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反击战:这三个原因,使我军即使打到河内附近,也要马上撤军

越战打到尾声的紧急时刻,当许世友将军率领的大军一路摧枯拉朽,打到离越南首都不远的时候,中央军委突然命令大军撤退返回国内。许世友得知后大怒,但又不得不服从命令。在回国下飞机后,他还当场摔倒了接机的一位中央政治局委员。那么,在那么有利的情况下,我国为何要突然撤兵呢?其中有什么必须撤兵的理由吗?

对越反击战:这三个原因,使我军即使打到河内附近,也要马上撤军

第一,国际社会强烈谴责了中国进入越南的行为,纷纷要求中国撤军。当中国军队打到河内附近的时候,越南政府放弃了统一东南亚的美梦,不得不把首都迁到了南部地区,开始求助于国际社会,在国际场合开始了积极的外交攻势,妄图借助国际上的力量对中国政府进行施压。

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不想看到中国在东南亚的势力过于突出,就要求中国政府撤军,并且威胁说如果不撤军就会对中国实施各种制裁,还对越南进行援助。亚非拉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也不建议中国政府再打了,因为中国和越南毕竟都是社会主义国家,双方再打对大家都不好。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撤军是很有必要的。

对越反击战:这三个原因,使我军即使打到河内附近,也要马上撤军

第二,前苏联在远东集结了大量的军队,准备在我国继续南下的时候突然袭击。当时,前苏联和越南签订了同盟协定,还是我们的敌对国。看到我国和越南在西南地区进行厮杀的时候,他们幸灾乐祸,在远东地区、蒙古地区和新疆附近集结安排了大量的部队,准备在我国深入越南腹地和越南厮杀的时候,从北方攻打,和越南两面夹击。因此,为了不陷入被动,我国撤军是很及时的,也是很科学的。

对越反击战:这三个原因,使我军即使打到河内附近,也要马上撤军

第三,我国见好就收,准备实施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方针。越战打到河内附近的时候,邓小平高瞻远瞩,认为我国和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并且在国内发展上浪费了不少的时间,做出了集中精力搞好改革开放的伟大决定,并在多种场合向全世界发出了中国将要把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的英明决定。

对越反击战:这三个原因,使我军即使打到河内附近,也要马上撤军

针对越战时发生的一些突出问题,我国毅然决然地把大军撤退到中越边境附近,实施积极防御的重大策略,还进行了史无前例的百万大裁军,并对军队进行了大刀阔斧地改革。自此,中国军队开始了大踏步地迈向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历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