中釋放出來,同時也降低犯錯的風險,無人駕駛卡車的前途看上去比無人駕駛汽車距離我們更近。

6月28日,上汽躍進推出了首款互聯網新能源輕卡,這也是國內首款智能新能源輕卡。

上汽集團生產出目前國內“最聰明卡車”

無人駕駛卡車前景更廣

上汽商用車透露,互聯網輕卡具備7種智能網聯應用,其中包括:率先智能駕駛應用、行業領先智能溫控系統、智能化貨車專用導航、智能化安全配置、售後網點智能推薦、運營報表智能生成及智能駕駛行為提醒等。

“這個車輛能夠迅速地實現物流基地內的無人駕駛功能,建立在上汽智能駕駛技術基礎上,可以說是國內最聰明的卡車。”昨天,上汽商用車相關人士表示。

相較於無人駕駛轎車的火熱,智能卡車毫不遜色,互聯網企業、汽車企業都投入巨資實現無人車在物流領域的推廣和開發。

5月29日,京東在618 JD CUBE大會上正式發佈L4級無人重型卡車。據介紹,京東無人重卡是京東2016年成立的硅谷研發中心最新研發成果之一。作為一款L4級別的自動駕駛無人重卡,已經在美國完成了2400小時的智能駕駛超級測試。

上汽集團生產出目前國內“最聰明卡車”

此同時,蘇寧同樣也在佈局L4級無人駕駛。近日,蘇寧物流“無人軍團”裡個頭最大的無人產品在上海奉賢園區內曝光。據悉,這輛無人重卡載重40噸,是蘇寧物流與智加科技聯合推出的達到L4級別無人駕駛能力的重型卡車,不僅能自動規劃路線行駛,還能輕鬆躲避障礙物。

上汽集團生產出目前國內“最聰明卡車”

車企方面,奔馳、特斯拉、沃爾沃,國內的中國重卡、東風等都在發力無人物流卡車的研發。戴姆勒旗下卡車事業部稱其已在美國設立一個自動駕駛研發中心。截至2019年,戴姆勒將斥資25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88億元),用於卡車業務的研發,其中5億多歐元(約合人民幣37.7億元)用於電動商用重卡研發、互聯及自動駕駛技術等領域。特斯拉也正在加快無人駕駛卡車的研發,有消息稱,馬斯克正在純電卡車Semi上加入自動駕駛模塊,測試無人卡車的運行。

上汽集團生產出目前國內“最聰明卡車”

標準和法規建設也在跟進

我國在智能汽車、智能交通領域的佈局正在加速推進中,標準、法規、政策相繼落地。

6月27日下午,工信部官網發佈消息稱,為促進智能網聯汽車在我國的應用和發展,公開徵求對《車聯網(智能網聯汽車)直連通信使用5905-5925MHz頻段的管理規定(徵求意見稿)》的意見。對於無人駕駛汽車、智能交通來說,車聯網參與各方測試無人車路試的信息高速公路已經佈局完成,無人車已經具備了從實驗室走向公開測試的條件。

今年上半年以來,車聯網的領域的法律法規不斷地完善。6月15日,工信部和國標委印發《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建設指南指出,針對車聯網產業“十三五”發展需要,加快共性基礎標準制定,加緊研製自動駕駛及輔助駕駛相關標準、車載電子產品關鍵技術標準、無線通信關鍵技術標準、面向車聯網產業應用的5G eV2X 關鍵技術標準制定,滿足產業發展需求。到2020年,基本建成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

通訊、物聯等基礎設施企業也越來越踴躍地加入到車聯網的產業中來。在正在舉行的2018年世界移動大會上,中國移動已宣佈,成立全國集中的新“車聯網公司”——中移智行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面向交通行業,發力5G,在智慧公路、自動駕駛、飛聯網等智能大交通領域拓展相關業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